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重庆医学》 > 1999年第6期
编号:10211518
联合用药治疗咯血34例疗效观察
http://www.100md.com 《重庆医学》 1999年第6期
     作者:郭述良

    单位: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肺科(400016)

    关键词:

    重庆医学990630 目前用于治疗咯血的药物众多,但鲜见有根据止血机理联合用药者。作者根据止血机理,从减缓血流、增加凝血因子、降低纤溶系统活性多环节着手,优化组合,同步联用酚妥拉明、立止血、止血芳酸,并适当输血,治疗咯血34例,效果良好,报导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咯血患者34例,男21例,女13例。年龄18~85岁。支扩17例,肺结核11例,肺癌5例,石棉肺支扩1例。本次咯血病程2周以上5例,1~2周8例,1周以下14例,1天内7例。小量咯血(每日<100ml)5例,中量咯血(每日100~500ml)19例,大量咯血(每日>500ml或一次>200ml)10例。接受本文方案治疗前,25例曾反复使用下列止血药物1~4种,3例曾经纤支镜局部止血,2例作过人工气腹压迫止血,咯血仍反复发生:垂体后叶素、安络血、云南白药、6-氨基已酸、止血芳酸、鱼精蛋白、凝血酶、立止血、VitK3、阿托品、654-2、普鲁卡因、酚妥拉明等,无与本文所用方案、机理相同或相似者。
, 百拇医药
    1.2 用药方法:酚妥拉明10mg加生理盐水(NS)250ml中,以40滴/分速度静滴,滴注过程中,立止血1~2U加NS10~20ml,止血芳酸200mg加NS20ml,先后缓慢静推,ql2h,少数咯血量大者q8h。失血量大、贫血严重者,酌情按失血总量的1/3~1/2输鲜血(本文9例)。注意滴注酚妥拉明前后观察血压,每日输液总量<1000ml。患者应静卧休息,减少探视,适当镇静止咳,消除紧张情绪,并治疗原发病。咯血停止3~5天后停药。

    2 治疗效果

    以无新鲜咳血作为咯血停止标志。治疗当日咯血停止者21例,占61.8%,次日内咯血停止者9例,占26.5%,第三日内咯血停止者3例,占8.8%,三日内咯血停止者共33例,占97.1%,三日后咯因仍未停止者1例,占2.9%,于咯血第五日血止。随访一周,咯血复发者2例,一例经再次治疗后咯血终止,一例转胸外科手术治疗。所有患者用药过程中未见血压明显下降、休克、栓塞等副作用发生。
, 百拇医药
    3 讨论

    咯血是肺科常见急症,中大量咯血可危及患者生命。目前常用的止血药物是垂体后叶素,它止血迅速,但维持时间短,咯血易反复复发,这与其“止血钳”样作用随药物代谢而消失有关。此外,较大的副作用也限制了它在孕妇等患者中的应用。虽然近年来出现了较多新的止血药物[1],如立止血、灭菌普鲁卡因、酚妥拉明等,但效果并不十分理想。作者认为,未根据止血机理联合用药,以及某些药物使用剂量、方法、时机及疗程不当,缺少系统性及规范性,如立止血仍用IU im qd x 3天,是止血效果不佳的重要原因。

    根据止血机理,彻底止血最终依赖于血管破口处血栓形成,将破口自行封闭及修复。血管内膜受损、血流变缓、止凝血成份增多以及纤溶系统活性降低是血栓形成并不被迅速溶解的重要条件[2]。理想的止血方法,应同步联用作用于上述各环节的药物。根据作用强、起效迅速、使用方便、副作用小的原则,从诸多止血药物中优化组合,筛选出联用酚妥拉明、立止血、止血芳酸,适当输血的止血方案。酚妥拉明通过扩张外周血管,减少回心血量,减缓肺循环流速。立止血是类似凝血酶的凝血成份,直接作用于凝血途径的最后一步,使纤维蛋白原降解为纤维蛋白,形成血栓,作用强而迅速。由于其血栓只发生于血管破口局部,不同于凝血酶(可引起广泛血管内凝血),可静脉注射,更保证了它止血的速效性。止血芳酸则降低纤溶系统活性,防止新鲜血栓被溶解。三种药物同步联用,既有利于血管破损局部血栓快速形成,又有利于其牢固存在,保证止血迅速持久。对失血较多、各种凝血因子严重缺乏的患者,及时输予鲜血,可全面补充血小板、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稳定因子等各种止凝血成份,对止血更为有利。这种止血方法更接近于机体自然止血方式,经临床初步验证,效果良好,值得进一步观察应用。

    为保证止血效果,应注意:(1)立止血、止血芳酸应静推;(2)立止血、止血芳酸应与酚妥拉明同步使用(在静滴酚妥拉明过程中推注立止血、止血芳酸),以形成拳头作用;(3)咯血停止后,应继续用药3~5天,巩固疗效。

    参考文献

    1 钟南山,府军,朱元珏主编,现代呼吸病进展,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4:728

    2 戚仁铎主编,诊断学(第四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344~350,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