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岁以上男性腔隙性脑梗塞与高血压关系100例分析
作者:马惠清
单位:马惠清(北京红十字朝阳医院综合科 邮政编码 100020)
关键词:
北京医学990639 腔隙性脑梗塞占缺血性中风的25%,其临床表现多样,部分为无症状性梗塞。我们对100例60岁以上男性腔隙性脑梗塞与高血压病的关系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表明,高血压病是引起腔隙性脑梗塞的重要危险因素。
资料和方法
本组100例均选自我科门诊及住院病人,患者均为男性,年龄60~85岁,平均70.3岁,其中60岁~43例,70岁~48例,80岁以上9例。临床表现为一侧肢体轻偏瘫伴同侧偏身感觉障碍者23例,单独一侧肢体轻偏瘫者21例,偏身感觉异常者15例,轻型中枢性面瘫及舌瘫者16例,另有25例表现为头疼、头晕,神经系统检查无阳性体征。所有患者均经头颅CT证实为腔隙性脑梗塞,其中单发者38例,多发者62例。100例中,有高血压病史者70例。病史少于10年者10例,其中仅2例规律服用降压药;10~20年者22例,其中规律服用降压药者15例;高血压病史超过20年者38例,其中规律服用降压药者31例。
讨 论
1.腔隙性脑梗塞是持续性高血压小动脉硬化引起的一种特殊类型的脑梗塞。高血压病人脑血管的收缩及阻力增加,脑血管的代偿调节能力下降,易造成脑卒中。本组有高血压病史的腔隙性脑梗塞患者中,高血压病史越长,发病率越高,而规律服用降压药者似较未规律服用降压药者晚发。因此,系统治疗高血压可以延缓腔隙性脑梗塞的发生。
2.腔隙性脑梗塞所引起的感觉和/或运动障碍,常在发作后2周内自然或经治疗后恢复,但可以多次发作,逐渐形成多梗塞性痴呆。因此,即使脑梗塞症状恢复后,亦需加强治疗,尤其应规律服用降压药,以控制血压,延缓颅内小动脉硬化及微支动脉调节功能失常,防止再发脑梗塞及多梗塞性痴呆的发生。■
收稿日期:1997-12-05 修回日期:1998-12-17, http://www.100md.com
单位:马惠清(北京红十字朝阳医院综合科 邮政编码 100020)
关键词:
北京医学990639 腔隙性脑梗塞占缺血性中风的25%,其临床表现多样,部分为无症状性梗塞。我们对100例60岁以上男性腔隙性脑梗塞与高血压病的关系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表明,高血压病是引起腔隙性脑梗塞的重要危险因素。
资料和方法
本组100例均选自我科门诊及住院病人,患者均为男性,年龄60~85岁,平均70.3岁,其中60岁~43例,70岁~48例,80岁以上9例。临床表现为一侧肢体轻偏瘫伴同侧偏身感觉障碍者23例,单独一侧肢体轻偏瘫者21例,偏身感觉异常者15例,轻型中枢性面瘫及舌瘫者16例,另有25例表现为头疼、头晕,神经系统检查无阳性体征。所有患者均经头颅CT证实为腔隙性脑梗塞,其中单发者38例,多发者62例。100例中,有高血压病史者70例。病史少于10年者10例,其中仅2例规律服用降压药;10~20年者22例,其中规律服用降压药者15例;高血压病史超过20年者38例,其中规律服用降压药者31例。
讨 论
1.腔隙性脑梗塞是持续性高血压小动脉硬化引起的一种特殊类型的脑梗塞。高血压病人脑血管的收缩及阻力增加,脑血管的代偿调节能力下降,易造成脑卒中。本组有高血压病史的腔隙性脑梗塞患者中,高血压病史越长,发病率越高,而规律服用降压药者似较未规律服用降压药者晚发。因此,系统治疗高血压可以延缓腔隙性脑梗塞的发生。
2.腔隙性脑梗塞所引起的感觉和/或运动障碍,常在发作后2周内自然或经治疗后恢复,但可以多次发作,逐渐形成多梗塞性痴呆。因此,即使脑梗塞症状恢复后,亦需加强治疗,尤其应规律服用降压药,以控制血压,延缓颅内小动脉硬化及微支动脉调节功能失常,防止再发脑梗塞及多梗塞性痴呆的发生。■
收稿日期:1997-12-05 修回日期:1998-12-17,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