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 1999年第5期
编号:10212063
12例胫腓骨开放性粉碎骨折护理体会
http://www.100md.com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1999年第5期
     作者:徐兰凤

    单位:徐兰凤 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西南医院 百色 533000

    关键词: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9905160 胫腓骨开放性粉碎骨折,由于损伤严重,胫前组织少,血循环差,治疗和护理不当,易致骨折不愈合,并发伤口感染成为骨髓炎等,严重者甚至需要截肢。1997年元月~1998年12月,我院共收治12例严重胫腓骨开放性粉碎骨折的患者用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疗效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本组12例,其中男9例,女3例,年龄27~56岁,平均38岁。病因:交通事故10例,重物砸伤1例,爆炸伤1例,损伤范围:胫腓骨上1/3骨折2例,中1/3骨折2例,下1/3骨折8例,均伴有软组织严重损伤。固定时间最短4个月,最长12个月。平均8个月。
, http://www.100md.com
    1.2 疗效 Ⅰ期愈合3例,Ⅱ期愈合8例,除1例女性病人因合并高位截瘫,术后2个月并发左下肢骨髓炎,继续住院治疗外。其余11例均治愈出院。

    2 护理措施

    2.1 术前准备

    2.1.1 本组病人由于创伤重,出血多,其中10例于术前出现休克。所以,术前首先是积极配合医生抗休克,其次是加压包扎伤口以减少出血,并用小夹板临时外固定伤肢。

    2.1.2 心理护理 本组病人为意外伤,均缺乏心理准备。加之伤情严重,多数病人担心治不好,甚至造成肢体残废。因此,病人都有恐惧、焦虑和悲观等心理表现,同时对外固定支架治疗方法缺乏了解,而对医务人员不信任及持怀疑的态度。笔者根据患者这些心理特点,因势利导向病人介绍已治愈的同类例子,说明医患配合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使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消除恐惧,悲观心理,经过心理施护,本组病人基本能配合治疗。
, 百拇医药
    2.2 术后护理

    2.2.1 注意观察针眼是否有出血及出血量。外固定支架是用4根螺丝钉通过伤肢外侧或内侧(根据皮肤缺损而定)软组织至骨折两端外侧皮肤来复位固定。手术切口小而深,有时难从术中止血,术后36h内多易发生针眼出血。如本组有2例曾出现针眼出血,出血最多者达1000ml。经用绷带加压包扎止血和静脉注射止血药,均于36h内止血。另外,要严密观察伤肢血运情况。

    2.2.2 预防伤口及针眼感染 开放性粉碎骨折容易并发感染,这与伤口受到污染的程度、伤口暴露时间和能否及时得到清创有关。所以预防和控制感染是护理的重点内容之一。应注意观察伤口及针眼情况,用75%酒精涂于伤口或滴入针眼,每日4~5次,对预防伤口、针眼感染有一定效果。本组中1例女性患者因合并高位截瘫,伤后12h入院手术,术后第2天伤口针眼出现明显红肿热痛,T40℃,实验室检查:WBC18×109/L,提示伤肢感染。经按医嘱使用环丙沙星、灭滴灵等抗生素,仍未能控制感染。术后2个月,并发患肢骨髓炎,至今仍未好转,继续住院治疗。
, 百拇医药
    2.2.3 经常检查外固定支架的牢固性,复位固定后经保持外固定支架稳定牢固,避免骨折再次移位直至骨折愈合,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因此必须经常检查外固定支架的连接处是否松脱、变形,发现松脱变形要及时调整。本组病例发现1例外固定支架变成S型(正常情况下,外固定支架应保持直线与患肢平行),立即报告医生处理,经在X光下重新把松动的螺丝针拧紧加固,有效地防止了骨折再移位。

    2.3 康复期的功能锻炼

    2.3.1 早期功能锻炼,一般于手术后第3天起,指导病人作股四头肌运动,适当用力作踝关节背侧屈跖及足趾屈伸运动,每天2次(即上下午各1次),每次锻炼时间为10~20min。早期功能锻炼时,病人常因伤口疼痛而不愿主动合作,有部分病人锻炼方法不正确。如用患肢踩床板或用患肢着地活动,因此要耐心做好说服解释工作和纠正不正确的锻炼方法。另外,在指导病人功能锻炼的过程中,注意观察病人的适应性和患肢反应的情况。

    2.3.2 出院指导 嘱病人在手术后第6周起进行直腿抬高,屈伸膝关节和踝关节等运动直至完全康复。

    综上所述,胫腓骨开放性粉碎骨折应用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复位和固定与传统的内固定相比较,优点为:固定牢固换药方便,利于伤口Ⅱ期植皮愈合,复杂多发性粉碎性骨折不能使用内固定时,用外固定支架能较好地解决,避免了截肢。病人能早期进行功能锻炼,预防关节僵硬。术后护理重点:第一是观察患肢的血运;第二是经常检查固定效果防止外固定支架松动变型;第三是预防伤口、针眼感染和并发症;第四是适时进行功能锻炼指导。

    (1998-12-12收稿),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