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学临床研究》 > 1999年第5期
编号:10228609
鼻内窥镜YAG激光泪囊鼻腔造孔术
http://www.100md.com 《医学临床研究》 1999年第5期
     作者:孙立新 张凌 周顺华 张传电 刘贤安 胡丕清

    单位:湖南省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常德 415003)

    关键词:外科手术;耳鼻喉;激光;内窥镜检查

    鼻内窥镜YAG激光泪囊鼻腔造孔术 本院自1996年8月至1998年9月对28例30眼慢性泪囊炎患者实施了鼻内窥镜YAG激光泪囊鼻腔造孔术,均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8例30眼,其中女22例24眼,男6例6眼,平均年龄34.5(16~48)岁;慢性泪囊炎第1次手术23例25眼;鼻腔泪囊吻合术后失败者5例5眼。所有患者泪小点、鼻腔均正常,泪小管通畅。

    1.2 材料 鼻内窥镜、YAG激光、硬膜外导管、视网膜脱离手术用硅海绵。

    1.3 手术方法 用0.5%地卡因点术眼3次,1%地卡因麻黄素棉片中鼻道鼻粘膜表麻,2%利多卡因+少许肾上腺素眶下神经、筛前神经阻滞麻醉及中鼻道下浸润麻醉。通过下泪点插入泪道探针至泪囊内侧壁,用力突破薄泪骨板至鼻腔,在鼻内窥镜直视下,以探针为中心,用YAG激光做5 mm×8 mm鼻粘膜、粘骨膜气化切割。部分泪道探针不能穿过泪骨板的患者则在中鼻道中后段用YAG激光进行气化切割,暴露鼻腔外侧壁骨壁。随后用显微凿及咬骨钳去除部分泪骨及上颌骨额突,形成红5 mm×8 mm大小骨孔,暴露泪囊内侧壁,这时泪道探针从鼻腔退回,并顶着泪囊内侧壁,隔着泪囊内侧壁能看见泪道探针上下活动。用YAG激光切除泪囊内侧壁约4 mm×6 mm,拔除泪道探针,从下泪点插入硬膜外导管,通过泪囊鼻粘膜造孔处从鼻腔引出,鼻腔端用视网膜脱离手术中硅海绵包裹,用3-0号缝线结扎固定,逆行牵入泪囊内,使硅海绵嵌顿于造孔部支撑,鼻腔内用凡士林纱条填塞,硬膜外导管另一端自下泪点引出,用胶布固定在眉弓上缘。术后常规消炎、止血等治疗,术后48 h分次拆除鼻腔纱条。0.3%氯霉素,0.5%可的松滴眼液点眼,每日3次。纱条拔除后鼻腔点1%呋喃西林麻黄素滴鼻液,每日3次。导管6周后从鼻腔拔除,拔管后每周冲洗泪道1次,共3~4次。

    2 结果

    28例30眼均临床痊愈,随访6~12个月,无溢泪,流脓等症状,泪道冲洗通畅,手术成功率100%。

    3 讨论

    慢性泪囊炎是眼科常见病、多发病,中老年女性多见,以溢泪、流脓为主要症状,可并发慢性结膜炎、角膜炎,角膜溃疡、泪囊蜂窝织炎。传统的鼻腔泪囊吻合术,视野小、手术创伤大、出血较多、面部遗留瘢痕,部分患者尤其是中青年女性患者不愿接受。鼻内窥镜下YAG激光泪囊鼻腔造孔术,充分利用现代先进医疗设备,眼科、耳鼻喉科跨科合作,术野清晰、手术创伤小,出血极少,避免了面部皮肤切口及瘢痕遗留,手术成功率极高。术中用硅海绵嵌顿泪囊鼻腔造孔处,有效地防止了肉牙组织生长覆盖造瘘口,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同时该术式还可对鼻腔泪囊吻合术后失败者实施再次手术,解除了患者的痛苦。本术式的不足之处是植管6周,给患者带来一定程度的不适,有待在临床实践中不断改进与完善。

    (19990405 收稿),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