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江苏医药》 > 1999年第6期
编号:10207665
单侧肾发育不良伴输尿管异位开口的诊断与治疗
http://www.100md.com 《江苏医药》 1999年第6期
     作者:董卫平 李业宽 汤 鹏

    单位:淮阴市第一人民医院(223000)

    关键词:

    江苏医药990620 输尿管异位开口在临床上并不少见,常见于双肾盂双输尿管畸形者,肾发育不良伴输尿管异位开口较少见。自1992年以来我院共收治8例,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本组共8例,皆为女性,年龄3~6岁,平均5.6岁。病人均有典型输尿管异位开口症状,即有正常分次排尿,又有不断尿液漏出。2例在前庭部见有尿液溢出,但无法插管造影检查。6例可见尿液不断从阴道口溢出,患儿年幼未作阴道检查,所有病例均常规作B超及IVU检查,均提示为一侧发育正常孤立肾,对侧未见发育不良肾脏,肾功能检查正常。4例作ECT检察,未发现发育不良肾脏,报告为孤立肾。所有病例均作CT检查,发现肾窝位置处见2.0~3.5cm大小不等的发育不良肾脏。行手术探查,术中发现小肾(发育不良肾)呈囊状改变,输尿管内注入美兰,阴道口或前庭部见有蓝色液体溢出。
, 百拇医药
    讨论

    肾发育不良伴输尿管异位开口在临床上较少见,近两年来,国内陆续有报道,这可能随诊断技术水平提高,发现病例增多有关。

    在胚胎第4周时,中肾即已发生并出现中肾管,一端与中肾相连,另一端进入内胚所发生的生殖腔内,中肾管背侧突出―盲管即为输尿管芽,输尿管芽长入中胚层的生后肾组织中,顶端膨大成肾盂,再分大盏、小盏,与后肾组织一起组成肾脏。芽主干发育成输尿管。胚胎6~8周,输尿管芽的起始部远端WOLF管进入生殖腔前侧,随局部组织生长,输尿管开口移到膀胱三角区侧角,若未移到位,即发生异位开口。至开口于阴道,认为是由于:(1)Garner管溃破入阴道腔。(2)输尿管终止于阴道基板所致。

    输尿管芽不仅形成肾盂、肾盏及肾小管等肾内集尿系统,并有促进肾脏正常发育的作用。因此,输尿管发育异常。也将导致肾发育异常,本组8例肾均发育不良,切除小肾常在2.0~3.5cm之间,且呈全囊状改变。病理报告:肾发育不良,其中3例报告输尿管及肾盂有炎性改变。
, 百拇医药
    输尿管异位开口的诊断不困难,如临床上有正常分次排尿,又不断漏尿,即应考虑为异位开口的可能,常可做B超、IVU检查作出诊断。如为双肾盂、双输尿管畸形,上肾盂扩张积水显影不好,可作超声引导肾盂穿刺顺行性造影即可明确诊断。但对于发育不良小肾脏,B超、IVU检查常不能发现小肾脏,易误诊,而延误治疗。ECT检查,孙悦东报告8例,5例显示小肾形态位置。我院收治8例,其中4例作ECT检查,均未见发育不良小肾影,可能是由于小肾功能太差的原因。所有病例均作CT检查,均发现肾窝处有小块状物和囊状物,周围脂肪组织包裹。行手术探查,证实为发育不良小肾而切除,获满意效果。

    该病一旦诊断,手术切除发育不良小肾脏是首选的治疗方法,因小肾功能差,而又有漏尿(阴道或前庭部)。如小肾功能尚好,可考虑作输尿管与膀胱再植术,但发育不良肾长期保留,是否可引起肾性高血压尚不了解,有待进一步观察研究。保留肾治疗的关键在于要了解小肾功能,CT能看其形态,IVU及ECT可了解其功能情况。对于发育不良肾脏其功能差作输尿管膀胱再植是没有意义的,因同时有输尿管的发育异常,不宜作输尿管膀胱吻合。手术切口选择应以CT定位为准,术中要常规在输尿管内注射美兰,证实为异位输尿管后再作肾切除。,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