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临床外科杂志》 > 1999年第6期
编号:10232000
椎体中柱榫状植骨在脊柱结核治疗中的作用
http://www.100md.com 《临床外科杂志》 1999年第6期
     作者:徐玉生 刘传坚 严峻

    单位:新疆建设兵团第四师医院(835000)

    关键词:

    临床外科杂志990640 1987~1997年我们采用前路中柱榫状植骨,对122例脊柱结核病灶清除后的椎体缺损进行融合,经2~10年(平均6.5年)随访,脊柱稳定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一、一般资料

    本组122例,男42例,女80例,年龄最小16岁,最大60岁,平均37岁。病椎部位:胸椎23例,胸腰段41例,腰椎52例,腰骶部6例。病变侵犯单一椎体48例,2节椎体68例,3节以上椎体6例。中心型23例,边缘型81例,合并椎弓结核18例。94例合并椎旁脓肿或流注脓肿,其中24例伴有窦道,28例为单纯椎体破坏。18例合并截瘫,10例合并后突畸形,cobb's角10°~35°(平均24°)。122例椎体破坏均包括脊柱中柱在内。
, 百拇医药
    122例术前均经8~12周连续抗痨治疗,结核中毒症状改善后进行手术治疗。

    二、手术方法

    各椎结核均取标准前侧或前外侧入路,清除脓液及干酪样组织,彻底凿除病骨,切除病变邻近椎间盘,在病椎上下健康椎体(边缘性病灶小椎体破坏少的可在病椎与相邻椎体间)中央偏后凿出“[”榫状骨槽以备植骨。切取髂骨时使之呈与榫状骨槽相适应的榫头,长度与缺损椎体一致,最长10 cm,最短4.5 cm。撑开椎体,将所取髂骨块呈榫头对榫槽嵌入椎体榫槽内,有后凸畸形者使植骨块适当长于需植骨间隙,植骨块周围植入自体或异体库骨火材棍样骨条,使之与残余椎体紧密接触。伴有截瘫性的前路探查椎管并作相应处理。冲洗病灶区放入链霉素粉2 g,局部组织内注射异烟肼200 mg。有窦道的同期切除,与切口一并一期缝合。术后卧石膏床4~8周,继续抗痨6~9个月。

    三、结果:116例于术后7~12个月(平均10.3个月)恢复生活及劳动能力,5例恢复部分生活能力,1例不能生活自理。本组总治愈率为95.08%。
, 百拇医药
    讨 论

    脊柱结核在完成病灶清除后主张后路植骨的居多,因前路植骨选择面相对较窄,同时也担心椎体病灶清除不彻底或结核复发对植骨构成影响反而使脊柱失稳。即使采取前路植骨,植骨的最佳部位也未作特别强调。按Denis提出的将脊柱分为前、中、后三柱的概念,椎体的前纵韧带、椎体及椎间盘的前半为前柱,椎体和椎间盘的后单及后纵韧带组成中柱,后柱由椎弓、黄韧带、关节突关节及间韧带构成。脊柱的稳定需要中柱的完整。而中柱对脊柱的稳定又主要体现在其对脊柱刚度及前屈等脊柱的主要功能方面。脊柱结核多数涉及前柱及中柱破坏,部分包括后柱,病灶清除后使脊柱的稳定性进一步降低。因此脊柱结核的治疗应包括术后脊柱稳定的概念。椎骨融合区以何柱为重点对脊柱稳定性更有利即成为应该探索的问题。本组方法正是基于这种考虑而设计,这在脊柱结核的治疗中产生了以下作用:①中柱融合恢复了脊柱结核椎体破坏缺损区的抗压刚度;②稳定了脊柱前屈等主要功能;③榫状植骨使供骨与植骨区嵌合更紧密不易脱落,榫状植骨还能增加植骨与受区有血运骨的密切接触面,有利于移植骨爬行替代过程的建立;④植骨可与病灶清除同期完成,后突畸形<30°可部分矫正。

    术前术后规范的抗痨措施仍然是脊柱结核治疗的重要环节之一,抗痨时间我们认为9个月即可,本组为6~9个月。彻底的病灶清除能有效的防止术后复发,彻底的病灶清除应包括椎体的各个立体方位不能遗漏,否则结核的复发同时也标志着植骨块将永久性发生坏死成为新的死骨。残余健康椎体予以保留不仅可以参与对脊柱的稳定作用,而且可以给移植骨提供更多的有血运骨的接触面。因椎体的血供来源较多,即使是病灶清除后的残余健康椎体也可有较良好的血运,包括残余椎体和榫状骨槽可以为移植骨提供多方位的血供,从而加速移植骨与受区骨传导的建立过程。

    收稿日期:1999-08-27,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