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脑手术经眶额入路临床应用三例体会
作者:邹武 邱志华 陈玉光 孙培永
单位:湖南省株洲市一医院(株洲 412000)
关键词:神经外科手术;脑肿瘤;手术入路
湖南医学990660 眶额入路缘于经眶额蝶联合入路[1],常用于切除大型,巨大型垂体腺瘤。作者等采用其入路的经眶额部分用于临床,在颅眶贯通伤,前颅底肿瘤以及颅眶交通型肿瘤的手术中取得良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病历
例1,男,23岁,因自建筑工地上坠落被建筑用跳板竹签自左上眼睑刺入颅内,伤后竹签未拔出。手术采用全麻气管插管,按文献[1]方法钻孔,将1孔稍偏中线,右移0.5~1 cm,避免打开额窦,将眶额骨及部分眶顶板一同形成成形骨瓣,台下拔出竹签,见竹签自眶顶板刺入颅内,眶顶板呈粉碎性骨折,大量竹屑位于眶顶板内外,清除碎骨及竹屑,见颅底有一3 cm×2 cm硬膜缺损,自缺损区将硬膜切口扩大,清除左侧额叶内血肿及异物,彻底清创后用帽状腱膜修补硬膜,缝合眼球脂肪囊,放回骨瓣。术后恢复良好,随访一年,左眼视力恢复到正常。
, http://www.100md.com
例2,女,50岁,主诉头痛伴左眼视力进行性下降1年。CT扫描示右侧前颅底肿瘤,CT增强效应明显。按眶额入路取下右侧成形眶额顶板骨瓣后再咬除眶顶板达肿瘤后缘,见硬脑膜动脉分支增粗,前颅底硬膜增厚,暴露到正常硬膜后连同病变的硬膜一起切除肿瘤,用涤纶片修补硬膜。术后病检为混合型脑膜瘤。
例3,男,55岁,左侧突眼,视力进行性下降2年,进院时左眼仅有光感,左眼底检查有视神经萎缩。CT扫描示颅眶交通型肿瘤,有眶顶板及视神经孔骨质破坏,肿瘤大小为5 cm×2 cm×3 cm。手术方式同例1,取眶额骨瓣后咬除眶顶板,蝶骨嵴,去掉前床突(硬膜外操作)打开视神经管及眶上裂,见肿瘤呈哑铃形,与视神经关系密切。原位切除肿瘤,术后病检为视神经鞘瘤。术后随访一年,左眼视力稍有好转。
2 讨论
经眶额蝶联合入路为切除大型、巨大型垂体瘤时所取术式[1]。在临床中,其入路的经眶额部分存在巨大潜力,有着广泛的用途。本组3例仅是其临床应用的例证,它有着其它入路无法比拟的优点,还可用于颅咽管肿瘤的切除[2],前颅底顽固性脑脊液漏等手术入路[3]。
, http://www.100md.com
作者在采用此入路过程中,尽量不开放额窦,除非病人额窦大,影响其骨瓣的形成;钻孔到额窦壁后,尽量保持其壁的完整性,因额窦开放后,病人易致感染[2]。在治疗颅眶贯通伤方面,本术式有着其它方法不能替代的作用,此入路对颅眶均有良好的暴露作用;既能清除脑内异物,又能清除眶顶板周围的异物,因而清创彻底,还能保护好眼球,使其容貌不受影响,同时又能很好修复颅底缺损的硬膜,避免脑脊液漏的发生。在颅底脑膜瘤方面,此入路首先将肿瘤基底部的供血血管暴露在视野下,使其肿瘤切除中出血少;可减少对脑组织的牵拉[3]。因肿瘤位于颅底,位置较固定,其它术式下需牵开额叶脑组织以暴露操作空间,肿瘤后缘分离时需牵拉的空隙尤大。采用此入路可以完全、完整地切除肿瘤,同时还可更大范围切除其病变的脑膜组织及其尾征[4],以达到防止复发的目的;修补硬膜时操作更为方便。
颅眶交通型肿瘤,大多地采用包括眶额入路在内的扩大入路,相对来说,此入路较周良辅、王连元采用的方法损伤少,其主要优点有[5,6]:①可以开放眶上裂、视神经孔;②距肿瘤近,暴露充分,有利全切;③可以减少对脑组织、神经、血管的牵拉。
, http://www.100md.com
参考文献
1 刘运生,陈善成,袁贤瑞,等.经眶额蝶联合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大型,巨大型垂体瘤.中华神经外科杂志,1997,13(5):274~277
2 刘景平,刘运生,陈善成,等.经眶额下入路切除颅咽管瘤.湖南医科大学学报,1996,21(6):570~572
3 张运宏,高永中,肖利华,等.颅眶显微外科解剖学研究及其手术入路探讨.中华神经外科杂志,1999,15(2):105~108
4 李 龄,王承缘.突面脑膜瘤合并硬脑膜尾征的手术意义.中华神经外科杂志,1997,13(3):147~148
5 宋冬雷,李士其,周良辅,等.扩大额下硬膜外入路切除巨大型侵袭性垂体瘤.中华神经外科杂志,1998,14(2):87~89
6 王连元,廖茂斌,姚兴发,等.经额颞眶联合入路切除颅眶沟通肿瘤.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1997,2(1):53~54
(19990126 收稿), http://www.100md.com
单位:湖南省株洲市一医院(株洲 412000)
关键词:神经外科手术;脑肿瘤;手术入路
湖南医学990660 眶额入路缘于经眶额蝶联合入路[1],常用于切除大型,巨大型垂体腺瘤。作者等采用其入路的经眶额部分用于临床,在颅眶贯通伤,前颅底肿瘤以及颅眶交通型肿瘤的手术中取得良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病历
例1,男,23岁,因自建筑工地上坠落被建筑用跳板竹签自左上眼睑刺入颅内,伤后竹签未拔出。手术采用全麻气管插管,按文献[1]方法钻孔,将1孔稍偏中线,右移0.5~1 cm,避免打开额窦,将眶额骨及部分眶顶板一同形成成形骨瓣,台下拔出竹签,见竹签自眶顶板刺入颅内,眶顶板呈粉碎性骨折,大量竹屑位于眶顶板内外,清除碎骨及竹屑,见颅底有一3 cm×2 cm硬膜缺损,自缺损区将硬膜切口扩大,清除左侧额叶内血肿及异物,彻底清创后用帽状腱膜修补硬膜,缝合眼球脂肪囊,放回骨瓣。术后恢复良好,随访一年,左眼视力恢复到正常。
, http://www.100md.com
例2,女,50岁,主诉头痛伴左眼视力进行性下降1年。CT扫描示右侧前颅底肿瘤,CT增强效应明显。按眶额入路取下右侧成形眶额顶板骨瓣后再咬除眶顶板达肿瘤后缘,见硬脑膜动脉分支增粗,前颅底硬膜增厚,暴露到正常硬膜后连同病变的硬膜一起切除肿瘤,用涤纶片修补硬膜。术后病检为混合型脑膜瘤。
例3,男,55岁,左侧突眼,视力进行性下降2年,进院时左眼仅有光感,左眼底检查有视神经萎缩。CT扫描示颅眶交通型肿瘤,有眶顶板及视神经孔骨质破坏,肿瘤大小为5 cm×2 cm×3 cm。手术方式同例1,取眶额骨瓣后咬除眶顶板,蝶骨嵴,去掉前床突(硬膜外操作)打开视神经管及眶上裂,见肿瘤呈哑铃形,与视神经关系密切。原位切除肿瘤,术后病检为视神经鞘瘤。术后随访一年,左眼视力稍有好转。
2 讨论
经眶额蝶联合入路为切除大型、巨大型垂体瘤时所取术式[1]。在临床中,其入路的经眶额部分存在巨大潜力,有着广泛的用途。本组3例仅是其临床应用的例证,它有着其它入路无法比拟的优点,还可用于颅咽管肿瘤的切除[2],前颅底顽固性脑脊液漏等手术入路[3]。
, http://www.100md.com
作者在采用此入路过程中,尽量不开放额窦,除非病人额窦大,影响其骨瓣的形成;钻孔到额窦壁后,尽量保持其壁的完整性,因额窦开放后,病人易致感染[2]。在治疗颅眶贯通伤方面,本术式有着其它方法不能替代的作用,此入路对颅眶均有良好的暴露作用;既能清除脑内异物,又能清除眶顶板周围的异物,因而清创彻底,还能保护好眼球,使其容貌不受影响,同时又能很好修复颅底缺损的硬膜,避免脑脊液漏的发生。在颅底脑膜瘤方面,此入路首先将肿瘤基底部的供血血管暴露在视野下,使其肿瘤切除中出血少;可减少对脑组织的牵拉[3]。因肿瘤位于颅底,位置较固定,其它术式下需牵开额叶脑组织以暴露操作空间,肿瘤后缘分离时需牵拉的空隙尤大。采用此入路可以完全、完整地切除肿瘤,同时还可更大范围切除其病变的脑膜组织及其尾征[4],以达到防止复发的目的;修补硬膜时操作更为方便。
颅眶交通型肿瘤,大多地采用包括眶额入路在内的扩大入路,相对来说,此入路较周良辅、王连元采用的方法损伤少,其主要优点有[5,6]:①可以开放眶上裂、视神经孔;②距肿瘤近,暴露充分,有利全切;③可以减少对脑组织、神经、血管的牵拉。
, http://www.100md.com
参考文献
1 刘运生,陈善成,袁贤瑞,等.经眶额蝶联合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大型,巨大型垂体瘤.中华神经外科杂志,1997,13(5):274~277
2 刘景平,刘运生,陈善成,等.经眶额下入路切除颅咽管瘤.湖南医科大学学报,1996,21(6):570~572
3 张运宏,高永中,肖利华,等.颅眶显微外科解剖学研究及其手术入路探讨.中华神经外科杂志,1999,15(2):105~108
4 李 龄,王承缘.突面脑膜瘤合并硬脑膜尾征的手术意义.中华神经外科杂志,1997,13(3):147~148
5 宋冬雷,李士其,周良辅,等.扩大额下硬膜外入路切除巨大型侵袭性垂体瘤.中华神经外科杂志,1998,14(2):87~89
6 王连元,廖茂斌,姚兴发,等.经额颞眶联合入路切除颅眶沟通肿瘤.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1997,2(1):53~54
(19990126 收稿),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