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黑龙江医学》 > 1999年第5期
编号:10223702
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模型的制作
http://www.100md.com 《黑龙江医学》 1999年第5期
     作者:申峰 周强

    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生物化学教研室

    关键词:

    本文介绍了制作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模型中大鼠的选择依据 本文介绍了制作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模型中大鼠的选择依据,质量控制要求,具体制作方法,及实验中应注意的几个影响因素。

    1 大鼠的选择

    1.1 选用大鼠的依据。

    具备完整的脑底动脉环,其血管解剖接近人类;有大量的基础研究资料可供参考;主要生理功能无季节性变化;抗病力强;便于手术和管理,利于观察;价格低廉;

    1.2 种系选择。

    首选系统杂交大鼠,该鼠具有杂交优势,可克服近交衰退,具有遗传和表型上的一致性。

    1.3 微生物控制

    国外多用无菌动物或spf动物,可避免或减少微生物对实验的干扰。但鉴于国内现有条件,可采用清洁动物作为过渡,逐步采用spf动物。

    2 模型制作

    2.1 麻醉

    2.1.1 吸入法:将大鼠头部或全身罩入内置吸有乙醚棉球的广口瓶内20~30s,即进入麻醉状态,若时程较长,可在鼻部放置吸有乙醚的棉球,不断滴加以维持麻醉状态。若出现角膜反射消失,瞳孔放大,应停止麻醉。此法易引起呼吸道分泌物增多,导致窒息。

    2.1.2 腹腔麻醉:采用戊巴比妥钠4~5mg/100g,麻醉时程可持续60min,必要时可追加2mg/100g。此法麻醉过程平稳,气管分泌物少,适用于时程较长者,但过量易引起血压下降和呼吸抑制。

    2.1.3 麻醉深度控制:规则胸腹式呼吸,血压,脉搏平稳,睑反射迟钝,对光反射迟钝,瞳孔稍大,肌松弛明显为适度。

    2.2 手术。

    固定麻醉大鼠,取颈前正中线切口,分离颈总动脉,放置手术线后缝皮。取颈后正中线切口,暴露第一颈椎双侧翼小孔,将电极插入翼小孔电凝阻断双侧椎动脉。24h后,关闭双侧颈总动脉造成全脑缺血,缺血达到各自时间要求后,放开颈总动脉,使脑血流再灌。

    2.3 缺血状况判定。

    意识消失,翻正反射消失。瞳孔颜色:缺血15min后完全苍白。再灌1~2min后转为鲜红色。脑电图:额,顶,枕双侧对称放置电极各一,参考电极可至于鼻部,四动脉阻断成功时,2~3min内成一直线,再灌后可恢复正常。

    3 影响因素

    3.1 应检测动物的血糖,若血糖高于正常水平,应于实验前禁食,防止因血糖过高加重乳酸酸中毒的损伤。

    3.2 应检测动物的血压,于阻断双侧颈总动脉的同时,降低系统血压至10.7KPa水平,减轻因阻断颈总动脉时出现的一过性高血压对实验的影响。

    3.3 应注意保温,大鼠正常体温39.3℃+0.5℃。

    3.4 应监测脑实质温度,亚低温(低于30℃)时脑缺血损害明显减轻,34℃时脑缺血20min,则有20%的海马锥体细胞发生损害,36℃时海马锥体细胞有中至重度的损害。

    3.5 电灼椎动脉时,应阻断完全,勿伤及脑干,否则导致制作失败。

    3.6 手术分离颈总动脉时,勿伤及气管,否则引起喉部及气管水肿,迅速窒息。

    (收稿日期:1999-04-20),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