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急救医学》 > 1999年第5期
编号:10249835
上气道异物阻塞的急诊救治体会
http://www.100md.com 《中国急救医学》 1999年第5期
     作者:谭杜勋 丛美炎 唐协武 卜宗金

    单位:解放军第458医院急诊科(广州,510602)

    关键词:

    中国急救医学990544 上气道异物阻塞是急诊科常见急诊之一,多发生于儿童和老年人[1]。我院1987年6月~1997年10月通过广州市“120”院前急救24例,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男性15例,女性9例,年龄56天~88岁,平均年龄67岁。均有明确的异物吸入史,其中4例是橙块,4例是咖喱,3例是牛肉丸,5例是苹果块,3例中药液,5例是皮蛋粥。来院就诊时间为10~45分钟,临床表现为咳嗽、恶心、憋气、呼吸困难及紫绀。家人对异物吸入情况均诉说准确。

, 百拇医药     对于24例上气道阻塞病人均采用气管异物简易急救—海利希手法后有19例救治成功,未发现任何并发症,院前死亡5例,其中有2例80岁老年患者,进急诊室也做了腹部冲击加压法无效。

    2 讨论

    据文献[1]提示在美国急救医学流行病学调查,食物和异物卡喉窒息占第六位死因,每年因此致死约4000人,其中1/4为儿童。过去在急诊室错误的做法是拍击病人背部或用手指探入其咽喉,这样往往使异物更深入气管。

    吸入异物的救治,医护到现场立即将患者就地仰卧,塞一个牙垫或类似牙垫的代用品使其口腔开启,以便从口腔排除异物,向患者的口腔内伸进检查者的食指,食指端可直达咽部,使其防御性深呼吸。同时急速使患者增加上腹部的腹压,以排除气道内的异物[2],可用海利希手法(Heimlich),实际进行时可根据患者的不同体位采用不同的救治姿势和方法。
, 百拇医药
    手法钩取异物法:扩开患者口腔,可用舌颌上提法,用拇指及另4指分别紧压舌及下颌并向上向前提举,使舌离开咽喉后壁,有利于异物上移或松动,可解除一部分阻塞。清除异物,用另一手的食指沿患者颊部内侧面徐徐进入,在咽部及舌根部轻柔,钩动异物,促进入口腔后再取出之。

    一般口腔科、耳鼻喉科、外科及内窥镜医生都注意到部分气道阻塞有可能转变为完全气道阻塞,进而死亡。这种危险发生于以下情况[3]:①当婴儿或儿童被抓住脚提起头朝下,并且拍打背部。②当手指探查时造成婴幼儿细小的咽喉撕裂或将异物推向喉部气管、食管连接处。③对老年人和儿童进行翻转和拍打时,可使异物离开支气管树,异物体又嵌入上气道或异物顶着喉头的内衬面[4]。异物堵塞气道,可以在喉镜下用异物钳取出。异物已进入气管或支气管自然咳出的机会只有1%~4%。

    应用海利希氏手法抢救气管[5]、支气管异物优点:①及时;②操作技术比较简单;③不需要复杂的设备,也无需特殊场地,家长通过培训也能掌握并用于现场急救,是临床医师抢救时首选方法。但应注意挤压腹部时不可用力过大,防止挤压上腹部时引起肝脾破裂伤及下胸部肋骨骨折。
, http://www.100md.com
    参考文献

    1 王一镗.抢救生命最多的人—海姆立克教授.中国急救医学,1996,5(16):1

    2 张杰,张奇元.上气道异物阻塞的院前救治.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1996,10(8):587

    3 聂国祥,卢水德.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死亡10例.中国急救医学,1993,13(3):20

    4 赵燕玲,王军.气管异物的并发症及处理.临床耳鼻喉科杂志,1993,7(3):172

    5 王培申.新生儿窒息心肺复苏有关问题.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1993,2(5):100

    (收稿:1998-04-03,修回:1998-09-07),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