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风饮治疗偏头痛68例
作者:李 伟
单位:天津市起重电器厂保健站,300131
关键词:
笔者自1989年以来自拟头风饮加减治疗偏头痛68例 笔者自1989年以来自拟头风饮加减治疗偏头痛68例,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一般资料
本组中男性23例,女性45例;年龄18~54岁,平均34.6岁;病程7个月~16年,平均4.2年;其中59例应用过西药常规治疗无效或停药后复发。
治疗方法
头风饮组成:川芎30g、赤芍30g、蜈蚣2条、全蝎6g、白芷10g、柴胡10g、钩藤10 g、威灵仙10g、白芍30g、甘草10g。加减:兼额前痛或连及眉棱骨者重用白芷;兼两侧 头痛 连及耳部者重用柴胡,加黄芩;后头痛下连于颈项者重用羌活,加葛根;兼巅顶痛者重用 吴茱萸,加藁本;兼颞部痛连及眼眶外侧者加蔓荆子;兼鼻渊头痛,痛连目系者加辛夷、细辛 ;兼牙龈痛,甚则面部抽搐者加生石膏、蝉蜕;兼外感风寒者加荆芥、防风、细辛等;兼外 感风 热者加薄荷、菊花、荆芥等;兼外感风湿者加苍术、羌活等;兼瘀血阻络者加桃仁、红花、乳香等;兼痰浊内盛、呕吐痰涎者加半夏、陈皮、天麻等;兼肝郁气滞者加香附、郁金 、白蒺藜等;兼肝火上炎目赤者加丹皮、栀子、龙胆草等;兼肝阳上亢者加石决明、菊花、 珍珠母等;兼肝肾阴虚,腰膝酸软者加山萸肉、熟地等;兼心火亢盛,神烦不寐者加黄连、酸仁 等;兼气阴两虚者加党参、熟地;兼气血两虚者加党参、黄芪、当归等;兼阳虚寒凝 者加 桂枝、羌活等;兼月经期头痛反复发作属肝肾阴虚者加枸杞子、山茱萸、益母草、当归 等; 兼头晕目眩者加泽泻、白术等;兼恶心呕吐者加竹茹、半夏等;头痛久治不愈者加地龙 ,重 用蜈蚣、全蝎。方中药物剂量可根据病情、体质和年龄、时令等增减。每日1剂,水煎分2 次服 ,15天为1个疗程,观察用药期间停服其它药物。
治疗效果
疗效标准:痊愈:头痛及其它伴随症状均消失,随访1年无复发;显效:头痛消失,偶有复发,但 较前明显减轻,继续服药仍有效;有效:头痛基本消失或减轻,发作次数减少或发作时间明显缩短;无效:治疗3个月,头痛不缓解仍继续发作。
本组经7天~3个月治疗,痊愈38例,显效15例,有效1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5.59%。治疗过程 中均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
典型病例
孙某,女,39岁,1995年9月22日初诊。患者反复发作左侧偏头痛8年余,常因情绪波动而诱发, 呈搏动性剧痛,伴恶心、呕吐、畏光、烦躁,每次发作持续2~3天方缓解。经西医治疗效不佳 。诊见:面红目赤,舌质暗红,苔薄黄,脉弦。诊为偏头痛,证属瘀血阻络。治宜活血通络,祛风止痛,方用自拟头风饮加桃仁、红花、当归、香附、白蒺藜、郁金、栀子、竹茹、半夏,每日1剂,煎汤分2次服。7天后复诊,述服药2剂后头痛明显减轻,伴随症状亦消失;效不更方,守方再进7剂,头痛及其它症状均消失而愈,随访2年未见复发。
体会
偏头痛属祖国医学“头风”范畴,其病因分为外感和内伤两大类,但不外由瘀、风、痰、 火、 寒、虚导致脉络瘀阻,不通则痛,或脉络失养,不荣则痛。笔者以自拟头风 饮随 证加减治疗偏头痛,其中川芎辛温入少阳、厥阴经,其性升散,行血中之气,祛血中之风, 上行头目、下达血海,其上行头面既可活血行气、祛风止痛,又可助清阳之气而利窍,还可引 诸药上行头目,直达病所;赤芍祛瘀止痛,凉血活血,清肝明目;蜈蚣、全蝎搜风通络,解痉止痛, 解毒散结;白芷辛温芳香,能上达通窍,散风寒,化湿浊,祛风通络止痛,助川芎增强利窍行血之功;柴胡疏肝理气,解表和里,升阳降浊,善治少阳头痛,且是少阳经的引经之药;钩藤熄风止痉,清肝热,平肝阳,伍白芷可以疏风宁静清空,还可镇潜防止川芎等升窜太过;威灵 仙辛 散善走,性温通利,能通行十二经,祛风除湿,通络止痛,消痰逐饮,行气化滞,既能驱在表之风, 又能化在里之湿;白芍平肝敛阴养血,缓急止痛,既可柔肝解郁除烦,又能防止川芎等辛散之 品升散太过伤阴,祛邪而不伤正;甘草调和诸药,配白芍酸甘化阴养络,缓急止痛。全 方共奏活血通络、祛风止痛、平肝潜阳、祛湿止痛之功。
(收稿日期 1999-01-31)
微信文章
关注百拇
评论几句
搜索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