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德临床肿瘤学杂志(英文版)》 > 1999年第6期
编号:10217138
神经内窥镜75年历史回顾
http://www.100md.com 《中德临床肿瘤学杂志(英文版)》 1999年第6期
     作者:F.Duffner, D.Freudenstein, A.Wacker, S.Straub-Duffner, E.H.Grote

    单位:樊友武 南京军区总医院;雷 霆 同济医科大学附属同济医院

    关键词:

    德国医学/990604 75 Jahre nach D andy,Fay und Mixter-Ein Rückblick auf die Geschichte der Neuroendoskopie

    神经内窥镜的创始者是法兰克福的医生Philipp Bozzini(1773-1809),但首次脑室内内窥镜手术可能是由芝加哥的泌尿外科医师Lespinasse于1910年完成,他应用膀胱镜对2例脑 积水患儿侧脑室脉络丛进行了电凝,其中1例患儿术后死亡,另1例生存5年。
, http://www.100md.com
    首次由神经外科医师完成的内窥镜手术于1922年和1923年在美国报道。

    1922年,Dandy(1886-1946)通过Velly膀胱镜对2例脑积水患者进行了脉络丛切除或电凝,但最后还是因设备简陋中断内窥镜手术而采用传统手术方法完成。

    Mixter于1923年应用内窥镜技术对1例9个月的脑积水患儿进行了脑室造瘘术。

    此前他进行了脑室造影和染料(靛胭脂)试验,证实为导水管狭窄。术中经侧脑室室间孔达到第三脑室,并钝性将其底部打开。通过将开口扩大为4mm,并观察了开口边缘的搏动,说明第三脑室和脚间池自由交通,并在术后通过靛胭脂试验证实这一交通存在。

    在1933年Dandy编写的神经外科经典著作《脑外科手术》中对内窥镜侧脑室内小的肿瘤和异物的摘除进行了描述。
, 百拇医药
    直到1935年,Scarff才报道了内窥镜脑室造瘘术,应用内窥镜技术行脉络丛的电凝术。

    1959年,Scarff报道了39例手术患者长期随访结果,18例患者死亡,其余效果也不佳。

    当时内窥镜效果差的原因是:致命的损伤和热透射、难以控制的脑水肿、脑室的过度冲洗,脑室过度塌陷而引起致死性出血,脑和脑膜感染的可能。特别是脉络丛电凝时热辐射向基底节扩散,导致了致命性的损伤。一直到60~70年代,其间工作开展甚少。

    之后主要新进展来自于Guiot,他发明了一套将外光源安置于内窥镜上的内窥镜系统(1963年),这种内窥镜外径9.1mm,设有操作管腔。

    Guiot首先将Mixter的内窥镜脑室造瘘技术引入欧洲,不过他改良了其方法,选择双侧脑室入路,在一侧脑室放入内窥镜,在另一侧脑室内用白质切断器将三脑室底部穿通。并于1973年报道14例导水管狭窄患者9例获得手术成功,其余患者需进行分流术,没有死亡病例。
, 百拇医药
    Hopkins是将光学透镜系统用于内窥镜的开拓者(1959年),他通过多个透镜和空气折射,使图像清晰度增加80倍。

    1964年,玻璃纤维束作为光导材料是由日本的Ogata和Watanabe首先用于神经外科,并称为“脑镜”(Encephaloscope),仅在动物实验中进行了应用。

    Fukushima在1973年发表的文章“脑室纤维内窥镜:一种内窥镜诊断和手术的新技术”中将纤维内窥镜引入神经外科。这种器械外径4mm,有一个可控制的尖端和一个直径1mm的冲洗管道。临床应用了37例,其中11例为活检,4例囊性肿瘤行穿刺抽吸术,同时进行了1例脑室造口术。1975年将此技术用于6例患者椎管灌注试验。

    1978年,他设计了一种直径1.45mm的内窥镜在尸体上进行后颅凹和椎管探查。

    1982年,Demling首先将超声和内窥镜及摄像技术用于临床。1984年Apuzzo将立体定向和内窥镜技术结合起来。
, 百拇医药
    三维内窥镜系统于1990年开始研制。此后,内窥镜的应用范围在神经外科也越来越广,如囊性占位性病变(蛛网膜囊肿或胶样囊肿以及分流并发症如脑室内感染后囊肿形成)等,都可行内窥镜治疗。

    1985年,Ishiwata和Shiozawa通过动物实验探讨了激光联合应用内窥镜对脑室内血管的凝固。1986年,Powers通过脑室镜应用氩激光成功将脑室内囊肿打通。

    1989年,Zamorano介绍了立体定向导引的内窥镜系统和激光凝固探头。德国Bauer首先提出微侵袭内窥镜神经外科这一概念。Perneczky在改进内窥镜辅助显微外科基础上提出了“钥匙孔”手术观点。

    与其他广泛开展内窥镜手术的学科相比,神经外科方面发展甚慢,主要集中在脑室系统和囊性占位病变的手术。所以内窥镜技术与显微外科技术既相互竞争,又相互补充,这就给内窥镜技术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Zentralbl N eurochir,1998,59∶121-128,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