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临床外科杂志》 > 1999年第6期
编号:10232008
外伤性肝破裂的诊治体会
http://www.100md.com 《临床外科杂志》 1999年第6期
     作者:曹天生 王焕荣 余维铸

    单位:广东省花都市人民医院普外科 510800

    关键词:

    临床外科杂志990631 近年来外伤性肝破裂的发生率明显增加,病死率达10%~30%,死亡原因以早期失血性休克为主。我院自1993年1月至1999年3月共收治外伤性肝破裂65例,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全组65例,男55例,女10例,年龄18~50岁,平均28.6岁。全部病例均行手术治疗,伤后至手术时间2~16小时,平均7.3小时,术中行自体血回输13例。术后2例因术前失血过多死亡,病死率3.2%。其余63例均于术后10~35天痊愈出院,治愈率96.8%。并发膈下积液5例,占7.7%,无其他并发症发生。

    讨 论

    一、肝外伤的早期诊断

    肝外伤病人常有典型的右下胸部或右上腹部外伤史,右侧8~10肋骨骨折或有胸壁挫伤体征,伤后脉搏增快,血压下降以及不同程度的腹膜刺激征。本组病例有上述情况者52例(占80%)。肝外伤临床表现差异很大,症状与体征要根据肝外伤程度及合并伤的种类而定。腹腔穿刺和腹腔灌洗是肝外伤简单而有效的确诊方法。本组穿刺阳性者56例,阳性率86%。CT、MRI虽可协助诊断,但基层医院多数缺少此种检查方法。

    二、严重肝外伤手术的体会

    1.迅速充分显露手术野,判明伤情是手术关键之一。采用腹正中或右上腹直肌切口。肝外伤基本术式是清创、止血和引流。术中做到清创彻底,止血完全,引流充分。彻底切除全部已失活和行将失活的肝组织片块,必须取尽伤口深处的全部凝血块,断面上的全部血管、胆管残端予以个别结扎,在清创断面处置双腔负压持续引流,以排出胆汁和渗血。

    2.控制出血最简单有效的方法是双手压迫止血,阻断第一肝门,如果在正确阻断第一肝门后而出血依然剧烈,则应立即想到是大静脉系统损伤,如肝静脉或腔静脉。基层医院最实际的是用纱布卷垫填塞止血。有学者认为纱布直接压迫肝创口应于24~72小时再次手术取出,压迫时间长,可造成肝创面坏死、感染和反复出血。本组遇肝静脉系统损伤5例,我们采用明胶海绵填塞,再将带蒂大网膜覆盖在肝创口上,然后再用大块凡士林纱布条卷填塞,其尾端自切口置于腹腔外,止血效果好,3~5天拔除,无须再次手术,5例均未发生肝创面坏死和再次出血,并发膈下积液2例,经抗炎或穿刺抽液治疗,患者痊愈。我们认为在基层此法值得应用。

    三、肝血自体回输

    外伤性肝破裂死亡原因以早期出血性休克为主,基层医院血源紧张,常给抢救工作带来困难,甚至失去抢救机会。本组行肝血自体回输16例,最少500 ml,最多2500 ml,术后无一例发生黄疸、败血症、肺栓塞、肾功能衰竭等并发症。自体血回输具有如下优点:(1)可解决血源短缺问题;(2)无须检验血型和交叉配血试验;(3)无高热、过敏等反应;(4)没有传播疾病的危险;(5)可减轻经济负担。

    肝血回输,应注意下列禁忌证:(1)开放性外伤性肝破裂;(2)合并有严重胰腺、肾脏损伤及伴有空腔脏器损伤者;(3)原有肝胆疾病或其他全身感染性疾病;(4)肝外伤破裂出血已逾24小时者;(5)患有恶性肿瘤者;(6)有肝肾功能不全或凝血因子缺乏者。

    收稿日期:1999-03-01 修回日期:1999-05-31,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