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络膜血肿一例误诊原因分析
作者:吴 虹 于海涛
单位:山东省青岛市市立医院[266011]
关键词:
临床误诊误治990688 【病例】 男,72岁。因Ⅱ型呼吸衰竭、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肺源性心脏病、心功能Ⅲ级于1997年4月25日入院。住院第3天左眼视力突然丧失,专科检查:左眼视力无光感,角膜透明,晶体轻度混浊,眼底红光反射消失,窥不见眼底,指测眼压正常。初步诊断:玻璃体出血(左)。B超检查显示:左眼视网膜不规则增厚达5 mm,视网膜后方见实性低密度回声,约1.0cm×1.0cm×0.6 cm,突起、固定、活动度小。诊断:左眼内(脉络膜)实质性占位病变。CT检查示:左眼球形态规则,眼底可见半月形高密度影,CT值70~90 Hu,在14.0 cm层面可见肿物向球内突出,视神经未见异常。诊断:左眼球内占位性病变。5月13日行多功能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检查:左眼晶状体及玻璃体内均有少许雾状回声,视网膜完全脱离,视网膜后方6~8点范围见约1.1 cm×0.6 cm低回声肿物,其周围见少许絮状物回声附于肿物及脉络膜,提示:左眼内(脉络膜)实性肿物,继发性视网膜脱离,玻璃体混浊。5月16日在心电监护下局麻行左眼眼球摘除术,术中见球壁完整。术后病理报告:视网膜下积血。
本例先后进行了B超、CT及多功能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均提示眼内(脉络膜)实质性占位病变,造成临床诊断错误,并错误地施行眼球摘除术,教训是深刻的。分析本例误诊误治的原因:一是自发性脉络膜上腔血肿极少见,而造成眼内实质性占位性病变的假象更是罕见。二是片面相信现代影像学技术检查的结果。影像学检查只能提供影像所见,而不能作出关于病变性质的结论。本例影像学检查出现假阳性结果,考虑与血肿偏小且位于脉络膜有关。本例左眼视力突然消失,检查见眼底红光反射消失,又有玻璃体混浊,应首先考虑是由于眼内大量出血所致,如果能想到“血肿”,在相应部位行巩膜穿刺做细胞病理学检查,就可以得到明确诊断,从而避免摘除眼球的错误。
(收稿时间1999-05-25 修回时间1999-09-22), http://www.100md.com
单位:山东省青岛市市立医院[266011]
关键词:
临床误诊误治990688 【病例】 男,72岁。因Ⅱ型呼吸衰竭、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肺源性心脏病、心功能Ⅲ级于1997年4月25日入院。住院第3天左眼视力突然丧失,专科检查:左眼视力无光感,角膜透明,晶体轻度混浊,眼底红光反射消失,窥不见眼底,指测眼压正常。初步诊断:玻璃体出血(左)。B超检查显示:左眼视网膜不规则增厚达5 mm,视网膜后方见实性低密度回声,约1.0cm×1.0cm×0.6 cm,突起、固定、活动度小。诊断:左眼内(脉络膜)实质性占位病变。CT检查示:左眼球形态规则,眼底可见半月形高密度影,CT值70~90 Hu,在14.0 cm层面可见肿物向球内突出,视神经未见异常。诊断:左眼球内占位性病变。5月13日行多功能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检查:左眼晶状体及玻璃体内均有少许雾状回声,视网膜完全脱离,视网膜后方6~8点范围见约1.1 cm×0.6 cm低回声肿物,其周围见少许絮状物回声附于肿物及脉络膜,提示:左眼内(脉络膜)实性肿物,继发性视网膜脱离,玻璃体混浊。5月16日在心电监护下局麻行左眼眼球摘除术,术中见球壁完整。术后病理报告:视网膜下积血。
本例先后进行了B超、CT及多功能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均提示眼内(脉络膜)实质性占位病变,造成临床诊断错误,并错误地施行眼球摘除术,教训是深刻的。分析本例误诊误治的原因:一是自发性脉络膜上腔血肿极少见,而造成眼内实质性占位性病变的假象更是罕见。二是片面相信现代影像学技术检查的结果。影像学检查只能提供影像所见,而不能作出关于病变性质的结论。本例影像学检查出现假阳性结果,考虑与血肿偏小且位于脉络膜有关。本例左眼视力突然消失,检查见眼底红光反射消失,又有玻璃体混浊,应首先考虑是由于眼内大量出血所致,如果能想到“血肿”,在相应部位行巩膜穿刺做细胞病理学检查,就可以得到明确诊断,从而避免摘除眼球的错误。
(收稿时间1999-05-25 修回时间1999-09-22),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