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第四次口腔粘膜病学术会议纪要
作者: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粘膜病专业委员会
单位: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粘膜病专业委员会
关键词: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990618 中华口腔医学会全国第四次口腔粘膜病学术会议于1998年10月14~16日在成都市召开。这是中华口腔医学会成立以来的首次全国口腔粘膜病学术大会,也是本世纪最后一次全国口腔粘膜病专业的学术会议。会议收到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320余篇论文,有180多位代表的论文在大会交流。论文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泛,覆盖了整个口腔粘膜病学科领域,研究水平和论文质量都显著高于以往本学科会议,不少方面已跻身于世界先进水平的行列。反映了我国口腔粘膜病学研究和临床工作近年来取得的巨大成就。
一、口腔粘膜白斑与口腔癌前损害研究水平突出
继上次会议口腔粘膜白斑与癌前损害的研究成为热点以后,这部分内容的研究水平在本次会上尤为突出,国内外有关肿瘤分子生物学研究的“热点”都有涉及。再次显示以研究“两病”(口腔白斑和口腔扁平苔藓)而发展起来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口腔粘膜病学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和提高。如研究发现,上皮异常增生各组中细胞周期素(cyclin D1)表达较正常明显增高,并与Rb基因表达产物的缺失呈负相关;细胞凋亡促进基因产物Bax在此过程中呈代偿性增高;细胞角蛋白的变化是口腔癌前损害中发生较早的分子生物学现象,K13表达减少可作为口腔癌前损害诊断的辅助指标。细胞凋亡相关研究发现,口腔白斑中基底细胞的增殖能力活跃,血管生长因子及其受体与颊部癌前损害的发生及颊癌的生物学行为有关。念珠菌白斑中IV型胶原的表达可能与癌前损害的基底膜降解有关,而C-erbB-2与上皮异常增生关系不大。可溶性纤维连接素促进口腔上皮细胞的移动,与肿瘤的浸润和转移有关。口腔粘膜脱落上皮细胞微核可作为口腔白斑化学预防的中间标志物等,一系列研究课题的交流,显示了本次会议的学术水平。
, http://www.100md.com
应用实验性金黄地鼠口腔白斑癌变模型的研究表明,微波辐射对降低癌前损害的癌变有一定效果,不同的辐射时间和辐射次数,于光镜下观察,其病理变化影响不大。微波阻断上皮癌变机理与微波热效应抑制细胞异常增殖和上皮下结缔组织瘢痕化有关。再如,应用此模型的研究提示,异常增生组细胞凋亡数量明显增高,而致浸润性癌阶段则明显下降,支持了人类标本研究中所获得的结论。此外,在此模型中还证实了纯中药制剂“增生平”能有效抑制口腔粘膜上皮的癌变。
二、口腔扁平苔藓的临床与基础研究进展迅速
本次会议有关口腔扁平苔藓(OLP)的研究论文水平提高显著,应用分子生物学研究方法,在OLP患者组织中发现了幽门螺杆菌的痕迹,提示OLP的发生可能与慢性胃炎具有相似的发病机理,抗幽门螺杆菌治疗OLP能取得较为显著的疗效。多篇论文报道丙型肝炎病毒在OLP组织中具有较健康人明显增高的检出率。雌激素受体的表达异常与OLP的发生也有一定关系,OLP患者血清中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SCL-90心理量表测试表明,OLP患者的量表分值,明显高于全国常模;对OLP的治疗研究表明,小剂量雷公藤多甙对OLP具有疗效。
, 百拇医药
三、口腔溃疡类疾病的研究以临床经验总结为主
口腔溃疡,特别是复发性阿弗它溃疡(RAU),是最常见的口腔粘膜病,严重影响患者的心身健康和生活质量。代表们在实际工作中,克服了这类疾病具有自愈性,影响临床疗效观察等困难,总结出大量临床经验性论文,丰富了该病防治的知识。如研究发现,RAU患者红细胞内及血清中游离钙离子浓度增高,与患者存在的微循环障碍有关;巨细胞病毒与RAU的复发有关;动物模型研究证实氧自由基清除剂能有效地清除过量的氧自由基,减轻粘膜的炎性反应。
RAU的治疗研究主要采用的是各类缓释系统如药膜、粘贴片、糊剂等的疗效观察。如观察发现,醋酸地塞米松粘贴片治疗RAU的有效率达96%以上;中西医结合治疗有利于RAU的愈合及延长其复发间歇期。
四、口腔粘膜下纤维性变涉及胶原和血管多方面的研究
口腔粘膜下纤维性变(OSF)在我国主要见于湘潭、长沙等地区。由湖南地区学者所报道,并建议临床上将OSF分为弥散型和局限型。在我国主要以局限型为主;这类患者患病部位的毛细血管损伤,内皮素-1呈现超量表达,胶原合成在早期为合成增多,晚期为降解不足;胶原纤维的直径和周期性横纹早期与正常无差别,中晚期则出现异常;全血组织胺含量明显高于健康人;高压氧治疗有利于患者症状的缓解。
, http://www.100md.com
五、灼口综合征得到众多研究者的重视
心理测试的研究提示,灼口综合征(buring mouth syndrome, BMS)很可能由一些应激性社会事件作用于特殊个体后引发,患者的个性特征及情绪改变可能在发病前就已具备;医师从了解方面入手,启发指导可帮助和促进患者症状的缓解,心理护理对BMS患者的治疗有明显的辅助作用。也有报告指出,BMS患者外周血全血粘度较对照组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明显下降,脂质过氧化物明显升高,可能与其发病具有一定关系。电生理学的检测则显示,BMS患者神经兴奋性升高,对外界刺激易感。
六、白色念珠菌感染的研究也取得了丰硕成果
乳铁蛋白对常见致病性念珠菌的体外抗菌研究显示,不同念珠菌对乳铁蛋白的敏感性不同,热带念珠菌对乳铁蛋白最敏感,光滑及近平滑念珠菌对乳铁蛋白最不敏感。白色念珠菌在义齿软衬材料表面的粘附量与其粗糙度有关,唾液获得性膜具有抑制白色念珠菌粘附的作用。93例临床病例分析显示,白色念珠菌感染大部分与一些常见普通的口腔粘膜病重叠,致使这些粘膜疾病的表现与治疗效果呈现复杂性。白念感染与白斑关系的临床探讨显示,活检及微生物培养是必须的。
, 百拇医药
本次大会组织了3位专家的专题演讲,他们分别是: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周曾同教授的《口腔粘膜癌前病变研究进展》、华西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陈谦明教授的《口腔白斑病:定义、分期及分子发病机制研究回顾》和北京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徐岩英副教授的《基因疗法在治疗口腔念珠菌病中的研究现状》。这些讲演,反映了国内外的研究动态,体现了大会的总体导向,受到了与会代表的欢迎。
本次大会上,还成立了以李秉琦教授为主任委员的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粘膜病专业委员会。张震康会长到会祝贺并给31位专业委员会委员颁发了聘书。张会长还代表中华口腔医学会为原中华医学会口腔科学会口腔粘膜病学组组长许国祺教授、副组长李辉教授颁发了荣誉证书,以表彰他们长期为我国口腔粘膜病学科的发展呕心沥血、富有成果的工作和杰出贡献。
必须指出,我国口腔粘膜病学还有许多难题有待解决,如研究工作中还存在着低水平重复,部份研究设计科学性不足,研究课题缺乏独创性,研究队伍较为分散,研究投入极为不足等问题。但是,与会代表有信心通过共同努力,克服困难,使这些问题逐步得以解决。
会上也欣喜地看到,一大批来自不同单位的年轻学者活跃在研究工作的第一线。他们无论是从国外学成归来,还是在国内辛勤耕耘,都报告了具有一定水平的研究成果。这是本学科后继有人的体现,也是我国口腔粘膜病学发展的希望所在。相信在老一辈专家学者的扶持下,通过他们自身的努力,定能健康成长,并同与会代表一道,将蓬勃向上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口腔粘膜病学带入21世纪。
(收稿:1998-12-10), 百拇医药
单位: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粘膜病专业委员会
关键词: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990618 中华口腔医学会全国第四次口腔粘膜病学术会议于1998年10月14~16日在成都市召开。这是中华口腔医学会成立以来的首次全国口腔粘膜病学术大会,也是本世纪最后一次全国口腔粘膜病专业的学术会议。会议收到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320余篇论文,有180多位代表的论文在大会交流。论文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泛,覆盖了整个口腔粘膜病学科领域,研究水平和论文质量都显著高于以往本学科会议,不少方面已跻身于世界先进水平的行列。反映了我国口腔粘膜病学研究和临床工作近年来取得的巨大成就。
一、口腔粘膜白斑与口腔癌前损害研究水平突出
继上次会议口腔粘膜白斑与癌前损害的研究成为热点以后,这部分内容的研究水平在本次会上尤为突出,国内外有关肿瘤分子生物学研究的“热点”都有涉及。再次显示以研究“两病”(口腔白斑和口腔扁平苔藓)而发展起来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口腔粘膜病学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和提高。如研究发现,上皮异常增生各组中细胞周期素(cyclin D1)表达较正常明显增高,并与Rb基因表达产物的缺失呈负相关;细胞凋亡促进基因产物Bax在此过程中呈代偿性增高;细胞角蛋白的变化是口腔癌前损害中发生较早的分子生物学现象,K13表达减少可作为口腔癌前损害诊断的辅助指标。细胞凋亡相关研究发现,口腔白斑中基底细胞的增殖能力活跃,血管生长因子及其受体与颊部癌前损害的发生及颊癌的生物学行为有关。念珠菌白斑中IV型胶原的表达可能与癌前损害的基底膜降解有关,而C-erbB-2与上皮异常增生关系不大。可溶性纤维连接素促进口腔上皮细胞的移动,与肿瘤的浸润和转移有关。口腔粘膜脱落上皮细胞微核可作为口腔白斑化学预防的中间标志物等,一系列研究课题的交流,显示了本次会议的学术水平。
, http://www.100md.com
应用实验性金黄地鼠口腔白斑癌变模型的研究表明,微波辐射对降低癌前损害的癌变有一定效果,不同的辐射时间和辐射次数,于光镜下观察,其病理变化影响不大。微波阻断上皮癌变机理与微波热效应抑制细胞异常增殖和上皮下结缔组织瘢痕化有关。再如,应用此模型的研究提示,异常增生组细胞凋亡数量明显增高,而致浸润性癌阶段则明显下降,支持了人类标本研究中所获得的结论。此外,在此模型中还证实了纯中药制剂“增生平”能有效抑制口腔粘膜上皮的癌变。
二、口腔扁平苔藓的临床与基础研究进展迅速
本次会议有关口腔扁平苔藓(OLP)的研究论文水平提高显著,应用分子生物学研究方法,在OLP患者组织中发现了幽门螺杆菌的痕迹,提示OLP的发生可能与慢性胃炎具有相似的发病机理,抗幽门螺杆菌治疗OLP能取得较为显著的疗效。多篇论文报道丙型肝炎病毒在OLP组织中具有较健康人明显增高的检出率。雌激素受体的表达异常与OLP的发生也有一定关系,OLP患者血清中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SCL-90心理量表测试表明,OLP患者的量表分值,明显高于全国常模;对OLP的治疗研究表明,小剂量雷公藤多甙对OLP具有疗效。
, 百拇医药
三、口腔溃疡类疾病的研究以临床经验总结为主
口腔溃疡,特别是复发性阿弗它溃疡(RAU),是最常见的口腔粘膜病,严重影响患者的心身健康和生活质量。代表们在实际工作中,克服了这类疾病具有自愈性,影响临床疗效观察等困难,总结出大量临床经验性论文,丰富了该病防治的知识。如研究发现,RAU患者红细胞内及血清中游离钙离子浓度增高,与患者存在的微循环障碍有关;巨细胞病毒与RAU的复发有关;动物模型研究证实氧自由基清除剂能有效地清除过量的氧自由基,减轻粘膜的炎性反应。
RAU的治疗研究主要采用的是各类缓释系统如药膜、粘贴片、糊剂等的疗效观察。如观察发现,醋酸地塞米松粘贴片治疗RAU的有效率达96%以上;中西医结合治疗有利于RAU的愈合及延长其复发间歇期。
四、口腔粘膜下纤维性变涉及胶原和血管多方面的研究
口腔粘膜下纤维性变(OSF)在我国主要见于湘潭、长沙等地区。由湖南地区学者所报道,并建议临床上将OSF分为弥散型和局限型。在我国主要以局限型为主;这类患者患病部位的毛细血管损伤,内皮素-1呈现超量表达,胶原合成在早期为合成增多,晚期为降解不足;胶原纤维的直径和周期性横纹早期与正常无差别,中晚期则出现异常;全血组织胺含量明显高于健康人;高压氧治疗有利于患者症状的缓解。
, http://www.100md.com
五、灼口综合征得到众多研究者的重视
心理测试的研究提示,灼口综合征(buring mouth syndrome, BMS)很可能由一些应激性社会事件作用于特殊个体后引发,患者的个性特征及情绪改变可能在发病前就已具备;医师从了解方面入手,启发指导可帮助和促进患者症状的缓解,心理护理对BMS患者的治疗有明显的辅助作用。也有报告指出,BMS患者外周血全血粘度较对照组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明显下降,脂质过氧化物明显升高,可能与其发病具有一定关系。电生理学的检测则显示,BMS患者神经兴奋性升高,对外界刺激易感。
六、白色念珠菌感染的研究也取得了丰硕成果
乳铁蛋白对常见致病性念珠菌的体外抗菌研究显示,不同念珠菌对乳铁蛋白的敏感性不同,热带念珠菌对乳铁蛋白最敏感,光滑及近平滑念珠菌对乳铁蛋白最不敏感。白色念珠菌在义齿软衬材料表面的粘附量与其粗糙度有关,唾液获得性膜具有抑制白色念珠菌粘附的作用。93例临床病例分析显示,白色念珠菌感染大部分与一些常见普通的口腔粘膜病重叠,致使这些粘膜疾病的表现与治疗效果呈现复杂性。白念感染与白斑关系的临床探讨显示,活检及微生物培养是必须的。
, 百拇医药
本次大会组织了3位专家的专题演讲,他们分别是: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周曾同教授的《口腔粘膜癌前病变研究进展》、华西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陈谦明教授的《口腔白斑病:定义、分期及分子发病机制研究回顾》和北京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徐岩英副教授的《基因疗法在治疗口腔念珠菌病中的研究现状》。这些讲演,反映了国内外的研究动态,体现了大会的总体导向,受到了与会代表的欢迎。
本次大会上,还成立了以李秉琦教授为主任委员的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粘膜病专业委员会。张震康会长到会祝贺并给31位专业委员会委员颁发了聘书。张会长还代表中华口腔医学会为原中华医学会口腔科学会口腔粘膜病学组组长许国祺教授、副组长李辉教授颁发了荣誉证书,以表彰他们长期为我国口腔粘膜病学科的发展呕心沥血、富有成果的工作和杰出贡献。
必须指出,我国口腔粘膜病学还有许多难题有待解决,如研究工作中还存在着低水平重复,部份研究设计科学性不足,研究课题缺乏独创性,研究队伍较为分散,研究投入极为不足等问题。但是,与会代表有信心通过共同努力,克服困难,使这些问题逐步得以解决。
会上也欣喜地看到,一大批来自不同单位的年轻学者活跃在研究工作的第一线。他们无论是从国外学成归来,还是在国内辛勤耕耘,都报告了具有一定水平的研究成果。这是本学科后继有人的体现,也是我国口腔粘膜病学发展的希望所在。相信在老一辈专家学者的扶持下,通过他们自身的努力,定能健康成长,并同与会代表一道,将蓬勃向上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口腔粘膜病学带入21世纪。
(收稿:1998-12-10),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