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股沟疝术后复发原因探讨
作者:苏文智 陈任忠
单位:苏文智(宁夏银川市第一医院外七科 750001);陈任忠(宁夏银川市第三医院外科 750004)
关键词:
宁夏医学杂志990619 我院自1986年12月~1995年12月共收治腹股沟疝533例,其中首次手术后复发疝58例。我们就引起复发的医源性因素进行探讨。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首次手术后复发疝58例,男性56例,女性2例;年龄最小14个月,最大年龄72岁,平均47.6岁。首次手术复发时间1周~16年,2年内复发者最多32例(32/58),平均复发时间术后17个月。
1.2 首次手术方法:首次在本院手术者39例成人均采用B或F法修补,8例小儿疝均单纯行疝囊高位结扎无一例行内环口修补 ,11例在外院手术治疗方法不详。
, 百拇医药
1.3 复发疝类型:斜疝46例,直疝2例(该2例是第一次手术时漏诊,为分析方便列入本组)。
1.4 复发原因:根据本次术中解剖及部分患者前次手术记录分析其复发原因:①腹股沟管壁修补失败(32/58);②疝囊没有高位结扎;③未做内环口的修补;④对滑疝的认识不足;⑤漏诊合并疝;⑥前次手术未处理;⑦手术适应症控制不严。
2 讨论
2.1 腹股沟管修补术:传统的疝修补术缝合腹股沟壁的缺损往往有较大的张力,尤其是在强张力下缝合,术后甚至有些术中就发生撕裂或血循环不良而影响愈合。黄筵庭〔1〕报告47例复发疝中,再次手术发现修补的腹股沟管的后壁完全裂开者13例。本治疗组归纳此种情况者32/58。尽管腹股管的后壁修补的失败是疝术后复发最常见的原因,甚至有人〔3〕报道对腹股沟斜疝行疝囊高位结扎加腹横筋膜重叠缝合即可达到治疗的目的,并且复发率低。但是并不是要废弃腹股沟管壁的修补,应该认识到该方法对大多数病例达到了治疗的目的。我们强调注意的是:任何修补方式均要坚持无张力修补的原则,否则应放弃传统的修补方法,在就近的腱性或肌性组织中找出相应的组织修补物,如用腹直肌前鞘或自体阔筋膜等进行修补。
, http://www.100md.com
2.2 内环口未做修补:内环口的修补在现代腹股沟斜疝修补术中至关重要,以经典的B或F修补术只注重加强腹股沟管的前壁或后壁,而不包括腹横筋膜层特别是内环口,对此点陈易人认为如不缝紧术后必然复发。因此对于小儿疝及青壮年的斜疝考虑在疝囊高位结扎后仅行腹横筋膜加强和内环口的修补,即改良的Shouldice方法。黄筵庭认为这种手术更合理,有助于降低复发率〔1〕。本组有11例复发疝均为1990年之前,未提倡或重视内环口修补的情况下所施,其结果于首次术后1~7年均复发。
2.3 疝囊高位结扎:腹股沟疝的任何修补术或成形术均是在疝囊高位结扎的基础上完成的,我们讨论的疝囊高位结扎即是在高位结扎后的腹膜不留下一个小的鞘状突或潜在的腔隙,否则必然为疝术后复发留下一个潜在的腔隙。
2.4 加强对腹股沟区生理性及病理性解剖的认识:腹股沟疝的手术是一个解剖性很强的操作,一定要熟练的掌握腹股沟的生理性解剖层次及疝发生的机理。在本组有6例术后早期复发的患者,再次手术时在腹外斜肌腱膜深层未发现前次手术的痕迹。有2例损伤膀胱而匆匆结束手术,疝囊根本未做处理。
, http://www.100md.com
2.5 增强对滑疝的认识:对于滑疝的诊断在术前应有足够的认识,如对于难复性或虽经复位但腹股沟区仍饱满的斜疝应高度怀疑滑疝,在术中要仔细辨认和处理。本组1例在术后早期复发,经再次手术证实首次治疗时即为滑疝但没有按滑疝的方式处理。
2.6 警惕并存疝的存在:在疝手术中,要特别注意并存疝的发生。在本组有2例老年患者即是因为斜疝并存直疝,手术只处理了斜疝而忽略了直疝,致使术后早期“复发”。
参考文献
1 黄筵庭.腹股沟术后复发原因分析.实用外科杂志,1992,12(3):119
2 董国光,等.腹横筋膜重叠缝合治疗腹股沟斜疝128例分析.实用外科杂志,1992,12(3):152
3 陈易人.重视腹股沟疝的处理.实用外科杂志,1992,12(3):115
(收稿:1998—10—31) 责编:杨自革, http://www.100md.com
单位:苏文智(宁夏银川市第一医院外七科 750001);陈任忠(宁夏银川市第三医院外科 750004)
关键词:
宁夏医学杂志990619 我院自1986年12月~1995年12月共收治腹股沟疝533例,其中首次手术后复发疝58例。我们就引起复发的医源性因素进行探讨。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首次手术后复发疝58例,男性56例,女性2例;年龄最小14个月,最大年龄72岁,平均47.6岁。首次手术复发时间1周~16年,2年内复发者最多32例(32/58),平均复发时间术后17个月。
1.2 首次手术方法:首次在本院手术者39例成人均采用B或F法修补,8例小儿疝均单纯行疝囊高位结扎无一例行内环口修补 ,11例在外院手术治疗方法不详。
, 百拇医药
1.3 复发疝类型:斜疝46例,直疝2例(该2例是第一次手术时漏诊,为分析方便列入本组)。
1.4 复发原因:根据本次术中解剖及部分患者前次手术记录分析其复发原因:①腹股沟管壁修补失败(32/58);②疝囊没有高位结扎;③未做内环口的修补;④对滑疝的认识不足;⑤漏诊合并疝;⑥前次手术未处理;⑦手术适应症控制不严。
2 讨论
2.1 腹股沟管修补术:传统的疝修补术缝合腹股沟壁的缺损往往有较大的张力,尤其是在强张力下缝合,术后甚至有些术中就发生撕裂或血循环不良而影响愈合。黄筵庭〔1〕报告47例复发疝中,再次手术发现修补的腹股沟管的后壁完全裂开者13例。本治疗组归纳此种情况者32/58。尽管腹股管的后壁修补的失败是疝术后复发最常见的原因,甚至有人〔3〕报道对腹股沟斜疝行疝囊高位结扎加腹横筋膜重叠缝合即可达到治疗的目的,并且复发率低。但是并不是要废弃腹股沟管壁的修补,应该认识到该方法对大多数病例达到了治疗的目的。我们强调注意的是:任何修补方式均要坚持无张力修补的原则,否则应放弃传统的修补方法,在就近的腱性或肌性组织中找出相应的组织修补物,如用腹直肌前鞘或自体阔筋膜等进行修补。
, http://www.100md.com
2.2 内环口未做修补:内环口的修补在现代腹股沟斜疝修补术中至关重要,以经典的B或F修补术只注重加强腹股沟管的前壁或后壁,而不包括腹横筋膜层特别是内环口,对此点陈易人认为如不缝紧术后必然复发。因此对于小儿疝及青壮年的斜疝考虑在疝囊高位结扎后仅行腹横筋膜加强和内环口的修补,即改良的Shouldice方法。黄筵庭认为这种手术更合理,有助于降低复发率〔1〕。本组有11例复发疝均为1990年之前,未提倡或重视内环口修补的情况下所施,其结果于首次术后1~7年均复发。
2.3 疝囊高位结扎:腹股沟疝的任何修补术或成形术均是在疝囊高位结扎的基础上完成的,我们讨论的疝囊高位结扎即是在高位结扎后的腹膜不留下一个小的鞘状突或潜在的腔隙,否则必然为疝术后复发留下一个潜在的腔隙。
2.4 加强对腹股沟区生理性及病理性解剖的认识:腹股沟疝的手术是一个解剖性很强的操作,一定要熟练的掌握腹股沟的生理性解剖层次及疝发生的机理。在本组有6例术后早期复发的患者,再次手术时在腹外斜肌腱膜深层未发现前次手术的痕迹。有2例损伤膀胱而匆匆结束手术,疝囊根本未做处理。
, http://www.100md.com
2.5 增强对滑疝的认识:对于滑疝的诊断在术前应有足够的认识,如对于难复性或虽经复位但腹股沟区仍饱满的斜疝应高度怀疑滑疝,在术中要仔细辨认和处理。本组1例在术后早期复发,经再次手术证实首次治疗时即为滑疝但没有按滑疝的方式处理。
2.6 警惕并存疝的存在:在疝手术中,要特别注意并存疝的发生。在本组有2例老年患者即是因为斜疝并存直疝,手术只处理了斜疝而忽略了直疝,致使术后早期“复发”。
参考文献
1 黄筵庭.腹股沟术后复发原因分析.实用外科杂志,1992,12(3):119
2 董国光,等.腹横筋膜重叠缝合治疗腹股沟斜疝128例分析.实用外科杂志,1992,12(3):152
3 陈易人.重视腹股沟疝的处理.实用外科杂志,1992,12(3):115
(收稿:1998—10—31) 责编:杨自革,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