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乙型肝炎患者T细胞亚群与HBV标志物的关系
作者:万克青 唐世刚 龚环宇
单位:(第三附属医院传染病学教研室 长沙 410013)
关键词:肝炎;病毒性;人;T细胞亚群*;乙型肝炎病毒;标记肽类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990631 中国图书分类号 R512.6+2
关于乙型病毒性肝炎的发病机制与其机体免疫状态的关系,国内报道较少。近年来国外许多学者报道慢性乙型肝炎外周血的CD+3,CD+4,CD+4/CD+8,IL-2和mIR-2R均较正常人明显降低。笔者总结了1994年1~10月我院收治的50例慢性乙肝患者的有关资料并进行了分析,现报告如下。
, 百拇医药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为1994年1~10月在本院住院的慢性乙肝患者50例,男48例,女2例,年龄16~56岁,其中诊断慢性迁延型肝炎12例(8例为肝组织活检证实),慢性活动型肝炎38例(7例为肝组织活检证实);所有病例均符合1995年全国病毒性肝炎会议诊断标准。
1.2 方法
1.2.1 试剂 淋巴分离液(Ficoll-Hypaque),上海生化试剂工厂产品;CD+3,CD+4,CD+8单克隆抗体和兔抗鼠IgG荧光抗体为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乙肝HBsAg,HBeAg和抗-HBcIgM检测试剂盒购自华美生物工程公司。
1.2.2 CD+3,CD+4,CD+8的检测 取待测者外周静脉抗凝血3~4ml,用Ficoll-Hypaque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悬液中分别先后加入相应的单克隆抗体,兔抗鼠IgG荧光抗体,在荧光显微镜下测200个细胞中荧光细胞计算百分率。
, 百拇医药
1.2.3 乙肝病毒标志物的测定 采用ELISA法。
1.3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方差检验。
2 结 果
HBsAg+,HBeAg+,抗-HBcIgG+,抗-HBcIgM+者的CD+3,CD+4的均数较其阴性者低,其中HBsAg+,HBeAg+,抗-HBcIgM+者的CD+3及抗-HBcIgM+者的CD+4与其相对应阴性者均数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附表)。
附表 乙肝病毒标志物与T细胞亚群的关系( ±s)
, http://www.100md.com
n
CD+3(%)
CD+4(%)
CD+8(%)
HBsAg-
+
5
45
59.18 ±8.55
50.61±8.36①
45.30±9.35
, http://www.100md.com
42.03±7.81
37.58±6.92
36 .12±6.91
HBeAg-
+
27
23
54.11±8.20
48. 30±8.56 ①
43.11±8.38
41.53±7.52
36.42±6.76
, http://www.100md.com
36.17±7.15
抗-HBcIgG-
+
12
38
53.03±9.22
51 .22±8.71
42.28±8.31
42.49±7.98
35.63±6.86
36.54±6.94
抗-HBcIgM-
, 百拇医药
+
26
24
54 .47±9.16
49.16±7.74①
45.19±7.26
39.93±7.93①
38.08±6.19
34.63±7.15
①与同组同指标比较P<0.05
3 讨 论
, 百拇医药
近年来许多学者进行了慢性乙肝患者PBMC内和血清HBVDNA与HBV-M的关系的研究,发现HBsAg,HBeAg,抗-HBC阳性者的HBVDNA阳性率分别较其阴性者高,提示HBsAg,HBeAg,抗-HBC等阳性的慢性乙肝患者血清中或PBMC内含HBV颗粒阳性率高。本研究发现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HBV标志物阳性组的CD+3,CD+4普遍较其阴性组低;其中HBsAg+,HBeAg+的CD+3,CD+4与其相对应阴性的CD+3,CD+4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与王玉梅等报道相似,提示血清中的乙肝标志物阳性即含HBVDNA含量高者,T细胞下降越明显。T细胞亚群下降的原因:①PBMC内感染HBV。HBV通过其表面蛋白以配体形式与多种细胞(肝细胞、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单核细胞)膜上的受体相结合而感染于这些细胞。黄育清等发现PBMC内有HBVDNA存在,并与血清内HBVDNA有一致性倾向,符合率64.6%。HBVDNA在PBMC中大量复制可引起细胞溶解或破裂,从而导致T淋巴细胞减少;②对慢性乙肝患者肝内淋巴细胞亚群的研究发现坏死区和小叶内浸润CD+8细胞;而在门管区/门管区周围和桥样坏死区存在较多的CD+4细胞。这样亦可能导致外周血的T淋巴细胞减少;③HBV感染干细胞。用原位扩增术在慢性乙肝患者骨髓组织中HBVDNA检出率可达20%。上述原因都可能使T淋巴细胞产生减少。, http://www.100md.com
单位:(第三附属医院传染病学教研室 长沙 410013)
关键词:肝炎;病毒性;人;T细胞亚群*;乙型肝炎病毒;标记肽类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990631 中国图书分类号 R512.6+2
关于乙型病毒性肝炎的发病机制与其机体免疫状态的关系,国内报道较少。近年来国外许多学者报道慢性乙型肝炎外周血的CD+3,CD+4,CD+4/CD+8,IL-2和mIR-2R均较正常人明显降低。笔者总结了1994年1~10月我院收治的50例慢性乙肝患者的有关资料并进行了分析,现报告如下。
, 百拇医药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为1994年1~10月在本院住院的慢性乙肝患者50例,男48例,女2例,年龄16~56岁,其中诊断慢性迁延型肝炎12例(8例为肝组织活检证实),慢性活动型肝炎38例(7例为肝组织活检证实);所有病例均符合1995年全国病毒性肝炎会议诊断标准。
1.2 方法
1.2.1 试剂 淋巴分离液(Ficoll-Hypaque),上海生化试剂工厂产品;CD+3,CD+4,CD+8单克隆抗体和兔抗鼠IgG荧光抗体为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乙肝HBsAg,HBeAg和抗-HBcIgM检测试剂盒购自华美生物工程公司。
1.2.2 CD+3,CD+4,CD+8的检测 取待测者外周静脉抗凝血3~4ml,用Ficoll-Hypaque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悬液中分别先后加入相应的单克隆抗体,兔抗鼠IgG荧光抗体,在荧光显微镜下测200个细胞中荧光细胞计算百分率。
, 百拇医药
1.2.3 乙肝病毒标志物的测定 采用ELISA法。
1.3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方差检验。
2 结 果
HBsAg+,HBeAg+,抗-HBcIgG+,抗-HBcIgM+者的CD+3,CD+4的均数较其阴性者低,其中HBsAg+,HBeAg+,抗-HBcIgM+者的CD+3及抗-HBcIgM+者的CD+4与其相对应阴性者均数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附表)。
附表 乙肝病毒标志物与T细胞亚群的关系( ±s)
, http://www.100md.com
n
CD+3(%)
CD+4(%)
CD+8(%)
HBsAg-
+
5
45
59.18 ±8.55
50.61±8.36①
45.30±9.35
, http://www.100md.com
42.03±7.81
37.58±6.92
36 .12±6.91
HBeAg-
+
27
23
54.11±8.20
48. 30±8.56 ①
43.11±8.38
41.53±7.52
36.42±6.76
, http://www.100md.com
36.17±7.15
抗-HBcIgG-
+
12
38
53.03±9.22
51 .22±8.71
42.28±8.31
42.49±7.98
35.63±6.86
36.54±6.94
抗-HBcIgM-
, 百拇医药
+
26
24
54 .47±9.16
49.16±7.74①
45.19±7.26
39.93±7.93①
38.08±6.19
34.63±7.15
①与同组同指标比较P<0.05
3 讨 论
, 百拇医药
近年来许多学者进行了慢性乙肝患者PBMC内和血清HBVDNA与HBV-M的关系的研究,发现HBsAg,HBeAg,抗-HBC阳性者的HBVDNA阳性率分别较其阴性者高,提示HBsAg,HBeAg,抗-HBC等阳性的慢性乙肝患者血清中或PBMC内含HBV颗粒阳性率高。本研究发现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HBV标志物阳性组的CD+3,CD+4普遍较其阴性组低;其中HBsAg+,HBeAg+的CD+3,CD+4与其相对应阴性的CD+3,CD+4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与王玉梅等报道相似,提示血清中的乙肝标志物阳性即含HBVDNA含量高者,T细胞下降越明显。T细胞亚群下降的原因:①PBMC内感染HBV。HBV通过其表面蛋白以配体形式与多种细胞(肝细胞、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单核细胞)膜上的受体相结合而感染于这些细胞。黄育清等发现PBMC内有HBVDNA存在,并与血清内HBVDNA有一致性倾向,符合率64.6%。HBVDNA在PBMC中大量复制可引起细胞溶解或破裂,从而导致T淋巴细胞减少;②对慢性乙肝患者肝内淋巴细胞亚群的研究发现坏死区和小叶内浸润CD+8细胞;而在门管区/门管区周围和桥样坏死区存在较多的CD+4细胞。这样亦可能导致外周血的T淋巴细胞减少;③HBV感染干细胞。用原位扩增术在慢性乙肝患者骨髓组织中HBVDNA检出率可达20%。上述原因都可能使T淋巴细胞产生减少。,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