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发性肺纤维化并开放性肺结核1例
作者:李燕明 徐 华 王海涛 沈 瑾 何 青
单位:100730 北京医院
关键词:
中国综合临床9905861 病历简介
男,79岁。反复咳、痰、喘50年。1993年于我院查胸部X线片及CT片,结果示典型的肺间质纤维化改变。肺功能示限制性通气障碍及弥散功能障碍。诊断为肺间质纤维化,未行特殊治疗。1997年4月因受凉后喘憋加重就诊。家族中无类似病史。既往于1948年患肺结核,经治疗好转。体检:T 35.5℃,P 102次/min,R 34次/min,BP 20/10.6kPa(1.0kPa=7.5mmHg)。神志清楚,口唇甲床紫绀,杵状指。双肺可闻及散在捻发音及中量湿罗音。心率102次/min,律规整。肝、脾肋下未及。双下肢不肿。实验室检查:WBC 13.9×109/L,N 0.78,Hb 109g/L,Plt 122×109/L。血气分析:pH 7.5,PCO24.18kPa,PO25.45kPa。胸部X线片:双肺弥漫性间质纤维化,左心功能不全。诊断:特发性肺纤维化,Ⅰ型呼吸衰竭。在持续面罩吸氧10L/min、抗感染的基础上应用甲基强的松龙40mg/d~20mg/d静脉滴注共7天,后改为阿塞松12mg/d口服(相当于强的松15mg)。应用激素后症状逐渐改善,阿塞松逐渐减量至6mg/d维持,同时应用雷公滕多甙20mg,3次/日及红霉素琥珀酸酯0.375g,1次/d。经上述治疗,喘憋症状明显减轻,氧饱合度维持于83%~93%,但胸部X线片无明显改善。治疗至第9个月时,病人无诱因出现发热,体温最高38.8℃,咳、痰及呼吸困难均较前加重,痰中带少量血丝。胸部X线片示右上肺炎症影,ESR 28mm/h,PDD试验阴性。静脉注射抗生素治疗无效。后痰涂片找到抗酸杆菌(),痰TB-PCR多次阳性,痰结核菌培养阳性。胸部CT考虑右肺上叶尖段结核。诊为开放性肺结核,即给予异烟肼0.3g/d,利福喷丁0.3g,2次/周,乙胺丁醇0.75g/d。体温于抗结核治疗第3日降至正常,其它症状也明显缓解。目前仍在治疗中。追问病史,患者于1995年12月痰中2次找到抗酸杆菌,1996年5月痰结核菌培养呈阳性,但未行正规治疗。
2 讨论
特发性肺纤维化是原因不明的弥漫性肺间质浸润性病变。发病机理可能与免疫有关。糖皮质激素是治疗该病的主要药物。免疫抑制剂及大环内酯类药物的应用尚有争议。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机体本身处于一种免疫异常状态,这为结核的感染提供了有利条件。结核感染除产生迟发变态反应外,还会引起机体免疫的不平衡,反过来可能促进纤维化的进展。本例患者肺纤维化诊断明确,1995年12月及1996年5月痰结核菌检查多次阳性,说明当时就存在结核活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的应用降低了机体的防御机能,使结核病灶进一步扩散。因此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尤其是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的过程中,出现不明原因的发热,应考虑到结核感染的可能,应积极进行有关结核的检查,及早明确诊断。
[收稿:1998-06-11], 百拇医药
单位:100730 北京医院
关键词:
中国综合临床9905861 病历简介
男,79岁。反复咳、痰、喘50年。1993年于我院查胸部X线片及CT片,结果示典型的肺间质纤维化改变。肺功能示限制性通气障碍及弥散功能障碍。诊断为肺间质纤维化,未行特殊治疗。1997年4月因受凉后喘憋加重就诊。家族中无类似病史。既往于1948年患肺结核,经治疗好转。体检:T 35.5℃,P 102次/min,R 34次/min,BP 20/10.6kPa(1.0kPa=7.5mmHg)。神志清楚,口唇甲床紫绀,杵状指。双肺可闻及散在捻发音及中量湿罗音。心率102次/min,律规整。肝、脾肋下未及。双下肢不肿。实验室检查:WBC 13.9×109/L,N 0.78,Hb 109g/L,Plt 122×109/L。血气分析:pH 7.5,PCO24.18kPa,PO25.45kPa。胸部X线片:双肺弥漫性间质纤维化,左心功能不全。诊断:特发性肺纤维化,Ⅰ型呼吸衰竭。在持续面罩吸氧10L/min、抗感染的基础上应用甲基强的松龙40mg/d~20mg/d静脉滴注共7天,后改为阿塞松12mg/d口服(相当于强的松15mg)。应用激素后症状逐渐改善,阿塞松逐渐减量至6mg/d维持,同时应用雷公滕多甙20mg,3次/日及红霉素琥珀酸酯0.375g,1次/d。经上述治疗,喘憋症状明显减轻,氧饱合度维持于83%~93%,但胸部X线片无明显改善。治疗至第9个月时,病人无诱因出现发热,体温最高38.8℃,咳、痰及呼吸困难均较前加重,痰中带少量血丝。胸部X线片示右上肺炎症影,ESR 28mm/h,PDD试验阴性。静脉注射抗生素治疗无效。后痰涂片找到抗酸杆菌(),痰TB-PCR多次阳性,痰结核菌培养阳性。胸部CT考虑右肺上叶尖段结核。诊为开放性肺结核,即给予异烟肼0.3g/d,利福喷丁0.3g,2次/周,乙胺丁醇0.75g/d。体温于抗结核治疗第3日降至正常,其它症状也明显缓解。目前仍在治疗中。追问病史,患者于1995年12月痰中2次找到抗酸杆菌,1996年5月痰结核菌培养呈阳性,但未行正规治疗。
2 讨论
特发性肺纤维化是原因不明的弥漫性肺间质浸润性病变。发病机理可能与免疫有关。糖皮质激素是治疗该病的主要药物。免疫抑制剂及大环内酯类药物的应用尚有争议。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机体本身处于一种免疫异常状态,这为结核的感染提供了有利条件。结核感染除产生迟发变态反应外,还会引起机体免疫的不平衡,反过来可能促进纤维化的进展。本例患者肺纤维化诊断明确,1995年12月及1996年5月痰结核菌检查多次阳性,说明当时就存在结核活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的应用降低了机体的防御机能,使结核病灶进一步扩散。因此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尤其是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的过程中,出现不明原因的发热,应考虑到结核感染的可能,应积极进行有关结核的检查,及早明确诊断。
[收稿:1998-06-11],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