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江苏医药》 > 1999年第6期
编号:10207639
胆囊良恶性肿瘤的超声诊断及误诊分析
http://www.100md.com 《江苏医药》 1999年第6期
     作者:谈华明

    单位:宜兴市中医院(214200)

    关键词:

    江苏医药990658 胆囊疾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B超亦作为胆囊疾病检查的首选方法。现将近年来胆囊肿瘤超声诊断以及与术后病理对照作一分析,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所有病例均为我院住院病人,男11例,女24例,年龄36~79岁。良性肿瘤9例,恶性肿瘤26例。使用德国产西门子SI-400型B超诊断仪,探头频率3.5MHz。患者禁食12小时以上常规检查。

    结果:胆囊腺瘤6例,乳头状腺瘤3例。主要声像图表现为胆囊粘膜向囊内隆起,大多生长在胆囊颈部或底部,基底较宽,偶有带蒂者,或在胆囊透声暗区内见圆形中等回声团块不活动,无声影,基底较宽与胆囊壁紧密相连。胆囊癌26例,主要声像图表现可分四类:(1)局限性囊壁增厚型7例,不规则增厚部分常局限于一段胆囊壁,多位于颈部和体部,厚度常>4mm,粘膜表面仅有毛糙或粗糙。(2)弥漫性浸润型5例,多见于较后期浸润型腺癌囊壁呈弥漫低回声不规则增厚,粘膜表面粗糙,胆囊腔狭小,改变体位活动受限,仔细观察常可发现局部粘膜有破坏且连续中断,并可见有低回声块状影,病变向囊壁外延伸。(3)乳头结节型8例,早期乳头状腺癌常可见不均匀或等回声结节状或乳头状病变,自胆囊壁突向囊腔,基底较宽,粘膜线中断,表面不平整,多见于胆囊颈部,当病变增大可呈菜花状或不规则形,内部回声分布多不均,有时癌瘤可因粘液变性而呈胶冻样,病变区可呈微弱低回声。(4)实块阻塞型6例,为胆囊癌晚期表现,整个胆囊内全为肿块填满,肿块与囊壁混为一体,肝脏与肝外胆管也常被浸润。

    良性肿瘤误诊为恶性3例,手术病理证实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恶性病变漏诊2例,充满型胆囊结石掩盖肿瘤声像图1例,低回声胆囊息肉手术后病理诊断为小结节型胆囊癌1例。

    讨论

    胆囊内肿瘤,即使是良性的腺瘤亦不能排除有恶变的可能。乳头状腺瘤被认为是癌前病变,一般瘤体较小,不产生症状。另外B超可显示胆囊壁不均匀增厚,腔内有形态位置固定,不伴声影,不同强度的回声团块,此为胆囊癌的基本特点。肝脏受累、周围转移淋巴结肿大、并有结石为辅助诊断依据。误诊原因分析:(1)在急性黄疸型肝炎早期,胆囊也有不同程度炎症病变与胆汁粘稠,以致光点密布或呈云雾状,胆囊壁增厚易与胆囊癌混淆。(2)少数腹腔内炎症,大网膜与胆囊壁粘连,由于部分气体效应,网膜影像重叠于囊内,易误诊为胆囊癌。(3)充满型胆囊结石因弧形强光带伴宽声影,掩盖了肿瘤声像图不能显示。(4)由于结石的反复刺激,胆囊内壁毛糙不光滑,胆囊粘膜破坏,结缔组织增生,囊壁增厚或腔内的胆泥或血凝块沉着在粗糙壁上,形成乳头状低回声新生物突入腔内凹凸不平,误诊为胆囊癌。(5)满足于发现胆囊结石,对伴有胆囊癌未引起高度重视。(6)晚期胆囊病变侵犯胆总管及肝脏,癌肿侵入胆总管形成栓子呈中等回声,胆汁中胆固醇结晶沉积在栓子表面,出现不典型声影,误诊为胆总管结石。,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