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K、CK-MB在急性心肌梗塞溶栓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冀春梅 李世荣 倪光臻
单位:山东省潍坊市人民医院(260141)
关键词:
重庆医学990625 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AMI)已广泛应用临床,并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酶学诊断在急性心肌梗塞的诊断,鉴别诊断及溶栓监测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我们对37例静脉溶栓治疗的AMI患者进行了血清CK、CK-MB的动态检测,发现冠脉再通后CK、CK-MB除峰值提前外,溶栓后3h和6hCK、CK-MB的变化比值对预测冠脉再通具有重要价值。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37例AMI患者为我院急诊就诊病人,均符合WHO规定的诊断标准。冠脉再通的判定标准为:a.ECG抬高的ST段在输注溶栓剂后2h内,每半小时前与后ECG作比较在抬高显著的导联ST段迅速回降>50%。b.胸痛自输入溶栓剂后2h内基本消失。c.输注溶栓剂后2h,出现短暂的加速性自主心律,房室或束支传导阻滞突然消失或下(正)后壁心肌梗塞,出现一过性窦缓,窦房阻滞或低血压状态。d.血清CK-MB酶峰提前,在发病14h以内。具备上述4项中2项或以上者考虑再通,但第二项与3项相合不能判定为再通。按此判定标准,37例患者静脉溶栓治疗后,再通组26例,男20例,女6例,年龄38~75岁,平均55.2岁;未通组11例,男9例,女2例,年龄35~70岁,平均57.1岁。
, 百拇医药
1.2 方法
1.2.1 观察方法 ①症状:经常询问患者胸痛有无减轻以及减轻的程度,如胸痛以10成计算,可问患者减轻了几成。②ECG:溶栓前应做18导联ECG,溶栓开始后2h内每半小时复查一次12导联ECG(正后壁,右室梗塞仍做18导联ECG)。以后定期做全套ECG,6h内每2h一次,3天内每12h一次,一周内每天一次。③CK、CK-MB:发病24h内每3h采血一次,36h内6h一次,3天内12h一次,以后间隔1~2天一次,直至恢复正常。血样需立即分离及时检测或4℃冰箱保存24h内检测。
1.2.2 测定方法 CK用速率法测定,CK-MB用免疫抑制法测定,由上海长征公司提供试剂盒,用RA-50电脑记忆或生化分析仪检测。
1.2.3 敏感性、特异性、预测值计算方式 敏感性=符合再带通酶学标准的再通患者数/再通患者数
, 百拇医药 特异性=不符合再通酶学标准的未通患者数/未通患者数
预测值=符合再通酶学标准的再通患者数/符合再通酶学标准的患者数。
2 结 果
2.1 胸痛缓解率 溶栓治疗后2h内,胸痛突然消失,或减轻8成以上者23例,占再通患者的88.46%。
2.2 ST段回降率 溶栓治疗2h内,ECG抬高的ST段迅速回降至等电位线者14例,回降>50%者12例。回降符合标准者占再通患者的100%。
2.3 CK、CK-MB的峰值及峰值时间 由表1可见再通组酶峰值及到达峰值的时间均明显高于未通组(P<0.01)具有显著性差异。
2.4 CK、CK-MB的时间活性曲线 将CK、CK-MB的时间活性绘成下列曲线,从图1可见再通组峰高于未通组且明显提前。
, 百拇医药
表1 两组患者CK、CK-MB峰值(u/L)
及出现峰值时间(h)(±s) 分组
例数
CK
CK-MB
峰值
时间
峰值
时间
再通组
26
, http://www.100md.com
1519±988
14.7±4.7
151±57
12.6±2.7
未通组
11
1099±418
21.1±5.1
102±45
18.1±4.4
P值
<0.01
, 百拇医药 <0.01
<0.01
<0.01
图1 CK、CK-MB时间活性曲线
2.5 AMI患者溶栓治疗后3h和6hCK及CK-MB变化比值(6hCK活性/3hCK活性,6hCK-MB活性/3hCK-MB活性)。由表2可再通组与未通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各例分布情况如图2。
图2 溶栓后3h和6hCK、CK-M、变化比值各例分布
2.6 CK、CK-MB峰值时间各例分布情况如图3,按上述公式计算,CK、CK-MB峰值时间及变化比值对判断冠脉再通的敏感性、特异性、预测值见表3(以下限为界CK1.60,CK-MB1.42),两项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CK、CK-MB变化比值对判断冠脉再通的价值与峰值时间相同。
, 百拇医药
3 讨 论
AMI发病后,坏死或受损的心肌细胞释放大量的酶,溶栓治疗使梗死相关血管再通后,病人胸痛缓解,ECG抬高的ST段迅速回降,大量的心肌酶加速释放入血,致使血中心肌酶活力迅速增高,峰值提前。本文结果表明,胸痛缓解程度,ST段回降率及CK、CK-MB活力再通组显著高于未通组,且酶峰时间提前(P均<0.01),由表3可见酶峰时间判断再通的敏感性CK8.46%,CK-MB88.46%;特异性CK81.82%,CK-MB90.91%;预测值CK88.46%,CK-MB95.83%,这与文献[1,2]报道的结果基本一致,表明CK、CK-MB峰值时间可做为冠脉再通的重要指标。北京医科大学第三医院郭静萱医师对100例静脉溶栓患者进行临床观察,认为临床所用四项指标中,单项判定再通的准确性以CK酶峰提前为最佳,胸痛缓解次之,ST段下降再次之,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准确性最差,两项指示组合中,以心电图ST下降+CK酶峰提前以及胸痛缓解+酶峰提前有较高的特异性和准确性[3],北京友谊医院浓潞华医生也认为四项指标中,CK酶峰提前的特异性和准确性最高。[3]。表2 两组患者溶栓3h和6hCK、CK-MB变化比值(±s) 分组
, 百拇医药
例数
CK变化比值
CK-MB变化比值
再通组
26
2.45±0.85
2.18±0.76
未通组
11
1.34±0.24
1.28±0.17
P值
<0.01
, 百拇医药
<0.01
我们在实验中还发现AMI病人在溶栓后,3h和6hCK、CK-MB的变化比值再通组明显高于未通组(P<0.01),以CK和CK-MB变化比值的下限为界值(分别为1.6和1.42),其对冠脉再通的判断价值为:敏感性CK84.62%、CK-MB88.46%;特异性CK72.72%、CK-MB72.72%;预测值CK88.89%;CK-MB88.89%。与酶峰时间相比三项指标均无明显差异(P>0.05),见表3,各例分布情况如图3。说明CK变化比值>1.6,CK-MB变化比值>1.42时,可判定冠脉再通,做为判定冠脉再通的新指标,在文献中尚未见报道,鉴于心肌酶峰时间确定需要多次取血,而且多数医院不能立即得到结果,所以3h和6hCK、CK-MB变化比值再结合溶栓治疗2h内ST段回降率、胸痛缓解率将为临床早期判断冠脉再通提供快捷、准确的科学依据。
图3 CK、CK-M、B峰值距AMJ发病时间各例分布
, http://www.100md.com
表3 CK、CK-MB峰值时间,变化比值对判断冠脉再通价值比较
指标
敏感性(%)
特异性(%)
预测值(%)
P值
CK
峰值时间
88.46
81.82
88.46
>0.05
, http://www.100md.com
变化比值
84.62
72.72
88.89
CK-MB
峰值时间
88.46
90.91
95.83
>0.05
变化比值
88.46
72.72
88.89
参考文献
1 高润霖,等.急性心肌梗塞时冠状动脉再通的临床指标的评价.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91,19(3):139
2 陆宗良,等.急性心肌梗塞早期冠状动脉再通的酶学指标及其临床意义.中国循环杂志.1992,7(6):534
3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委会整理,全国急性心肌梗塞再灌注治疗研讨会纪要.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96,24(5):325, 百拇医药
单位:山东省潍坊市人民医院(260141)
关键词:
重庆医学990625 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AMI)已广泛应用临床,并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酶学诊断在急性心肌梗塞的诊断,鉴别诊断及溶栓监测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我们对37例静脉溶栓治疗的AMI患者进行了血清CK、CK-MB的动态检测,发现冠脉再通后CK、CK-MB除峰值提前外,溶栓后3h和6hCK、CK-MB的变化比值对预测冠脉再通具有重要价值。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37例AMI患者为我院急诊就诊病人,均符合WHO规定的诊断标准。冠脉再通的判定标准为:a.ECG抬高的ST段在输注溶栓剂后2h内,每半小时前与后ECG作比较在抬高显著的导联ST段迅速回降>50%。b.胸痛自输入溶栓剂后2h内基本消失。c.输注溶栓剂后2h,出现短暂的加速性自主心律,房室或束支传导阻滞突然消失或下(正)后壁心肌梗塞,出现一过性窦缓,窦房阻滞或低血压状态。d.血清CK-MB酶峰提前,在发病14h以内。具备上述4项中2项或以上者考虑再通,但第二项与3项相合不能判定为再通。按此判定标准,37例患者静脉溶栓治疗后,再通组26例,男20例,女6例,年龄38~75岁,平均55.2岁;未通组11例,男9例,女2例,年龄35~70岁,平均57.1岁。
, 百拇医药
1.2 方法
1.2.1 观察方法 ①症状:经常询问患者胸痛有无减轻以及减轻的程度,如胸痛以10成计算,可问患者减轻了几成。②ECG:溶栓前应做18导联ECG,溶栓开始后2h内每半小时复查一次12导联ECG(正后壁,右室梗塞仍做18导联ECG)。以后定期做全套ECG,6h内每2h一次,3天内每12h一次,一周内每天一次。③CK、CK-MB:发病24h内每3h采血一次,36h内6h一次,3天内12h一次,以后间隔1~2天一次,直至恢复正常。血样需立即分离及时检测或4℃冰箱保存24h内检测。
1.2.2 测定方法 CK用速率法测定,CK-MB用免疫抑制法测定,由上海长征公司提供试剂盒,用RA-50电脑记忆或生化分析仪检测。
1.2.3 敏感性、特异性、预测值计算方式 敏感性=符合再带通酶学标准的再通患者数/再通患者数
, 百拇医药 特异性=不符合再通酶学标准的未通患者数/未通患者数
预测值=符合再通酶学标准的再通患者数/符合再通酶学标准的患者数。
2 结 果
2.1 胸痛缓解率 溶栓治疗后2h内,胸痛突然消失,或减轻8成以上者23例,占再通患者的88.46%。
2.2 ST段回降率 溶栓治疗2h内,ECG抬高的ST段迅速回降至等电位线者14例,回降>50%者12例。回降符合标准者占再通患者的100%。
2.3 CK、CK-MB的峰值及峰值时间 由表1可见再通组酶峰值及到达峰值的时间均明显高于未通组(P<0.01)具有显著性差异。
2.4 CK、CK-MB的时间活性曲线 将CK、CK-MB的时间活性绘成下列曲线,从图1可见再通组峰高于未通组且明显提前。
, 百拇医药
表1 两组患者CK、CK-MB峰值(u/L)
及出现峰值时间(h)(±s) 分组
例数
CK
CK-MB
峰值
时间
峰值
时间
再通组
26
, http://www.100md.com
1519±988
14.7±4.7
151±57
12.6±2.7
未通组
11
1099±418
21.1±5.1
102±45
18.1±4.4
P值
<0.01
, 百拇医药 <0.01
<0.01
<0.01
图1 CK、CK-MB时间活性曲线
2.5 AMI患者溶栓治疗后3h和6hCK及CK-MB变化比值(6hCK活性/3hCK活性,6hCK-MB活性/3hCK-MB活性)。由表2可再通组与未通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各例分布情况如图2。
图2 溶栓后3h和6hCK、CK-M、变化比值各例分布
2.6 CK、CK-MB峰值时间各例分布情况如图3,按上述公式计算,CK、CK-MB峰值时间及变化比值对判断冠脉再通的敏感性、特异性、预测值见表3(以下限为界CK1.60,CK-MB1.42),两项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CK、CK-MB变化比值对判断冠脉再通的价值与峰值时间相同。
, 百拇医药
3 讨 论
AMI发病后,坏死或受损的心肌细胞释放大量的酶,溶栓治疗使梗死相关血管再通后,病人胸痛缓解,ECG抬高的ST段迅速回降,大量的心肌酶加速释放入血,致使血中心肌酶活力迅速增高,峰值提前。本文结果表明,胸痛缓解程度,ST段回降率及CK、CK-MB活力再通组显著高于未通组,且酶峰时间提前(P均<0.01),由表3可见酶峰时间判断再通的敏感性CK8.46%,CK-MB88.46%;特异性CK81.82%,CK-MB90.91%;预测值CK88.46%,CK-MB95.83%,这与文献[1,2]报道的结果基本一致,表明CK、CK-MB峰值时间可做为冠脉再通的重要指标。北京医科大学第三医院郭静萱医师对100例静脉溶栓患者进行临床观察,认为临床所用四项指标中,单项判定再通的准确性以CK酶峰提前为最佳,胸痛缓解次之,ST段下降再次之,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准确性最差,两项指示组合中,以心电图ST下降+CK酶峰提前以及胸痛缓解+酶峰提前有较高的特异性和准确性[3],北京友谊医院浓潞华医生也认为四项指标中,CK酶峰提前的特异性和准确性最高。[3]。表2 两组患者溶栓3h和6hCK、CK-MB变化比值(±s) 分组
, 百拇医药
例数
CK变化比值
CK-MB变化比值
再通组
26
2.45±0.85
2.18±0.76
未通组
11
1.34±0.24
1.28±0.17
P值
<0.01
, 百拇医药
<0.01
我们在实验中还发现AMI病人在溶栓后,3h和6hCK、CK-MB的变化比值再通组明显高于未通组(P<0.01),以CK和CK-MB变化比值的下限为界值(分别为1.6和1.42),其对冠脉再通的判断价值为:敏感性CK84.62%、CK-MB88.46%;特异性CK72.72%、CK-MB72.72%;预测值CK88.89%;CK-MB88.89%。与酶峰时间相比三项指标均无明显差异(P>0.05),见表3,各例分布情况如图3。说明CK变化比值>1.6,CK-MB变化比值>1.42时,可判定冠脉再通,做为判定冠脉再通的新指标,在文献中尚未见报道,鉴于心肌酶峰时间确定需要多次取血,而且多数医院不能立即得到结果,所以3h和6hCK、CK-MB变化比值再结合溶栓治疗2h内ST段回降率、胸痛缓解率将为临床早期判断冠脉再通提供快捷、准确的科学依据。
图3 CK、CK-M、B峰值距AMJ发病时间各例分布
, http://www.100md.com
表3 CK、CK-MB峰值时间,变化比值对判断冠脉再通价值比较
指标
敏感性(%)
特异性(%)
预测值(%)
P值
CK
峰值时间
88.46
81.82
88.46
>0.05
, http://www.100md.com
变化比值
84.62
72.72
88.89
CK-MB
峰值时间
88.46
90.91
95.83
>0.05
变化比值
88.46
72.72
88.89
参考文献
1 高润霖,等.急性心肌梗塞时冠状动脉再通的临床指标的评价.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91,19(3):139
2 陆宗良,等.急性心肌梗塞早期冠状动脉再通的酶学指标及其临床意义.中国循环杂志.1992,7(6):534
3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委会整理,全国急性心肌梗塞再灌注治疗研讨会纪要.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96,24(5):325,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