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治疗外感后咳嗽51例
作者:华 山
单位:浙江省杭州市青春医院,310016)
关键词:
中国民间疗法/990663 外感后咳嗽虽常见,但部分患者常迁延不愈, 长期喉痒咯痰, 应用常规治疗或抗生素效果不佳, 有时治疗颇为棘手。笔者应用自拟中药方辨证加减治疗 ,临床疗效较好。
一般资料
51例均为门诊病人,年龄在5~75岁,病程7天~3个月,平均14天。均无明显慢性支气管炎或肺结核病史。于外感后咳嗽延时不愈而来诊。就诊时无明显发热畏寒等表证,部分患者X光透视显示“肺纹理增粗”。血象正常。
治疗方法
基本方:麻黄、白芍、甘草、熟地、大青叶、黛蛤散、车前子、茯苓。加减:气虚加黄芪、白芍;咽痛加玉蝴蝶、青果;津亏加沙参、麦冬、乌梅;湿重加 藿香、佩兰等。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分服。
治疗效果
经治疗14天后,51例中痊愈(咳嗽等症状完全消除)36例, 明显好转(咳嗽等症状基本 消除)10例,好转(症状有所好转)3例,无效(症状无明显变化)2例。痊愈者中最短者仅 服药3~5天。
典型病例
某女,33岁,咳嗽一月余,晨起及入睡前咳嗽尤甚, 无痰,无涕,不畏风寒,口干不欲饮, 纳可便溏,苔黄厚腻, 舌淡红,脉濡小滑。处方:麻黄5g、黛蛤散(包)20g、大青叶20g 、藿佩兰各10g、生甘草 10g、茯苓20g、米仁30g、炒白术15g、玉蝴蝶3g、青 果15g、建曲15g、砂仁(后下)5g、桔梗5g、象贝15g、元参20g、炒生地20g、炒 白芍10g。服药4剂后咳嗽已平。
体会
外感后咳嗽虽有咳嗽主证,但无明显的表证和脏腑虚损的证象。其病因不外乎正虚 邪实, 其病位在肺卫, 因感受外邪而致肺气壅塞,失其清肃, 逆发为咳。所用方中麻 黄为肺系病要药,大青叶、黛蛤散有抗病毒抗菌作用,三者清温共济,开肺气,清余邪;白 芍、熟地滋阴柔肺, 以固其本;车前子、茯苓利水降气;甘草调和诸药。诸药配合,再 兼以辨证加减,临床疗效较好。
(收稿日期 1999-02-11)
闂佽娴烽弫濠氬磻婵犲洤绐楅柡鍥╁枔閳瑰秴鈹戦悩鍙夋悙婵☆偅锕㈤弻娑㈠Ψ閵忊剝鐝栭悷婊冨簻閹凤拷
闂傚倷鑳舵灙缂佺粯顨呴埢宥夊即閵忕姵鐎梺缁樺姉閸庛倝宕曞畝鍕厽闁逛即娼ф晶顔姐亜鎼搭垱瀚�
闂備浇宕垫慨鏉懨洪妶鍥e亾濮樼厧鐏︽い銏$懇楠炲鏁冮埀顒傜矆閸曨垱鐓熸俊顖濐嚙缁茶崵绱撳蹇斿
闂傚倷鑳堕幊鎾诲触鐎n剙鍨濋幖娣妼绾惧ジ鏌曟繛鐐珔闁告濞婇弻鈩冨緞鐎n亞鍔稿┑鈽嗗灲閹凤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