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江苏医药》 > 1999年第6期
编号:10207625
妊娠急性脂肪肝的临床与进展
http://www.100md.com 《江苏医药》 1999年第6期
     作者:孙溪宾

    单位:南京市第二医院(210003)

    关键词:

    江苏医药990616 妊娠急性脂肪肝为妊娠晚期特有疾病,近年其临床研究有不少进展,兹结合本院8例加以介绍。

    一、临床表现:本病发病于孕晚期,多见于多胎或男胎妊娠。Davidson等报告了3胎妊娠3例。本病均急性起病,第1周有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第2周黄疸渐升,第3周常在产后死于脑病或出血。近年还有烦渴、多尿的病例报告。本病约半数有妊高征,20%~50%有腹水,肝脏多数缩小,半数以上有消化道溃疡呕血,严重者少尿性肾衰,也有并发胰腺炎的报告。本组8例起病4例为妊高征,2例黄疸,1例产后出血,1例产后昏迷。3例入院后亦出现妊高征,6例呕血,6例出现腹水,3例于病程10、13与14日死于肝、肾功能衰竭。
, 百拇医药
    二、实验室检查:白细胞20~30×109/L,中性粒细胞增高,血小板减少,出现巨血小板与幼红细胞。肝窦内亦可见幼红细胞,此为诊断本病敏感线索。TBil多在170μmol/L左右,最高563μmol/L,VDB直接反应,但尿胆红素多阴性(尤其早期)。ALT增高多数<300U/L,个别达4500U/L,白蛋白可低至15g/L。血尿酸、BUN、Cr增高较早,血氨、淀粉酶亦可增高。本组白细胞23.8~59.8×109/L。1例骨髓增生性贫血,粒红比1.3∶1,有嗜硷点彩。巨核细胞无血小板生成,3例血片见幼红细胞。6例尿胆红素阴性(3例病程后期转阳)。3例病后3、6、14天出现少尿,依赖速尿至死。TBil 62~171μmol/L,1例Delta-Bil 27μmol/L,6例PT延长,最长30秒。

    三、影像检查:B超肝区弥漫回声增强,远场回声减弱。CT肝密度19~42U,恢复期增高。Ockner曾报告CT假阴性者,本组1例CT肝密度22U,67天第3次复查才复常。
, 百拇医药
    四、病理:脂变肝细胞光镜下呈气球样、微囊泡和大泡3种形态,三者序贯演变。凡微泡小于1μm者,仅能见气球样变,电镜下则脂滴清晰可辨。脂变范围与病情一致,却和预后无关。本组7例均见微囊泡,2例兼有灶性肝细胞溶解,3例油红0染色阳性。2例电镜下核周脂滴1~5μm,边界清楚,另有巨线粒体。

    五、病因与发病机制:可能与孕激素异常等多种因素有关,中止妊娠后病情多数缓解支持此说,然有人第12次妊娠方发病及本病极少复发又难以解释。有人对多胎妊娠易发病的解释是敏感孕妇对脂肪酸的氧化负荷过重。本病出现巨线粒体也是对代谢环境的适应。Simpson等均认为本病属先兆子痫范围,Minakami曾对41例先兆子痫肝组织作油红0染色,结果全部阳性,脂滴密度高的11例中,5例曾有低血容量休克史,与先兆子痫低容高粘病因相似。但有作者用4种染色均未找到本病肝窦内有类似先兆子痫的纤维蛋白沉积。

    六、诊断:本病比原想象的要常见,凡晚孕期肝功有损害者都应考虑,但确诊有赖肝穿。除光、电镜下见微囊泡、脂滴外,油红0、锇酸、HE、草酸铅等脂染也很重要。为赢得时间,不妨先作B超、CT提示诊断,结合临床采用措施。但CT有假阴性率较高的报告,本组有2例体会。但当临床高度怀疑本病时,CT无疑有快速佐诊作用。
, http://www.100md.com
    七、鉴别诊断:本病极易误诊为病毒性肝炎,本文8例中有6例初诊为肝炎,3例死亡者的肝组织,病理也误诊为肝炎(暴肝、重型慢肝和急性较重肝各1例),5年后复查标本方纠正。本病见于孕晚期,多合并妊高征,白细胞增高显著,且黄疸中度,尿胆红素常阴性,无急性肝炎感染标志,肝组织见微囊泡改变而无大片肝坏死,血清球蛋白不增高等可资与重症肝炎鉴别。若外周血片见幼红细胞或患者间歇小口呕吐血性胃内容,则诊断更有把握。

    其次要与重度妊高征、溶血、肝酶升高、血小板减少综合征鉴别,后者血小板减少显著。尚需与Reye综合征所致肝微泡性脂病鉴别,该病成人型黄疸轻微,常有病毒感染或服阿斯匹林史。

    八、治疗:处理原则大致与先兆子痫同,需肝科和产科通力合作。对肝损轻微者,可严密监护,不必一概引产;对肝损严重者,应立即终止妊娠。由于血管通透性增高,产后有低血容量,需扩容至出量>入量或中心静脉压回升至正常。本文1例经扩容,产后3~5日,每天尿量达5~6升,最后成活。支持疗法包括输鲜血、血浆、白蛋白、复方氨基酸、止血剂、氧疗法等,急性期祛脂药无效,恢复期可能有益。对濒死者,国外于10年前已开展原位肝移植获得成功。
, http://www.100md.com
    九、预后:九十年代后,本病在国外的母婴病死率已大幅下降,Usta等报告14例分别为0%,及6.6%,14例中4例脑病,3例肺水肿,86%PT延长,91%纤维蛋白下降。Pereira等报告12例分别为5%及9%(均为进入肝衰中心的患者)。国内既往患者均由尸检证实,九十年代起,逐渐有了经肝穿证实成活者的报告,至今已有10例,然母死亡率仍较高(25%~60%)。说明国内产前肝穿做得少,对本病轻症尚认识不足。本组死亡3例均属八十年代中期,2例确诊由尸肝穿,以后4例由肝活检,1例由CT确诊,5例均获成活。决定预后主要因素为脑病、出血及早期终止妊娠,并非单纯靠终止妊娠,本组死亡的3例,2例死于自然分娩后,1例死于死胎毁胎术后。3例脑病均>3度,而成活的5例脑病均<2度,虽有呕血及/或产时大出血,但均被纠正。

    本病愈后较好,极少复发,但也有报告4例再孕后复发者。,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