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新中医》 > 1999年第5期
编号:10230589
中医药对化疗增效减毒作用的研究进展
http://www.100md.com 《新中医》 1999年第5期
     作者:宋 长 城

    单位:解放军454医院肿瘤科,江苏省南京市马路街32号(210002)

    关键词:

    新中医990540 我国肿瘤工作者应用中医药防治化疗毒副反应积累了丰富经验,并取得重大成就。本文试就近10年来有关这方面的最新成果综述如下。

    1 化疗常见毒副反应及中医辨证分型

    化疗药物对肿瘤细胞发生细胞毒作用的同时,人体增殖活跃的正常组织细胞如造血细胞、淋巴细胞、口腔及胃肠道粘膜上皮细胞、毛囊细胞及生殖细胞也不可避免地受到损伤,引发一系列临床症状。具体包括以下几类〔1〕:①骨髓抑制;②消化道反应;③炎症反应;④机体虚衰;⑤舌象和脉象改变:舌苔常见薄黄、黄苔、黄腻苔或灰腻苔,舌质多见淡红或红绛,脉象多现沉细、弦细或弦数。
, 百拇医药
    上述毒副作用可在化疗中或化疗后出现,亦可因患者病程不同、病位各异、体质有别而表现不一,故临床多根据所出现的症候群进行辨证施治。张氏〔2〕认为上述症状乃因化疗毒邪内蕴,致使气血损伤,脾胃失调及肝肾亏损所致。高氏〔3〕将化疗毒副反应辨证为:热毒过盛,阴津受损,气血损伤,脾胃不和,肝肾亏损。庞氏〔4〕将化学药物治疗妇科肿瘤而出现的症候归纳为气虚、阴虚、气阴两虚3型。张氏〔5〕总结化疗引起的消化道反应为脾胃气虚、胃有郁热、脾胃虚寒。刘氏〔6〕认为化疗毒副反应宜分以下3型:即脾虚湿阻,胃气上逆型;肝肾不足,气血两虚型;气阴两虚,邪毒瘀血型。

    2 化疗毒副反应的治疗原则

    中医学认为,化疗可损伤人体正气,造成骨髓抑制、免疫低下、胃肠道反应及肝肾损伤,因此,保护和增补正气是防治化疗毒副反应的根本原则。张氏〔2〕认为治疗化疗副反应宜补气养血,健脾和胃,滋补肝肾。崔氏〔7〕按辨证施治原则分别采用健脾和胃益气,温肾壮阳,滋阴补血,活血化瘀诸法。张氏〔8〕总结癌症化疗病人扶正4法即益气健脾、补气养血、养阴生津、补肾固本。
, 百拇医药
    3 增效减毒作用的临床研究

    3.1 临床增效作用 刘氏〔9〕报道用参麦注射液联合化疗药物(顺铂、阿霉素、丝裂霉素、氟尿嘧啶、环磷酰胺,一般2~3种药联合应用)与单纯化疗治疗肺癌,结果显示中药联合化疗组有效率67.6%,而对照组42.1%(P<0.05),且 ANAE计数、OKT1、OKT4/OkT8,前者有不同程度上升,而后者则呈下降趋势。王氏〔10〕用扶正抑癌冲剂配合化疗治疗微小残留白血病(MRL),发现该冲剂可显著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提高完全缓解率,延长患者生存期;对DNA指数、DNA非整倍体率、PH染色体、BCR/ABL基因等各项指标检测表明,本方具有抑制或消除恶性克隆的作用。章氏〔11〕用扶正复方中药白龙片(黄芪、当归、龙葵、蒺藜等),配合化疗治疗41例中晚期肿瘤患者,并与单纯化疗22例作对照,结果提示治疗组化疗完成率为92.6%,高于对照组77.2%(P<0.05),而毒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
, http://www.100md.com
    3.2 临床减毒作用 中医中药对化疗药物引起的各类毒副反应都显示出明显疗效,尤其是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及免疫抑制。目前,临床多采用扶助正气之法予以治疗,同时根据症状及证型的不同分别进行论治。张氏〔5〕用香砂六君子汤加减治疗化疗病人出现的消化道反应疗效显著,并认为由化疗引起的呕吐若属胃热者宜用橘皮竹茹汤加减,属胃寒者选用丁香柿蒂散,腹泻可用参苓白术散及四神丸治疗。杨氏〔12〕报道用辛开苦降法(黄连、木香、砂仁、枳壳、草果各10 g,茯苓、法半夏各15 g,陈皮、干姜各5 g,呕吐恶心加紫苏叶10 g、藿梗30 g,腹痛加白芍20~30 g,口干加石斛15 g,太子参30 g)治疗化疗引起的胃肠道症状患者40例,连服3~6剂后,有效39例,无效1例。

    临床研究证实许多益气补血、滋阴温阳及活血化瘀中药可减轻化疗的骨髓毒性,甚至可恢复骨髓造血功能,保证化疗顺利进行。陈氏〔13〕报道分别应用中药(黄芪、党参、山药各15 g,白术、熟地黄、山茱萸、女贞子、枸杞子、菟丝子、补骨脂各12 g,半夏、丹参各10 g,木香、草豆蔻各6 g)及西药(氨肽素、鲨肝醇、利血生、维生素B4、肌苷,选用其中2~3种口服),分别配合化疗治疗胃癌患者,结果中药组化疗后白细胞>4.0×109/L,西药组<3.5×109/L。刘氏〔14〕将恶性肿瘤患者分成3组,即单纯化疗组(A组)、放化疗加服利血生或鲨肝醇组(B组),放化疗加当归补血汤组(当归20 g,黄芪100 g,白术、防风各15 g)(C组)。结果C组全部完成化疗疗程,A、B组因骨髓抑制未能完成疗程者分别为3、1例,C组疗效明显优于A组,稍优于B组,说明当归补血汤对骨髓抑制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 百拇医药
    4 增效减毒作用的实验研究

    张氏〔15〕报道用益康灵(芦笋、薏苡仁、山药、人参等)灌胃给药,同时腔内注射化疗药物环磷酰胺(CTX)或丝裂霉素(MMC),对S180荷瘤小鼠的抑瘤率明显高于单用益康灵或CTX及MMC组,并可提高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和促进血清溶血素的形成。许氏〔16〕用六味地黄丸对抗阿霉素(ADM)、顺铂(CDDP)、长春新碱(VCR)、环磷酰胺(CTX)、氟尿嘧啶(5-Fu)的毒副作用,发现它可延长荷瘤小鼠的生存时间,生命延长率在25%以上;并可升高外周血象,保护肝肾功能,调节NK细胞及T、B淋巴细胞的作用。夏氏〔17〕报道参连温胆汤与化疗药物合用(CTX、5-Fu、VCR、ADM、CDDP)不仅可延长S180荷瘤小鼠生存期和抑制肿瘤生长,且能对抗4种化疗药物引起的白细胞低下,血小板减少,肝肾功能损害及免疫抑制。卢氏〔18〕自拟养胃抗瘤冲剂(白术、黄芪、莪术、草河车、冬虫夏草等)进行荷瘤动物实验,结果小鼠荷瘤第9天时,养胃抗瘤冲剂组瘤重明显低于化疗组及自来水组,红细胞免疫功能强于其它两组;荷瘤第13天时,瘤重及红细胞免疫无明显差别。
, 百拇医药
    5 展望

    无论是临床观察,亦或是实验研究均证明中医药对化疗药物有显著而确切的增效减毒作用,但仍存在一些问题。现就今后的发展提出以下设想:①目前的临床观察及实验研究多集中于具有扶正培本、活血化瘀、清热解毒功效的方药,但在临床常可见到因化疗而引起痰壅湿阻、毒蓄热结之证,故对中医抗癌方药应加强对软坚散结、化痰利湿、解毒腐蚀等方药的研究;②目前对脱发、闭经、外周神经变性,以及心脏毒性的防治研究较少,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对上述化疗毒副反应进行辨证论治,势必将取得较好的疗效;③对中医药预防化疗药物毒副反应的作用机理,需根据中医特色选择更加敏感的实验指标,应用现代先进技术和方法,从整体水平、细胞水平逐步向分子水平、基因水平深入,揭示中医药对化疗增效减毒作用的普遍规律,为临床应用提供可靠依据。

    参考文献

    [1] 汤钊猷.现代肿瘤学.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3.373
, http://www.100md.com
    [2] 张代钊.中医药对放化疗的增效减毒作用.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2,12(3)∶135

    [3] 高令山.放射化疗过程中毒副反应的中医治疗.上海中医药杂志,1980(1):13

    [4] 庞半池.妇科肿瘤治疗中如何应用中医药.中医杂志,1993,34(2)∶110

    [5] 张代钊,余桂清,李佩文,等.癌症放化疗副反应的中医药防治研究.中医杂志,1994,35(8)∶498

    [6] 刘嘉湘.现代中医药应用与研究大系∶肿瘤科.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1996.68

    [7] 崔耀恒.中药防治40例癌证化疗中毒副反应疗效观察.陕西中医,1989,10(9)∶390

    [8] 张小玲.癌症化疗病人的扶正四法.江苏中医,1991,12(12)∶20
, http://www.100md.com
    [9] 刘鲁明,林胜友,吴良村,等.参麦注射液对肺癌化疗增效减毒作用的临床观察,中医杂志,1994,35(5)∶280

    [10] 王乙忠.扶正抑癌冲剂配合化疗治疗微小残留白血病的临床与实验研究.中医杂志,1996,37(9)∶535

    [11] 章新奇,刘淑俊,梁云燕,等.白龙片配合化疗治疗中晚期恶性肿瘤的临床研究.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8,18(1)∶24

    [12] 杨秀文,方锦鎏,杨路平,等.辛开苦降法治疗癌肿化疗引起的胃肠道症状.新中医,1993,25(8)∶28

    [13] 陈建中.中西药配合化疗在胃癌治疗中对白细胞的影响.中西医结合杂志,1990,10(12)∶717

    [14] 刘振学.当归补血汤对减轻放化疗骨髓抑制的初步观察.实用中西医结合杂志,1993,6(3)∶166
, http://www.100md.com
    [15] 张亚华,亓前军.中药益康灵与化疗药物联合应用抗肿瘤作用研究.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2,12(10)∶617

    [16] 许继平.六味地黄丸对化疗药物增效减毒作用的研究.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2,12(12)∶734

    [17] 夏丽英,张惠云,史永田,等.参连温胆汤对抗癌化疗药物降毒增敏作用的研究.中成药,1994,16(4)∶34

    [18] 卢雯平,孙桂芝,朴炳奎,等,养胃抗瘤冲剂治疗胃癌的临床及实验研究.中医杂志,1996,36(6)∶350

    (修回日期:1998-12-11)

    ,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