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神经内科 > 周围神经疾病 > 三叉神经痛
编号:10210889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治疗方法探讨
http://www.100md.com 《中国综合临床》 1999年第6期
     作者:黄丽娜 贾松菊

    单位:471003 洛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

    关键词:

    中国综合临床990614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30例中男11例,女19例;年龄40~74岁,其中50岁以上20例。病程10个月~14年。

    1.2 临床表现 右侧三叉神经痛20例,左侧10例。三叉神经第Ⅱ支痛20例,第Ⅲ支痛5例,Ⅱ、Ⅲ支同时受累5例。临床表现为三叉神经Ⅱ、Ⅲ支相应支配区发作性、短暂性、剧烈疼痛,时间持续数秒至2分,可自行缓解,间歇期无明显不适。神经系统检查无异常所见。

    1.3 实验室检查 均做血常规、血糖、脑脊液、颅底X线片、颅脑CT等检查,均未见异常。符合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之诊断。
, 百拇医药
    1.4 治疗 行三叉神经周围支撕脱术20例,均为药物及封闭治疗效果不佳者。余10例中封闭治疗5例,药物治疗5例。方法:①撕脱术:术前先做试验性定位诊断,试验阳性者为手术适应症。用2%利多卡因2.0ml注入眶下孔和颏孔或下颌孔在面部出口处,如相应支配区内皮肤痛觉消失,即为试验阳性。手术时先暴露神经束,然后用两把止血钳分别钳夹神经,随之在两钳之间切断,并用止血钳分别撕脱两断端,为防止神经末端再生,防止出血,用特制针头吸入液态氮,给予神经末端封闭。最后缝合包扎。②封闭治疗为首发注入2%利多卡因2.0ml,待局麻后,Ⅱ、Ⅲ支相应支配区皮肤痛觉消失,抽吸无回血,再注入纯酒精2.0ml,封闭2~3次,封闭部位分别为眶下孔、下颌孔、颏孔。③药物治疗为口服卡马西平,每次0.1~0.2g,每日3次,共服2周。

    1.5 结果 判断标准:疼痛消失为痊愈;疼痛发作频率减少为好转;疼痛无改善为无效。20例手术者,手术时均痊愈,20例均进行了随访,最长1例已达10年未复发,最短1例术后2年复发,余18例术后5年仍未复发。封闭治疗5例虽当时疼痛消失(即痊愈),但封闭后1~6个月均复发。药物治疗5例,服药时好转,停药后复发。
, 百拇医药
    2 讨论

    三叉神经痛为神经科一种常见病,临床上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后者指明确病因的三叉神经痛,在三叉神经通路上,任何病变的刺激均可引起,如桥脑小脑角或半月状神经节部位肿瘤、血管畸形、动脉瘤、颅底蛛网膜炎等。原发性三叉神经痛至今病因尚无统一认识。

    上述30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50岁以上占20例,这可能与中老年人多有脑萎缩,蛛网膜下腔及脑池增大,而致脑组织下移,并且中老年人多有动脉硬化及骨质增生等有关:①脑下移使血管与三叉神经根进出部位易接触,微血管压迫机率增高。②动脉硬化使动脉纡曲挤压神经,引起三叉神经供血不足。③骨质增生可刺激半月状神经节或使骨管狭窄、神经受挤压。30例中右侧三叉神经痛明显多于左侧,这可能与右侧三叉神经分支通过的骨管(孔)直径小于左侧有关。

    从三种治疗方法分析,以三叉神经周围支撕脱术效果最佳,此手术损伤小,方法简单,并发症少,术后维持时间长,我们观察年龄愈大,复发率越低,故此手术特别适合于50岁以上患者。药物治疗需长期服药,且很多患者不能耐受卡马西平的副作用。封闭治疗易复发。故在药物及封闭治疗无效或效果差时,或因药物副作用患者难以忍受时,三叉神经周围支撕脱术确实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为防止术后神经再生、疼痛再现,手术时应在断离的神经根两端反复用止血钳撕脱,随后在神经末端用液态氮冷冻。

    [收稿:1998-05-02 修回:1998-12-11],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