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固定术后再骨折52例分析
作者:贡 平 寇玉民
单位:陕西省商洛地区医院骨科 726000
关键词:
骨与关节990528
我院自1981年以来共行内固定术1304例,67例再次骨折。本文从内固定方法、骨代谢、康复过程等方面对再骨折患者进行系统观察,常规作骨密度监测,部分病例做骨折端病检。现将资料完整的52例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男性35例,女性17例,年龄28~70岁,平均53岁,45~60岁40例,绝经后妇女13例。骨折部位:肱骨干8例,尺桡骨双骨折1例,股骨32例,胫腓骨11例。再骨折前期内固定方法:肱骨加压钢板5例,普通接骨板3例,尺桡骨为尺骨髓内针桡骨接骨板;股骨加压钢板20例,普通钢板6例,髓内针6例,胫骨加压钢板 3例,普通接骨板8例,腓骨均为髓内针。再骨折前期并发症:关节功能障碍15例,术后感染。骨髓炎11例,骨折延迟愈合6例,骨不连而重新手术7例,其中2例做过3次手术。术后内固定器材断裂而重新手术5例。再骨折时间:内固定取出2个月内28例,2~6月17例,一年以上 3例。36例为原位骨折或者固定器材端骨折,12例为近关节处骨折,4例连同内固定一同断裂。再骨折原因:摔伤28例,坠落伤15例,轻暴力伤9例。52例中有39例伴有不同类型的全身疾病:心肺功能不全7例,肝肾功能障碍性疾病4例,胃肠道疾病9例,因结缔组织病、脊柱关节退行性变及脑垂体功能障碍而长期使用皮质激素10例,糖尿病4例,甲亢2例,因三叉神经痛与癫痫长期服用苯巴比妥类药物3例。
, 百拇医药
2 结 果
52例再骨折患者部分相关系生化指标及骨密度监测结果见表 1。
表1 52例患者部分相关系生化指标及骨密度监测结果 类别
CCaPJ
AKP
PRH
F3F4 T8H
UCa/Cr
白蛋白
含 量
, 百拇医药
X线骨
量分析
再骨折骨
骨密度
正常
12
32
11
40
8
13
10
8
升高
, 百拇医药
3
20
41
8
38…
0…
降低
36
0…
4
6
14
42
46
, 百拇医药
骨折端病检结果有:骨皮质菲簿,骨密度低,骨细胞含量少占32 例;皮质内有灶性分布死骨伴有骨髓坏死,骨髓硬化占8例;骨折两端均为硬化骨髓腔内为胶质骨占5例;骨结构完全正常7例。
3 讨 论
3.1 再骨折病因分析
3.1.1 内固定失误 通过前期X线片,内固定取出时的骨反应及再骨折骨端变化,显示本组内固定失误率达88%,其主要表现在:骨折复位不良,内固定选择及所放位置不当,采用不同类型的内固定器材等;应力遮挡效应:被认为坚强内固定不可避免的并发症,并随内固定时间延长而加重,所导致的骨萎缩与骨质疏松,只有内固定取出后才能逐步恢复[1];异物反应与感染。
3.1.2 骨代谢紊乱 骨重建受体循环激素调节。本组患者的生化结果,X线片表现及病检都提示骨代谢异常在再骨折中起重要作用。
, 百拇医药
3.1.3 不恰当的功能锻炼 因患者怕痛或外固定影响,术后不能有效锻炼,使伤侧长期废用,影响骨代谢。内固定取出后又急于过早高强度运动,造成骨折。
3.2 再骨折的治疗 52例中48例行开放复位加压内固定,17例同时行松质骨植骨,4例行手法复位外固定,并积极有效治疗所伴随全身性疾病,停用影响骨代谢的药物,补充一些必要的营养物质,争取早期指导术后锻炼,除1例因其他并发症死亡,2例再次骨折至今未愈外,其它均愈合,平均骨折愈合时间6个半月。25例功能均恢复良好,其它皆伴有不同类型与程度的并发症。
3.3 预防 因内固定失误导致肢体废用、异物反应及感染、骨代谢紊乱及术后不恰当功能锻炼是再骨折重要原因,这就要求:①提高内固定质量,使骨折复位良好,固定确实,以便患者早期能够行无痛性功能锻炼,既有利于骨折愈合,又可减少并发症;②重视全身疾病治疗,对营养物质不足进行及时有效补充,避免使用影响骨代谢药物,特别是皮质激素,保证骨代谢的正常进行;③指导患者早期功能锻炼,多接受阳光照射。在出现骨质疏松与骨萎缩的患者内固定取出后,不应将其视为治疗终结,而应为其指定的康复训练计划,在骨结构达到理想恢复后,再逐渐恢复日常工作。
参考文献
1 柴本甫.应力对骨及骨折愈合的影响.生物力学,1986,1:53.
(收稿:1996-04-25), 百拇医药
单位:陕西省商洛地区医院骨科 726000
关键词:
骨与关节990528
我院自1981年以来共行内固定术1304例,67例再次骨折。本文从内固定方法、骨代谢、康复过程等方面对再骨折患者进行系统观察,常规作骨密度监测,部分病例做骨折端病检。现将资料完整的52例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男性35例,女性17例,年龄28~70岁,平均53岁,45~60岁40例,绝经后妇女13例。骨折部位:肱骨干8例,尺桡骨双骨折1例,股骨32例,胫腓骨11例。再骨折前期内固定方法:肱骨加压钢板5例,普通接骨板3例,尺桡骨为尺骨髓内针桡骨接骨板;股骨加压钢板20例,普通钢板6例,髓内针6例,胫骨加压钢板 3例,普通接骨板8例,腓骨均为髓内针。再骨折前期并发症:关节功能障碍15例,术后感染。骨髓炎11例,骨折延迟愈合6例,骨不连而重新手术7例,其中2例做过3次手术。术后内固定器材断裂而重新手术5例。再骨折时间:内固定取出2个月内28例,2~6月17例,一年以上 3例。36例为原位骨折或者固定器材端骨折,12例为近关节处骨折,4例连同内固定一同断裂。再骨折原因:摔伤28例,坠落伤15例,轻暴力伤9例。52例中有39例伴有不同类型的全身疾病:心肺功能不全7例,肝肾功能障碍性疾病4例,胃肠道疾病9例,因结缔组织病、脊柱关节退行性变及脑垂体功能障碍而长期使用皮质激素10例,糖尿病4例,甲亢2例,因三叉神经痛与癫痫长期服用苯巴比妥类药物3例。
, 百拇医药
2 结 果
52例再骨折患者部分相关系生化指标及骨密度监测结果见表 1。
表1 52例患者部分相关系生化指标及骨密度监测结果 类别
CCaPJ
AKP
PRH
F3F4 T8H
UCa/Cr
白蛋白
含 量
, 百拇医药
X线骨
量分析
再骨折骨
骨密度
正常
12
32
11
40
8
13
10
8
升高
, 百拇医药
3
20
41
8
38…
0…
降低
36
0…
4
6
14
42
46
, 百拇医药
骨折端病检结果有:骨皮质菲簿,骨密度低,骨细胞含量少占32 例;皮质内有灶性分布死骨伴有骨髓坏死,骨髓硬化占8例;骨折两端均为硬化骨髓腔内为胶质骨占5例;骨结构完全正常7例。
3 讨 论
3.1 再骨折病因分析
3.1.1 内固定失误 通过前期X线片,内固定取出时的骨反应及再骨折骨端变化,显示本组内固定失误率达88%,其主要表现在:骨折复位不良,内固定选择及所放位置不当,采用不同类型的内固定器材等;应力遮挡效应:被认为坚强内固定不可避免的并发症,并随内固定时间延长而加重,所导致的骨萎缩与骨质疏松,只有内固定取出后才能逐步恢复[1];异物反应与感染。
3.1.2 骨代谢紊乱 骨重建受体循环激素调节。本组患者的生化结果,X线片表现及病检都提示骨代谢异常在再骨折中起重要作用。
, 百拇医药
3.1.3 不恰当的功能锻炼 因患者怕痛或外固定影响,术后不能有效锻炼,使伤侧长期废用,影响骨代谢。内固定取出后又急于过早高强度运动,造成骨折。
3.2 再骨折的治疗 52例中48例行开放复位加压内固定,17例同时行松质骨植骨,4例行手法复位外固定,并积极有效治疗所伴随全身性疾病,停用影响骨代谢的药物,补充一些必要的营养物质,争取早期指导术后锻炼,除1例因其他并发症死亡,2例再次骨折至今未愈外,其它均愈合,平均骨折愈合时间6个半月。25例功能均恢复良好,其它皆伴有不同类型与程度的并发症。
3.3 预防 因内固定失误导致肢体废用、异物反应及感染、骨代谢紊乱及术后不恰当功能锻炼是再骨折重要原因,这就要求:①提高内固定质量,使骨折复位良好,固定确实,以便患者早期能够行无痛性功能锻炼,既有利于骨折愈合,又可减少并发症;②重视全身疾病治疗,对营养物质不足进行及时有效补充,避免使用影响骨代谢药物,特别是皮质激素,保证骨代谢的正常进行;③指导患者早期功能锻炼,多接受阳光照射。在出现骨质疏松与骨萎缩的患者内固定取出后,不应将其视为治疗终结,而应为其指定的康复训练计划,在骨结构达到理想恢复后,再逐渐恢复日常工作。
参考文献
1 柴本甫.应力对骨及骨折愈合的影响.生物力学,1986,1:53.
(收稿:1996-04-25),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