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综合临床》 > 1999年第5期
编号:10210972
全反式维甲酸和小剂量三尖杉酯碱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
http://www.100md.com 《中国综合临床》 1999年第5期
     作者:陈士林

    单位:221700 江苏省丰县人民医院

    关键词:

    中国综合临床990525 我院自1993年以来应用全反式维甲酸(ATRA)和小剂量三尖杉酯碱治疗10例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APL),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0例均为初治住院病人根据病史、周围血象及骨髓象检查确定诊断。其中男8例,女2例;年龄16~47岁,平均28岁。

    1.2 治疗方法 ATRA 60.0mg/d,分3次口服;三尖杉酯碱1.0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ml中静滴,每日1次;并根据病情予以对症、支持治疗。

, 百拇医药     1.3 疗效 10例均完全缓解,完全缓解时间28~40天,用药总量ATRA 1 680~2 400mg,三尖杉酯碱24~30mg。

    1.4 血象改变 白细胞治疗前为(3.0~10.5)×109/L,治疗中逐渐增高,高峰出现于治疗后第10~15天,最高计数为28.9×109/L,以后逐渐降低,28~40天恢复到正常范围。血红蛋白治疗前为40~72g/L,25~40天恢复正常。血小板治疗前为(35~68)×109/L,25~38天恢复正常。

    1.5 骨髓象改变 治疗前骨髓有核细胞增生均为极度活跃,早幼粒细胞占0.70~0.86,治疗后其中8例由增生极度活跃到增生活跃后达完全缓解。2例患者分别在治疗后第24、28天出现外周血白细胞<4.0×109/L,复查骨髓增生减低,当时早幼粒细胞分别占0.10、0.12,立即停用三尖杉酯碱,继用ATRA,于10、12天后达到完全缓解,缓解时骨髓恢复至增生活跃。
, 百拇医药
    1.6 并发症 无1例发生维甲酸综合征、DIC及严重感染。

    1.7 副作用 10例均有不同程度的皮肤粘膜干燥。1例出现剧烈头痛,但脑脊液检查正常,经对症治疗后缓解,未影响治疗。

    2 讨论

    APL起病急,病程短,预后凶险,死亡原因大多为DIC、出血。自1986年国内开始应用ATRA诱导分化治疗后,预后大为改观,实践表明,ATRA诱导分化治疗APL比单纯联合化疗有明显的优越性[1],已为国内外学者所公认,但随着ATRA的广泛应用,引起严重并发症的报告也日益增多,特别是在ATRA诱导分化缓解过程中,常出现外周血白细胞急剧增高,以及由此产生的维甲酸综合征,已成为APL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引起了人们的广泛重视。

    ATRA既能诱导分化APL细胞,快速纠正DIC,但又能使部分患者外周血白细胞快速增多,导致维甲酸综合征。这种白细胞急性增高可引起白细胞滞留和小血管栓塞,导致呼吸衰竭及其它脏器功能障碍[2],严重者可造成死亡。为了利用前者,避免后者,我们采取了ATRA与小剂量三尖杉酯碱化疗相结合的方法,旨在利用化疗药物来降低白细胞增高的峰值,减少维甲酸综合征发生,结果10例患者均达完全缓解,达到完全缓解所需时间与文献报道单用ATRA组相仿,但治疗过程中外周白细胞上升的幅度明显降低,无一例发生维甲酸综合征。
, 百拇医药
    本组有2例在治疗过程中出现骨髓抑制现象,提示小剂量三尖杉酯碱较长期使用也可产生骨髓抑制,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应定期复查血象及骨髓,如发现骨髓抑制,及时停用三尖杉酯碱。

    参考文献

    1 王振义,孙关林,叶裕春,等.全反式维甲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90例临床研究.中华血液学杂志,1996,17(8):480

    2 邓星明,王德炳,傅剑峰,等.维甲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出现白细胞增多症及其处理。中华血液学杂志,1995,16(6):341

    [收稿:1998-05-11],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