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重庆医学》 > 1999年第6期
编号:10211553
纵隔畸胎瘤致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1例
http://www.100md.com 《重庆医学》 1999年第6期
     作者:陈建斌 饶邦复 刘 琼

    单位:重庆医科大学附一院(400016)心内科 陈建斌 饶邦复,急诊科 刘 琼

    关键词:

    重庆医学990662 病历摘要 患者,女,34岁,教师。因反复胸闷、胸痛5年,加重伴阵发性心悸于1997年3月就诊。20年前体检发现“心脏扩大”,无症状。5年来时感胸闷、胸痛、气促,活动加剧,持续几小时至几天不等,在当地医院诊断为“肥厚型心肌病”、“心包包裹性积液”,相应治疗效果不佳。近半年,上述症状加重,发作次数增加,持续时间延长(最长1月),常伴心悸,心率多在170/min左右,ECG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SVT),无黑朦、晕厥,休息和给予“维检帕米”等药物心悸常能缓解。家族中无类似疾病患者。生2子,顺产,体健。查体:R74/min,Bp16/10kPa。发育良好,粘膜无紫绀,颈静脉不怒张,心前区无隆起,心底扩大,心音有力,律齐,无杂音。肝未及,肝颈静脉征(-),双下肢不肿。ECG正常。X线左心缘外凸改变,不象心脏本身病变,以纵隔畸胎瘤(囊性)可能性大。VCG在左室左房后侧壁外可见一大小约4.7×7.8cm的囊性占位回声,随心脏搏动而活动,左房、室及肺静脉结构完整,与该囊性占位病变间无血流频谱,结论:心脏结构及功能正常,左房、室外侧壁心外囊性占位病变。CT后纵隔囊性畸胎瘤。食道调搏,窦房结恢复及传导时间正常,调频180/min出现文氏脱漏。1月后行剖胸畸胎瘤摘除术,术中发现囊壁与左后侧心包膜紧密粘连。组织病理检查:成熟性囊性畸胎瘤;囊壁周围组织慢性炎性病变。术后随访1年,患者未再出现上述症状。

    讨论 ①20年前就发现“心脏扩大”,当时及其后15年均无症状,说明瘤体体积小,近5年出现胸闷、胸痛等心压迫症状,提示病变发展迅速。②成熟性囊性畸胎瘤是纵隔生殖细胞肿瘤中最常见的良性肿瘤,97%位于前纵膈。该患者瘤体位于后纵隔,囊壁与心胞膜粘连,囊肿随心室搏动而活动,仅凭X线极易误诊为心肌或心包病变。UCG能鉴别异常影像与心肌、心包的关系,明确其与周围组织是否有异常通道及血流频谱。CT除能进一步明确诊断外,还有助于了解瘤体与周围组织的解剖关系,利于手术。③近半年除压迫症状加重外,还反复发生SVT,食道调搏排除房室结双经路,切除瘤体,压迫症状消失,心悸也未再出现,说明其SVT的发生与畸胎瘤激惹有关。,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