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38例疗效观察
作者:陈兴祥
单位:222300 江苏省东海县人民医院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实用临床急救990517 1991年以来,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肾衰)38例,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报告如下。
1 病例与方法
1.1 病例:急性肾衰患者68例,随机分为2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治疗组)38例,其中男22例,女16例;年龄16~72岁,平均32.4岁;病程平均5.2日。单纯西药治疗(对照组)30例,其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18~70岁,平均36.7岁;病程平均6.5日。急性肾衰诊断依据文献〔1〕标准。
按全国急性“三衰”工作会议制订的分级标准〔2〕。急性肾衰分为:①轻度:血尿素氮(BUN)7.1~14.2 mmol/L,血肌酐(SCr)176~440 μmol/L;②中度:BUN14.2~24.8 mmol/L、SCr 440~880 μmol/L;③重度:BUN>24.8 mmol/L、SCr>880 μmol/L。治疗组患者轻度16例,中度13例,重度9例;对照组分别为12例、11例和7例。
, 百拇医药
原发病:治疗组急性农药或除虫剂中毒8例,肾综合征出血热6例,庆大霉素中毒、糖尿病各4例,急性肾小球肾炎、水电解质紊乱各3例,用退热药后大量出汗、消化道出血、脑出血、心肌梗死、肺部感染各2例;对照组30例中急性农药或除虫剂中毒10例,肾综合征出血热8例,庆大霉素中毒5例,糖尿病2例,急性肾小球肾炎2例,水电解质紊乱2例,肺部感染1例。2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病情等资料无显著性差异,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2组患者基础治疗相同:①严格控制入水量,每日所需液体量为显性失水量加400~500 ml;②给予高糖、维生素、能量合剂及胰岛素,保证每日摄入6 276 J热量,必要时输新鲜血浆、浓缩红细胞或白蛋白;③应用利尿合剂或高效利尿剂(速尿等);④纠正酸碱和水电解质失衡。
1.2.2 对照组:加用西药导泻,采用20%甘露醇125 ml加硫酸镁30 g,水适量溶化顿服,每日2~4次,用药14日。
, 百拇医药
1.2.3 治疗组:加口服中药,不能口服者鼻饲或保留灌肠。中药基本方由清瘟败毒饮、犀角地黄汤和桃核承气汤等方加减组合而成〔广角粉9 g(分2次冲服),栀子9 g,赤芍9 g,丹皮9 g,丹参3 g,大黄15 g(后下),元明粉12 g(分2次冲服),茅根30 g,车前子30 g,通草9 g,枳实9 g,鲜生地30 g,麦冬30 g,玄参30 g〕。每日1剂,重者2剂,用药14日。
1.3 疗效标准:治愈:临床症状消失,每日尿量>1 000 ml,BUN、SCr恢复正常;有效:临床症状好转,每日尿量500~1 000 ml,BUN、SCr下降>50%;无效:临床症状及BUN、SCr无改善或恶化者。
1.4 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
, 百拇医药
2 结果
2.1 治疗组尿蛋白转阴时间为(6.7±2.5)日,尿量恢复正常时间为(3.5±1.8)日,BUN、SCr下降至正常时间为(8.5±5.7)日。对照组分别为(9.6±4.7)日、(5.5±1.6)日、(13.4±5.8)日。经统计学处理2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
2.2 临床疗效:治疗组治愈28例,有效4例,无效(死亡)6例,总有效率84.2%;对照组分别为15例、8例和7例,总有效率76.7%。2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2组患者死亡原因为严重感染、肺水肿并心力衰竭、顽固性休克、脑出血、脑水肿和尿毒症等。
3 讨论
祖国医学认为急性肾衰多属“热毒”、“血瘀”、“水肿”、“癃闭”、“关格”等范畴。邪热、瘀血、尿少或尿闭,完全适用中医的攻下法,非急下不能存阴,非急下不能通气机,非急下不能使瘀血热毒从腑外出。古人有“六腑以通为用”、“客邪贵乎早逐”、“二便不通,先通大便”等论述,为我们治疗急性肾衰提供了理论基础〔2〕。
, 百拇医药
基本方中鲜生地、茅根、广角粉、栀子为主药,用以清热解毒、凉血化瘀。丹参、赤芍、丹皮主要作用是凉血、活血、化瘀;大黄、元明粉、车前子、通草疏通二便,为辅药。枳实破气消积,行气除痞,以助活血化瘀;麦冬、玄参滋阴生津,为佐使药。上药合用有清热解毒、凉血化瘀和通利二便的作用,是治疗急性肾衰的良方。
治疗组尿蛋白消失时间比对照组平均缩短2.9日,少尿持续时间缩短2.0日;治疗组BUN、SCr恢复正常时间比对照组快4.9日;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了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疗效。
急性肾衰时,用泻下药能增加肠蠕动,从胃肠道排出相当一部分水分,减轻了心、脑、肺、肾等主要脏器的压力,改善了肾功能,从而达到利尿目的〔3〕。
凡攻下法既有祛邪一面,又有伤正之虞。现代医学治疗给予高糖、能量合剂、输血浆和白蛋白等,免除了中医“过泄伤阴”、“引邪入里”和年老体弱患者不能“攻”治的禁忌证。清热、化瘀、养阴均能提高机体免疫功能〔1〕。因而,中西药相辅相成可增强疗效。
, 百拇医药
用大剂量速尿冲击治疗急性肾衰也多不奏效。而中药导泻有独到之功,服中药后约2~4小时患者开始排便,量少次多,初为黑色,后为淡黄色稀便,同时有尿排出,一般不致引起水、电解质平衡失调;而西药导泻一般30分钟~1小时就排便,量多次少,多为水样便,不一定能利尿,易致水、电解质代谢紊乱。说明中药导泻优于西药导泻。
导泻应立足于早,这样可以有效地阻断病情发展,减少肾功能损伤,提高疗效。方中各种药物的用量可酌情加大,有时由于量大而猛,常获得出人意料的效果。如中药口服困难,可鼻饲或保留灌肠,后者药量可适当增加。
本文曾在1998年全国第5届肾脏病学术会议上交流
作者简介:陈兴祥,男,43岁,主治医师。发表论文8篇,获市级科研成果奖2项。
4 参考文献
1 天津市急救医学研究所.多系统脏器衰竭的诊断标准.中西医结合杂志,1986;7(7):440
2 周金黄.在中西医结合思想指导下中药药理研究的某些进展.中西医结合杂志,1983;3(2):118119
3 Chapman A.Acute renal failure churchill livingstone.Postgraduate Med J,1980;54:5658
(收稿:19980626 修回:19990217), 百拇医药
单位:222300 江苏省东海县人民医院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实用临床急救990517 1991年以来,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肾衰)38例,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报告如下。
1 病例与方法
1.1 病例:急性肾衰患者68例,随机分为2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治疗组)38例,其中男22例,女16例;年龄16~72岁,平均32.4岁;病程平均5.2日。单纯西药治疗(对照组)30例,其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18~70岁,平均36.7岁;病程平均6.5日。急性肾衰诊断依据文献〔1〕标准。
按全国急性“三衰”工作会议制订的分级标准〔2〕。急性肾衰分为:①轻度:血尿素氮(BUN)7.1~14.2 mmol/L,血肌酐(SCr)176~440 μmol/L;②中度:BUN14.2~24.8 mmol/L、SCr 440~880 μmol/L;③重度:BUN>24.8 mmol/L、SCr>880 μmol/L。治疗组患者轻度16例,中度13例,重度9例;对照组分别为12例、11例和7例。
, 百拇医药
原发病:治疗组急性农药或除虫剂中毒8例,肾综合征出血热6例,庆大霉素中毒、糖尿病各4例,急性肾小球肾炎、水电解质紊乱各3例,用退热药后大量出汗、消化道出血、脑出血、心肌梗死、肺部感染各2例;对照组30例中急性农药或除虫剂中毒10例,肾综合征出血热8例,庆大霉素中毒5例,糖尿病2例,急性肾小球肾炎2例,水电解质紊乱2例,肺部感染1例。2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病情等资料无显著性差异,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2组患者基础治疗相同:①严格控制入水量,每日所需液体量为显性失水量加400~500 ml;②给予高糖、维生素、能量合剂及胰岛素,保证每日摄入6 276 J热量,必要时输新鲜血浆、浓缩红细胞或白蛋白;③应用利尿合剂或高效利尿剂(速尿等);④纠正酸碱和水电解质失衡。
1.2.2 对照组:加用西药导泻,采用20%甘露醇125 ml加硫酸镁30 g,水适量溶化顿服,每日2~4次,用药14日。
, 百拇医药
1.2.3 治疗组:加口服中药,不能口服者鼻饲或保留灌肠。中药基本方由清瘟败毒饮、犀角地黄汤和桃核承气汤等方加减组合而成〔广角粉9 g(分2次冲服),栀子9 g,赤芍9 g,丹皮9 g,丹参3 g,大黄15 g(后下),元明粉12 g(分2次冲服),茅根30 g,车前子30 g,通草9 g,枳实9 g,鲜生地30 g,麦冬30 g,玄参30 g〕。每日1剂,重者2剂,用药14日。
1.3 疗效标准:治愈:临床症状消失,每日尿量>1 000 ml,BUN、SCr恢复正常;有效:临床症状好转,每日尿量500~1 000 ml,BUN、SCr下降>50%;无效:临床症状及BUN、SCr无改善或恶化者。
1.4 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
, 百拇医药
2 结果
2.1 治疗组尿蛋白转阴时间为(6.7±2.5)日,尿量恢复正常时间为(3.5±1.8)日,BUN、SCr下降至正常时间为(8.5±5.7)日。对照组分别为(9.6±4.7)日、(5.5±1.6)日、(13.4±5.8)日。经统计学处理2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
2.2 临床疗效:治疗组治愈28例,有效4例,无效(死亡)6例,总有效率84.2%;对照组分别为15例、8例和7例,总有效率76.7%。2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2组患者死亡原因为严重感染、肺水肿并心力衰竭、顽固性休克、脑出血、脑水肿和尿毒症等。
3 讨论
祖国医学认为急性肾衰多属“热毒”、“血瘀”、“水肿”、“癃闭”、“关格”等范畴。邪热、瘀血、尿少或尿闭,完全适用中医的攻下法,非急下不能存阴,非急下不能通气机,非急下不能使瘀血热毒从腑外出。古人有“六腑以通为用”、“客邪贵乎早逐”、“二便不通,先通大便”等论述,为我们治疗急性肾衰提供了理论基础〔2〕。
, 百拇医药
基本方中鲜生地、茅根、广角粉、栀子为主药,用以清热解毒、凉血化瘀。丹参、赤芍、丹皮主要作用是凉血、活血、化瘀;大黄、元明粉、车前子、通草疏通二便,为辅药。枳实破气消积,行气除痞,以助活血化瘀;麦冬、玄参滋阴生津,为佐使药。上药合用有清热解毒、凉血化瘀和通利二便的作用,是治疗急性肾衰的良方。
治疗组尿蛋白消失时间比对照组平均缩短2.9日,少尿持续时间缩短2.0日;治疗组BUN、SCr恢复正常时间比对照组快4.9日;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了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疗效。
急性肾衰时,用泻下药能增加肠蠕动,从胃肠道排出相当一部分水分,减轻了心、脑、肺、肾等主要脏器的压力,改善了肾功能,从而达到利尿目的〔3〕。
凡攻下法既有祛邪一面,又有伤正之虞。现代医学治疗给予高糖、能量合剂、输血浆和白蛋白等,免除了中医“过泄伤阴”、“引邪入里”和年老体弱患者不能“攻”治的禁忌证。清热、化瘀、养阴均能提高机体免疫功能〔1〕。因而,中西药相辅相成可增强疗效。
, 百拇医药
用大剂量速尿冲击治疗急性肾衰也多不奏效。而中药导泻有独到之功,服中药后约2~4小时患者开始排便,量少次多,初为黑色,后为淡黄色稀便,同时有尿排出,一般不致引起水、电解质平衡失调;而西药导泻一般30分钟~1小时就排便,量多次少,多为水样便,不一定能利尿,易致水、电解质代谢紊乱。说明中药导泻优于西药导泻。
导泻应立足于早,这样可以有效地阻断病情发展,减少肾功能损伤,提高疗效。方中各种药物的用量可酌情加大,有时由于量大而猛,常获得出人意料的效果。如中药口服困难,可鼻饲或保留灌肠,后者药量可适当增加。
本文曾在1998年全国第5届肾脏病学术会议上交流
作者简介:陈兴祥,男,43岁,主治医师。发表论文8篇,获市级科研成果奖2项。
4 参考文献
1 天津市急救医学研究所.多系统脏器衰竭的诊断标准.中西医结合杂志,1986;7(7):440
2 周金黄.在中西医结合思想指导下中药药理研究的某些进展.中西医结合杂志,1983;3(2):118119
3 Chapman A.Acute renal failure churchill livingstone.Postgraduate Med J,1980;54:5658
(收稿:19980626 修回:19990217),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