电子去脂术60例临床观察
作者:谢玉娥 李秀兰 席爱萍
单位:056000 邯郸高等医学专科学校医学美容整形中心
关键词:
中国综合临床990566 以往治疗局部肥胖多采用传统的负压吸脂、超声波吸脂。但负压吸脂较易出现并发症。超声波吸脂在局部留下切口瘢痕,影响美观。我院自1997年3月~1998年3月采用意大利L.E.M电子去脂机行脂肪抽吸60例,具有并发症少,无瘢痕的特点,临床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60例,男3例,女57例;年龄18~57。抽吸66个部位。腹部39个,髂腰部12个,大腿8个,臀部7个。抽吸量600~3 000ml,均1次获得成功,无感染及并发症,未出现皮肤凹凸不平,仅2例出现小片皮下瘀斑,1~2周即自行消退。临床治疗满意率100%,术后皮下仅余少量皮下组织,B超测量皮下脂肪厚度,术前为2.5~7.0cm,术后0.8~1.4cm。
, http://www.100md.com
1.2 手术方法 患者取立位,用龙胆紫标明抽吸范围、脂肪堆积最高点及穿刺部位,常规消毒铺巾,于穿刺处用0.5%利多卡因+1∶200000肾上腺素皮下浸润麻醉,穿刺针孔直径1.6~2.5mm(与电极针配套使用)。向抽吸区皮下脂肪层注入利多卡因混合液(配方为:2%利多卡因15ml,0.9%氯化钠500ml,5%碳酸氢钠10ml,肾上腺素0.5mg)。注入量与抽吸面积和脂肪层厚度成正比。
将两电极针于选好的穿刺点同时插入皮下脂肪深层,开机后右手握操作手柄,两电极针在皮下脂肪层先深层后浅层往复移动,左手置去脂区皮肤抓握或按压抽吸部位,以感受抽吸的深浅、方向及均匀度。抽吸范围以穿刺点为中心呈扇形对所要抽吸的部位进行有规律地抽吸。在抽吸的同时,一根针可向去脂部位加注利多卡因混合液;另一根针将液化的脂肪吸出,直到手术区脂肪变薄(皮下保留1.5~2.0cm厚的脂肪)后关机拔针。术后酒精棉球擦拭,无菌敷料覆盖针孔,强力带加压包扎。2周后改为穿弹力紧身衣。术后口服抗生素3~5天。
, 百拇医药
1.3 结果 手术时间每个部位2.5~4.5h,术中患者无明显不适。去脂液体总量600~3 000ml,静置24h纯脂量为400~2 400ml,上层淡黄色脂肪组织占67%~80%,下层淡红色血水溶液占20%~33%,而其主要成分为注入的利多卡因混合液。术后无须住院。60例中46例次日即活动正常,14例休息2天。随访3~12月,外形满意。
2 讨论
电子去脂——无切口脂肪雕塑技术是继负压吸脂、超声波吸脂后的一项国际上最先进的安全有效的去脂方法[1]。它不同于传统的脂肪抽吸。后者吸头类似刮匙,借助负压,刮吸堆积的脂肪,难免损伤较多的毛细血管,尤其锐性吸头,尚有切割作用,失血较多。脂肪抽吸术并发症有瘀斑、血肿、皮肤坏死,切口感染,术后贫血、皮肤凹凸不平及脂肪栓塞等[2]。而电子去脂术是电极针之间产生高频电场,将皮下脂肪组织破碎液化吸出体外,使脂肪细胞数量减少。而不至于损伤血管、肌肉和神经,所以术中出血极少。国内曾报道[3]用负压吸脂机进行腹部抽吸其血脂比例高达1∶456,而本组病例,抽吸物静置48h后67%~80%为黄白色脂肪组织,淡红色血水溶液仅占20%~33%。
, 百拇医药
对皮肤松垂者,高频电场产生的一定热量可使皮肤深层受热收缩,所以对治疗区皮肤有显著的紧缩作用。
与超声吸脂比较,它的优点是自动化程度高,注射麻药、液化脂肪、抽吸脂肪同时进行而且电极针细小,针孔无需缝合即可自愈。术后不留瘢痕,基本不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其不足之处为手术抽吸操作费时,平均2~3h。但克服了并发症多及体表遗留瘢痕的缺点,仍是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吸脂技术。
注意事项:局部麻醉完全能满足麻醉要求,遇有些对疼痛敏感的病人,吸脂同时也可注入麻醉药,但要注意利多卡因浓度要低(0.05%~0.1%),注射速度要慢,以控制单位时间内血浆中利多卡因浓度。
掌握去脂深度。电极针在皮下脂肪层往复运动,呈扇形向前推进,不可在一处停留时间过长,遇到有阻力时不可强行通过,应改变方向,抽吸时按顺序有规律地进行。术后保留真皮下1.0cm~1.5cm厚脂肪组织,避免术后出现皮肤瘀斑和凹凸不平。
参考文献
1 崔博华.国外去脂技术新进展.医学美学美容杂志,1997,2(1):24
2 丁芷林.美容整形手术并发症.北京:北京出版社,1994.88~90
3 周兴亮,韩秉公,张爱珍,等.脂肪抽吸术应用解剖及其临床意义.中华整形烧伤外科杂志,1991,7(4):250
[收稿:1998-10-20 修回:1999-06-10], 百拇医药
单位:056000 邯郸高等医学专科学校医学美容整形中心
关键词:
中国综合临床990566 以往治疗局部肥胖多采用传统的负压吸脂、超声波吸脂。但负压吸脂较易出现并发症。超声波吸脂在局部留下切口瘢痕,影响美观。我院自1997年3月~1998年3月采用意大利L.E.M电子去脂机行脂肪抽吸60例,具有并发症少,无瘢痕的特点,临床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60例,男3例,女57例;年龄18~57。抽吸66个部位。腹部39个,髂腰部12个,大腿8个,臀部7个。抽吸量600~3 000ml,均1次获得成功,无感染及并发症,未出现皮肤凹凸不平,仅2例出现小片皮下瘀斑,1~2周即自行消退。临床治疗满意率100%,术后皮下仅余少量皮下组织,B超测量皮下脂肪厚度,术前为2.5~7.0cm,术后0.8~1.4cm。
, http://www.100md.com
1.2 手术方法 患者取立位,用龙胆紫标明抽吸范围、脂肪堆积最高点及穿刺部位,常规消毒铺巾,于穿刺处用0.5%利多卡因+1∶200000肾上腺素皮下浸润麻醉,穿刺针孔直径1.6~2.5mm(与电极针配套使用)。向抽吸区皮下脂肪层注入利多卡因混合液(配方为:2%利多卡因15ml,0.9%氯化钠500ml,5%碳酸氢钠10ml,肾上腺素0.5mg)。注入量与抽吸面积和脂肪层厚度成正比。
将两电极针于选好的穿刺点同时插入皮下脂肪深层,开机后右手握操作手柄,两电极针在皮下脂肪层先深层后浅层往复移动,左手置去脂区皮肤抓握或按压抽吸部位,以感受抽吸的深浅、方向及均匀度。抽吸范围以穿刺点为中心呈扇形对所要抽吸的部位进行有规律地抽吸。在抽吸的同时,一根针可向去脂部位加注利多卡因混合液;另一根针将液化的脂肪吸出,直到手术区脂肪变薄(皮下保留1.5~2.0cm厚的脂肪)后关机拔针。术后酒精棉球擦拭,无菌敷料覆盖针孔,强力带加压包扎。2周后改为穿弹力紧身衣。术后口服抗生素3~5天。
, 百拇医药
1.3 结果 手术时间每个部位2.5~4.5h,术中患者无明显不适。去脂液体总量600~3 000ml,静置24h纯脂量为400~2 400ml,上层淡黄色脂肪组织占67%~80%,下层淡红色血水溶液占20%~33%,而其主要成分为注入的利多卡因混合液。术后无须住院。60例中46例次日即活动正常,14例休息2天。随访3~12月,外形满意。
2 讨论
电子去脂——无切口脂肪雕塑技术是继负压吸脂、超声波吸脂后的一项国际上最先进的安全有效的去脂方法[1]。它不同于传统的脂肪抽吸。后者吸头类似刮匙,借助负压,刮吸堆积的脂肪,难免损伤较多的毛细血管,尤其锐性吸头,尚有切割作用,失血较多。脂肪抽吸术并发症有瘀斑、血肿、皮肤坏死,切口感染,术后贫血、皮肤凹凸不平及脂肪栓塞等[2]。而电子去脂术是电极针之间产生高频电场,将皮下脂肪组织破碎液化吸出体外,使脂肪细胞数量减少。而不至于损伤血管、肌肉和神经,所以术中出血极少。国内曾报道[3]用负压吸脂机进行腹部抽吸其血脂比例高达1∶456,而本组病例,抽吸物静置48h后67%~80%为黄白色脂肪组织,淡红色血水溶液仅占20%~33%。
, 百拇医药
对皮肤松垂者,高频电场产生的一定热量可使皮肤深层受热收缩,所以对治疗区皮肤有显著的紧缩作用。
与超声吸脂比较,它的优点是自动化程度高,注射麻药、液化脂肪、抽吸脂肪同时进行而且电极针细小,针孔无需缝合即可自愈。术后不留瘢痕,基本不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其不足之处为手术抽吸操作费时,平均2~3h。但克服了并发症多及体表遗留瘢痕的缺点,仍是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吸脂技术。
注意事项:局部麻醉完全能满足麻醉要求,遇有些对疼痛敏感的病人,吸脂同时也可注入麻醉药,但要注意利多卡因浓度要低(0.05%~0.1%),注射速度要慢,以控制单位时间内血浆中利多卡因浓度。
掌握去脂深度。电极针在皮下脂肪层往复运动,呈扇形向前推进,不可在一处停留时间过长,遇到有阻力时不可强行通过,应改变方向,抽吸时按顺序有规律地进行。术后保留真皮下1.0cm~1.5cm厚脂肪组织,避免术后出现皮肤瘀斑和凹凸不平。
参考文献
1 崔博华.国外去脂技术新进展.医学美学美容杂志,1997,2(1):24
2 丁芷林.美容整形手术并发症.北京:北京出版社,1994.88~90
3 周兴亮,韩秉公,张爱珍,等.脂肪抽吸术应用解剖及其临床意义.中华整形烧伤外科杂志,1991,7(4):250
[收稿:1998-10-20 修回:1999-06-10],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