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临床误诊误治》 > 1999年第6期
编号:10218512
骨圆针内固定锁骨骨折八例失败原因分析
http://www.100md.com 《临床误诊误治》 1999年第6期
     作者:吴春辉 刘广柱

    单位:山东省梁山县医院[274600]

    关键词:骨折/诊断;骨折固定术,髓内/诊断;失误;手术后并发症,肢体/畸形

    临床误诊误治990664Key words Fractures/diagnosis Fracture fixation,intramedullary/diagnosis Error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Extremities/abnormalities

    近年来我院采用骨圆针内固定术治疗青壮年锁骨骨折123例,取得良好效果,但在早期应用中有8例(6.5%)出现失误,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6例,女2例;年龄16~40岁,平均29岁。均为单侧新鲜骨折,3例为粉碎骨折。选用的骨圆针直径为1.5~2.5 mm者5例,3 mm者3例。手术均采用逆行法穿针术。

    1.2 结果 骨折延迟愈合7例,其中畸形愈合3例;骨不连1例。

    2 讨论

    2.1 失败原因分析 ①骨圆针过细。采用直径为1.5~2.5 mm的骨圆针固定的5例中有3例术后滑脱,其中1例因感染拔除骨圆针后畸形愈合,2例拔出后经消毒重新穿入髓腔内,并行外固定,出现延迟愈合;2例发生折弯出现成角畸形。②骨圆针进入近端髓腔过少或顶住骨皮质。2例使用3 mm骨圆针进入近端髓腔仅在2~3 mm之间,术后病人稍活动肩部便出现骨擦感,结果导致骨折延迟愈合;另1例因骨圆针钝端推顶锁骨髓腔内骨质,致骨折端产生间隙,术后骨圆针折弯,骨断端间隙增大而致骨不连。③粉碎骨折块固定不牢固。3例粉碎性骨折均行丝线捆扎固定骨折块,术后未行外固定,骨折块固定后不稳定,无法对抗上肢下垂重力而出现移位,导致骨折延迟愈合。

    2.2 在后期手术中,我们总结教训,采取了以下措施:①选用直径较粗(3 mm)的骨圆针,尽量选用新针,避免使用旧针或带刻度的导引针,以免强度不够而导致折弯或折断;②预先将骨圆针的钝端修成尖头,在骨圆针进入近端髓腔后继续钻入,直至钻透近端骨皮质并外露2~3 mm;③对粉碎骨折块行解剖复位后,用细钢丝捆扎固定,术后加用上肢悬吊带外固定。应用上述各项防范措施,后期骨折均愈合良好,未再出现失误。

    (收稿时间1999-07-01)

    ,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