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医学与针灸
作者:张东友 段金海
单位:武汉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放射科,湖北 武汉 430022
关键词:影像学;针灸
现代诊断与治疗990504
摘要:影像医学和针灸分属两个不同的医学体系,如何有机结合一直是影像学界和针灸学界探讨的课题。本文回顾国内外有关文献,发现如下一些尝试具有一定代表性:(1)针灸在影像医学中的应用:包括针灸可改进泌尿系统造影方法,提高胆系照片质量,有助于胃肠疾病的鉴别诊断,防治碘过敏反应和改进内镜检查方法。(2)影像医学在针灸方面的应用:包括利用影像医学进行穴位探测,“得气”的影像学客观化研究,应用影像学方法观察穴位功能和观察针灸治疗疗效。这些尝试虽然还不太成熟,但已初显端倪,希望能给后来者以借鉴,达到提高和促进二者的结合,为中医针灸技术走向世界打好基础。
, 百拇医药
中图分类号:R246.9;R814.3;R814.42;R814.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174(1999)05-0266-02
Correlation between Imaging Medicine and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ZHANG Dong-you,DUAN Jin-hai
(Department of Radiology,Wuhan Hospital Intergrating TCM and WM,Wuhan 430022,China)
影像医学包括常规X线诊断学、CT、MRI、介入医学、超声、核医学以及内镜等各有关影像学技术。它不仅涉及影像诊断,还包括影像技术、护理、治疗等有关内容。针灸不仅受到各国临床医学界的高度重视,同时也受到影像部门的密切关注。国内外影像学界和针灸学界在二者的结合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本文作一简要回顾。
, 百拇医药
1 针灸在影像学界中的作用
1.1 针灸在影像技术方面的应用 有人[1]采用X线电视录像连续观察的方法对针灸某些特定穴位,应用不同手法观察输尿管收缩功能的改变。认为取穴三阴交,应用补法可获得抑制输尿管收缩的功效,可增加肾盏、肾盂、输尿管的显影浓度和延长显影时间,以达到免除腹压改进造影方法的效果,明显提高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断水平。还有人采用耳穴电刺激方法观察对胆道系统运动的影响,发现通过耳穴刺激后可使萎缩性胆囊炎的胆囊显影,提高胆系疾病的照片质量和诊断水平。
1.2 针灸在影像诊断方法的应用 胃窦部狭窄变形,可由良、恶性病变或神经反射所引起,有人[2,3]采用针刺双侧足三里穴,观察胃窦部变形狭窄的形态变化而达到鉴别诊断的目的。如胃窦炎所致的胃窦部变形狭窄针刺后多可发生变化,狭窄段轮廓、宽度有明显改变,胃壁柔软,无僵硬感,增粗的粘膜纹或息肉样改变可随蠕动而有形态上的变化,有助于与恶性病变相鉴别,对胃窦部溃疡性改变,针刺后溃疡病所致的痉挛性胃窦部变形狭窄明显变化,痉挛消失,胃腔松弛扩大,提高了龛影的显示率,使诊断更为明确。
, http://www.100md.com
1.3 碘过敏反应的针灸治疗 碘过敏反应是放射科造影或CT增强扫描中经常遇到的并发症,可分为轻、中、重度,有人[4]对造影剂反应的轻、中度应用耳夹压穴治疗,效果较为理想。此方法简便易行,当病员有轻、中度反应时,用耳夹压双耳(或单耳)神门、内分泌穴,见效快,一般压穴1~2分钟反应消失。但值得提醒的是,重度反应或中度反应耳夹压穴治疗1~2分钟失败,应立即用西药抗过敏治疗抢救。
1.4 针灸与内镜 食道、胃、十二指肠镜检查前,普遍采用咽喉喷雾1%地卡因,并同时注射阿托品以及使用祛泡剂。目的在于消除泡沫,减少胃液分泌和蠕动,减轻插镜时反应,但应用麻醉剂可引起吞咽困难、迟缓,不利于插镜时患者配合吞咽动作,镜头误入气管或将分泌物吸入呼吸道引起呛咳或吸入性肺炎。有时易擦伤咽后壁导致血泡或出血,同时延长术后进餐时间,使患者忍受饥饿之苦,而阿托品有面红、口干、咽干、心跳过快、老年人前列腺肥大引起术后排尿困难、青光眼眼压升高等一系列副作用,为了解除以上常规方法之弊端,受针麻镇痛的启发,有人[5]尝试穴位针刺,取得满意效果。如有人采用术前5分钟针刺右侧合谷穴,足三里穴,采用提插捻转手法,并间歇动留针,至术毕出针,并和常规方法进行比较,分别从插镜效果、幽门开放程度、自我感觉和术中胃蠕动四个方面进行比较,结论是前二项指标两组有非常显著性差别,针刺组明显优于常规方法。后两项指标无显著性差别。国外[6]亦有人进行了类似的研究,结论是一致的。针刺没有常规方法药物引起的咽部感觉丧失,保持了全部咽反射,从而避免了检查过程中呕吐或胃内容物反流时吸入的危险,以及其它药物所致的副反应。
, http://www.100md.com
2 影像医学在针灸方面的应用
2.1 穴位探测的影像学研究
2.1.1 八穴取穴的X线研究 八穴是使用频度较高的经穴,近年来常于骶后孔取穴,但由于从皮肤上不能触及骶后孔,所以造成取穴分岐。有人[7]依据腰骶部X线摄影测量十七椎(第五腰椎棘突下缘和骶中嵴上缘之间的中央叫十七椎)和骶骨间的距离,决定八穴上下的间隔,并且还根据后正中线和髂后上棘间的距离分配了左右穴的幅度。具体方法如下:从十七椎到骶骨角分为4等份,其上方1/4处是1孔的高度,同样将其分为10等份。下方1/10处则相当于4孔的高度,将1孔到4孔间分为3等份,2孔和3孔则分配于其间。左右幅度大致相当于后正中线和髂后上棘之间,离后正中线2/3处相当于1孔的位置,4孔相当于后正中线髂后上棘之间,离后正中线1/3处,从1孔到4孔引条斜线,斜线和高度的交点就决定了各孔的位置,根据上述方法确定八穴。
, 百拇医药
2.1.2 穴位的超声探测 有人[8]发现穴位处组织不象周围组织那样致密,因而其声能吸收系数不同,穴位部位组织的声阻抗也不同,故超声特性上的某些差异可能成为显示经络腧穴的客观存在及其活动规律的重要指标。
2.1.3 放射性同位素的穴位探测 有人[8]通过穴位注射放射性同位素磷-32后,发现其行踪轨迹与十二经脉线路基本一致,并与体表穴位(尤其是肘膝以下穴位)的吻合率较高。
2.1.4 经穴的红外热像仪探测 红外热像术是利用物体自身发射的红外辐射摄照物体成像的方法。有人[8]应用此项技术进行经穴研究,发现穴温比其周围组织高约0.5~1度,这种差别在照片上很明显,胸腹部的主要穴位在照片上多数呈白斑点,用红外线拍照发现,由温差可很清楚地确定出经穴的部位和形态,其在体表的直径约为2mm,胸腹部的高温点高温线多与经穴相吻合,且位置恒定不变,针刺穴位后其周围皮肤变红,局部升温并在远离经穴部位热像图上出现与该经穴所属经络走向基本相符的高温带,故有人认为可用此方法描记出一个完整的经络分布图。
, http://www.100md.com
2.2 “得气”的影像学客观化研究 针刺治疗作用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得气”,“得气”是针刺时的一种特殊感觉,是获得针刺效果的一个关键因素,有人[9]应用脑电图局部描记法和正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法,测定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对针刺“得气”效应进行神经学的研究。发现正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显示,“得气”时短暂地兴奋了旧皮层和新皮层,并经AIO神经广泛地影响颅神经细胞,作者认为针刺引起的“得气”对以下几方面有特效:(1)使AIO神经密集分布的区域活动兴奋;(2)解除新皮层与旧皮层间的不协调;(3)调节自主神经的功能和稳定情绪。还有人[10]应用正电子CT进行“得气”的客观化研究,认为针刺时的“得气”是通过网状上行激活系统使新皮层兴奋性降低,而另一方面则通过丘脑下部激活系统使旧皮层激活,良好的“得气”可以调节新皮层与旧皮层之间的关系,使脑干的神经细胞处于稳定而活跃的状态。
2.3 应用超声观察穴位功能 穴位分布于经络之上,经络分布周身。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使人体各部相互协调,共同完成各种生理功能,为了进一步说明上述理论,用影像学手段观察经穴和脏腑的对应关系,如应用B超观察推拿胆囊穴对胆囊功能的影响,实时显示推拿胆囊穴可引起明显的胆囊收缩作用,进一步佐证了经穴与脏腑之间存在对应关系,对中医的古老理论提出新的客观依据。还有人[11]用耳穴贴压观察B超下胆囊反应研究左右耳穴功能效应,对耳穴治疗疾病的“同侧效应原则”提出质疑,认为耳穴不只是具有同侧效应,对侧耳穴亦具有同等效应。进一步完善了中医的经络理论。
, http://www.100md.com
2.4 应用影像学手段进行针灸疗效观察 针灸治疗疾病已经引起全世界医学界的广泛关注,它不仅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症状和体征,而且还能影响患者病变部位的病理学改变。应用CT观察针灸治疗脑出血时发现,“醒脑开窍针刺疗法”可显著加速血肿的吸收和水肿的消退。还有人[12]应用CT研究中风病神经解剖损伤部位与针灸疗效的相关性,发现针刺治疗可使运动传导通路(尤其是PVWM)损伤小于50%的中风患者得到很好的改善,说明针刺治疗的疗效与部位有关。还有学者[13]发现中风病头针疗效与病损范围有关,因为头针抽气法能疏通经络,可提高大脑皮质的兴奋性,促进大脑血液循环,增加脑血流,改善脑组织的血氧供应,使未受累的脑组织进行代偿。所以,当脑的病损范围尚不严重时,通过头针抽气法疗效较好,反之当脑的病损范围大时效果则较差。上述研究因为应用了影像学手段,真实客观地反映了病变的详细演变过程,避免了针灸治疗的盲目性。国外还有人应用MRI技术观察针刺治疗的疗效,也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如日本有人通过研究提出MRI技术可以成为针刺治疗运动后迟发性肌肉疼痛的一个理想的评价指标[14]。
, http://www.100md.com
总之,影像医学和针灸虽然归属于两个不同的医学体系,但通过各自的努力,已经形成一些边缘性结论,虽然还很不完整,但已初显端倪,本文旨在通过回顾这方面的研究,达到提高和促进二者的结合,为中医针灸技术走向世界打好基础。
作者简介:张东友(1963-),男,湖北省蕲春县人,武汉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放射科副主任,CT室主任,副主任医师,硕士,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医学影像专业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中西医结合影像学研究。
参考文献:
[
[1]恽 敏,孙鹏年,仇裕丰,等.针刺对输尿管收缩功能影响的观察[J].辽宁中医杂志,1989,13(7):33-35.
[2]梁承忠.针刺配合X线观察胃窦部变形狭窄(50例分析)[J].中华放射学杂志,1981,15(4):308.
, 百拇医药
[3]张 微,袁清峰.针刺足三里穴在钡餐诊断中的应用[J].中华放射学杂志,1981,15(4):312.
[4]潘金海.碘过敏反应的耳夹压穴治疗[A].全国中西医结合医学影像学会第二届第二次学术会议论文集[C].张家界: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1995.284-285.
[5]吴恒中,谢红伟,闻 锐,等.纤维胃镜术前穴位针刺与用药对比研究[J].辽宁中医杂志,1993,20(12):38-39.
[6]Raimonde-Cesari M.针刺在病人接受食道胃十二指肠镜检查术前准备中的作用[J].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1983,5(2):64.
[7]桥口利彰.八穴的X线研究[J].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1989,11(6):48-49.
[8]刘元亮.实验针灸学[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89.9,44-50.
, http://www.100md.com
[9]Mori K.采用影像技术和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对“气”进行的科学研究[J].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1991,13(3):59.
[10]森 和.运用正电子CT进行“得气”的客观化研究[J].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1986,8(4):47-48.
[11]郭 琦.耳穴贴压法观察B超下胆囊反应研究左右耳穴功能效应[J].中国针灸,1997,17(4):221-222.
[12]Naeser MA.激光针治疗中风患者瘫痪CT扫描部位的研究[J].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1997,19(1):56-57.
[13]林家驹.针刺治疗中风愈后程度与CT诊断的关系探讨[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93,17(5):49-50.
[14]片山宪史.通过‘H-MRI探讨运动后的迟发性肌肉痛[J].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1992,14(3):64.
收稿日期:1999-03-30,修回日期:1999-05-15, http://www.100md.com
单位:武汉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放射科,湖北 武汉 430022
关键词:影像学;针灸
现代诊断与治疗990504
摘要:影像医学和针灸分属两个不同的医学体系,如何有机结合一直是影像学界和针灸学界探讨的课题。本文回顾国内外有关文献,发现如下一些尝试具有一定代表性:(1)针灸在影像医学中的应用:包括针灸可改进泌尿系统造影方法,提高胆系照片质量,有助于胃肠疾病的鉴别诊断,防治碘过敏反应和改进内镜检查方法。(2)影像医学在针灸方面的应用:包括利用影像医学进行穴位探测,“得气”的影像学客观化研究,应用影像学方法观察穴位功能和观察针灸治疗疗效。这些尝试虽然还不太成熟,但已初显端倪,希望能给后来者以借鉴,达到提高和促进二者的结合,为中医针灸技术走向世界打好基础。
, 百拇医药
中图分类号:R246.9;R814.3;R814.42;R814.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174(1999)05-0266-02
Correlation between Imaging Medicine and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ZHANG Dong-you,DUAN Jin-hai
(Department of Radiology,Wuhan Hospital Intergrating TCM and WM,Wuhan 430022,China)
影像医学包括常规X线诊断学、CT、MRI、介入医学、超声、核医学以及内镜等各有关影像学技术。它不仅涉及影像诊断,还包括影像技术、护理、治疗等有关内容。针灸不仅受到各国临床医学界的高度重视,同时也受到影像部门的密切关注。国内外影像学界和针灸学界在二者的结合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本文作一简要回顾。
, 百拇医药
1 针灸在影像学界中的作用
1.1 针灸在影像技术方面的应用 有人[1]采用X线电视录像连续观察的方法对针灸某些特定穴位,应用不同手法观察输尿管收缩功能的改变。认为取穴三阴交,应用补法可获得抑制输尿管收缩的功效,可增加肾盏、肾盂、输尿管的显影浓度和延长显影时间,以达到免除腹压改进造影方法的效果,明显提高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断水平。还有人采用耳穴电刺激方法观察对胆道系统运动的影响,发现通过耳穴刺激后可使萎缩性胆囊炎的胆囊显影,提高胆系疾病的照片质量和诊断水平。
1.2 针灸在影像诊断方法的应用 胃窦部狭窄变形,可由良、恶性病变或神经反射所引起,有人[2,3]采用针刺双侧足三里穴,观察胃窦部变形狭窄的形态变化而达到鉴别诊断的目的。如胃窦炎所致的胃窦部变形狭窄针刺后多可发生变化,狭窄段轮廓、宽度有明显改变,胃壁柔软,无僵硬感,增粗的粘膜纹或息肉样改变可随蠕动而有形态上的变化,有助于与恶性病变相鉴别,对胃窦部溃疡性改变,针刺后溃疡病所致的痉挛性胃窦部变形狭窄明显变化,痉挛消失,胃腔松弛扩大,提高了龛影的显示率,使诊断更为明确。
, http://www.100md.com
1.3 碘过敏反应的针灸治疗 碘过敏反应是放射科造影或CT增强扫描中经常遇到的并发症,可分为轻、中、重度,有人[4]对造影剂反应的轻、中度应用耳夹压穴治疗,效果较为理想。此方法简便易行,当病员有轻、中度反应时,用耳夹压双耳(或单耳)神门、内分泌穴,见效快,一般压穴1~2分钟反应消失。但值得提醒的是,重度反应或中度反应耳夹压穴治疗1~2分钟失败,应立即用西药抗过敏治疗抢救。
1.4 针灸与内镜 食道、胃、十二指肠镜检查前,普遍采用咽喉喷雾1%地卡因,并同时注射阿托品以及使用祛泡剂。目的在于消除泡沫,减少胃液分泌和蠕动,减轻插镜时反应,但应用麻醉剂可引起吞咽困难、迟缓,不利于插镜时患者配合吞咽动作,镜头误入气管或将分泌物吸入呼吸道引起呛咳或吸入性肺炎。有时易擦伤咽后壁导致血泡或出血,同时延长术后进餐时间,使患者忍受饥饿之苦,而阿托品有面红、口干、咽干、心跳过快、老年人前列腺肥大引起术后排尿困难、青光眼眼压升高等一系列副作用,为了解除以上常规方法之弊端,受针麻镇痛的启发,有人[5]尝试穴位针刺,取得满意效果。如有人采用术前5分钟针刺右侧合谷穴,足三里穴,采用提插捻转手法,并间歇动留针,至术毕出针,并和常规方法进行比较,分别从插镜效果、幽门开放程度、自我感觉和术中胃蠕动四个方面进行比较,结论是前二项指标两组有非常显著性差别,针刺组明显优于常规方法。后两项指标无显著性差别。国外[6]亦有人进行了类似的研究,结论是一致的。针刺没有常规方法药物引起的咽部感觉丧失,保持了全部咽反射,从而避免了检查过程中呕吐或胃内容物反流时吸入的危险,以及其它药物所致的副反应。
, http://www.100md.com
2 影像医学在针灸方面的应用
2.1 穴位探测的影像学研究
2.1.1 八穴取穴的X线研究 八穴是使用频度较高的经穴,近年来常于骶后孔取穴,但由于从皮肤上不能触及骶后孔,所以造成取穴分岐。有人[7]依据腰骶部X线摄影测量十七椎(第五腰椎棘突下缘和骶中嵴上缘之间的中央叫十七椎)和骶骨间的距离,决定八穴上下的间隔,并且还根据后正中线和髂后上棘间的距离分配了左右穴的幅度。具体方法如下:从十七椎到骶骨角分为4等份,其上方1/4处是1孔的高度,同样将其分为10等份。下方1/10处则相当于4孔的高度,将1孔到4孔间分为3等份,2孔和3孔则分配于其间。左右幅度大致相当于后正中线和髂后上棘之间,离后正中线2/3处相当于1孔的位置,4孔相当于后正中线髂后上棘之间,离后正中线1/3处,从1孔到4孔引条斜线,斜线和高度的交点就决定了各孔的位置,根据上述方法确定八穴。
, 百拇医药
2.1.2 穴位的超声探测 有人[8]发现穴位处组织不象周围组织那样致密,因而其声能吸收系数不同,穴位部位组织的声阻抗也不同,故超声特性上的某些差异可能成为显示经络腧穴的客观存在及其活动规律的重要指标。
2.1.3 放射性同位素的穴位探测 有人[8]通过穴位注射放射性同位素磷-32后,发现其行踪轨迹与十二经脉线路基本一致,并与体表穴位(尤其是肘膝以下穴位)的吻合率较高。
2.1.4 经穴的红外热像仪探测 红外热像术是利用物体自身发射的红外辐射摄照物体成像的方法。有人[8]应用此项技术进行经穴研究,发现穴温比其周围组织高约0.5~1度,这种差别在照片上很明显,胸腹部的主要穴位在照片上多数呈白斑点,用红外线拍照发现,由温差可很清楚地确定出经穴的部位和形态,其在体表的直径约为2mm,胸腹部的高温点高温线多与经穴相吻合,且位置恒定不变,针刺穴位后其周围皮肤变红,局部升温并在远离经穴部位热像图上出现与该经穴所属经络走向基本相符的高温带,故有人认为可用此方法描记出一个完整的经络分布图。
, http://www.100md.com
2.2 “得气”的影像学客观化研究 针刺治疗作用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得气”,“得气”是针刺时的一种特殊感觉,是获得针刺效果的一个关键因素,有人[9]应用脑电图局部描记法和正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法,测定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对针刺“得气”效应进行神经学的研究。发现正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显示,“得气”时短暂地兴奋了旧皮层和新皮层,并经AIO神经广泛地影响颅神经细胞,作者认为针刺引起的“得气”对以下几方面有特效:(1)使AIO神经密集分布的区域活动兴奋;(2)解除新皮层与旧皮层间的不协调;(3)调节自主神经的功能和稳定情绪。还有人[10]应用正电子CT进行“得气”的客观化研究,认为针刺时的“得气”是通过网状上行激活系统使新皮层兴奋性降低,而另一方面则通过丘脑下部激活系统使旧皮层激活,良好的“得气”可以调节新皮层与旧皮层之间的关系,使脑干的神经细胞处于稳定而活跃的状态。
2.3 应用超声观察穴位功能 穴位分布于经络之上,经络分布周身。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使人体各部相互协调,共同完成各种生理功能,为了进一步说明上述理论,用影像学手段观察经穴和脏腑的对应关系,如应用B超观察推拿胆囊穴对胆囊功能的影响,实时显示推拿胆囊穴可引起明显的胆囊收缩作用,进一步佐证了经穴与脏腑之间存在对应关系,对中医的古老理论提出新的客观依据。还有人[11]用耳穴贴压观察B超下胆囊反应研究左右耳穴功能效应,对耳穴治疗疾病的“同侧效应原则”提出质疑,认为耳穴不只是具有同侧效应,对侧耳穴亦具有同等效应。进一步完善了中医的经络理论。
, http://www.100md.com
2.4 应用影像学手段进行针灸疗效观察 针灸治疗疾病已经引起全世界医学界的广泛关注,它不仅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症状和体征,而且还能影响患者病变部位的病理学改变。应用CT观察针灸治疗脑出血时发现,“醒脑开窍针刺疗法”可显著加速血肿的吸收和水肿的消退。还有人[12]应用CT研究中风病神经解剖损伤部位与针灸疗效的相关性,发现针刺治疗可使运动传导通路(尤其是PVWM)损伤小于50%的中风患者得到很好的改善,说明针刺治疗的疗效与部位有关。还有学者[13]发现中风病头针疗效与病损范围有关,因为头针抽气法能疏通经络,可提高大脑皮质的兴奋性,促进大脑血液循环,增加脑血流,改善脑组织的血氧供应,使未受累的脑组织进行代偿。所以,当脑的病损范围尚不严重时,通过头针抽气法疗效较好,反之当脑的病损范围大时效果则较差。上述研究因为应用了影像学手段,真实客观地反映了病变的详细演变过程,避免了针灸治疗的盲目性。国外还有人应用MRI技术观察针刺治疗的疗效,也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如日本有人通过研究提出MRI技术可以成为针刺治疗运动后迟发性肌肉疼痛的一个理想的评价指标[14]。
, http://www.100md.com
总之,影像医学和针灸虽然归属于两个不同的医学体系,但通过各自的努力,已经形成一些边缘性结论,虽然还很不完整,但已初显端倪,本文旨在通过回顾这方面的研究,达到提高和促进二者的结合,为中医针灸技术走向世界打好基础。
作者简介:张东友(1963-),男,湖北省蕲春县人,武汉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放射科副主任,CT室主任,副主任医师,硕士,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医学影像专业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中西医结合影像学研究。
参考文献:
[
[1]恽 敏,孙鹏年,仇裕丰,等.针刺对输尿管收缩功能影响的观察[J].辽宁中医杂志,1989,13(7):33-35.
[2]梁承忠.针刺配合X线观察胃窦部变形狭窄(50例分析)[J].中华放射学杂志,1981,15(4):308.
, 百拇医药
[3]张 微,袁清峰.针刺足三里穴在钡餐诊断中的应用[J].中华放射学杂志,1981,15(4):312.
[4]潘金海.碘过敏反应的耳夹压穴治疗[A].全国中西医结合医学影像学会第二届第二次学术会议论文集[C].张家界: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1995.284-285.
[5]吴恒中,谢红伟,闻 锐,等.纤维胃镜术前穴位针刺与用药对比研究[J].辽宁中医杂志,1993,20(12):38-39.
[6]Raimonde-Cesari M.针刺在病人接受食道胃十二指肠镜检查术前准备中的作用[J].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1983,5(2):64.
[7]桥口利彰.八穴的X线研究[J].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1989,11(6):48-49.
[8]刘元亮.实验针灸学[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89.9,44-50.
, http://www.100md.com
[9]Mori K.采用影像技术和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对“气”进行的科学研究[J].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1991,13(3):59.
[10]森 和.运用正电子CT进行“得气”的客观化研究[J].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1986,8(4):47-48.
[11]郭 琦.耳穴贴压法观察B超下胆囊反应研究左右耳穴功能效应[J].中国针灸,1997,17(4):221-222.
[12]Naeser MA.激光针治疗中风患者瘫痪CT扫描部位的研究[J].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1997,19(1):56-57.
[13]林家驹.针刺治疗中风愈后程度与CT诊断的关系探讨[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93,17(5):49-50.
[14]片山宪史.通过‘H-MRI探讨运动后的迟发性肌肉痛[J].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1992,14(3):64.
收稿日期:1999-03-30,修回日期:1999-05-15,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