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 1999年第6期
编号:10252342
吕仁和教授小方验治举隅
http://www.100md.com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1999年第6期
     作者:杨君 秦英

    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 北京100029

    关键词:小方;高血压;脱发;咽痒;口疮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990620 小方,为药物配伍形式之一,由四味及四味以下药物组成,是历代医家多年实践反复锤炼而成的,对某些病症有较鲜明针对性和确切疗效的方剂,一味药组方又常称单方。吕仁和教授在近40年对消渴病和肾病的治疗研究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独特的学术体系,“效、简、廉”的用药原则。笔者幸受吕师教诲,在侍诊之余整理几个常用的小方和同道同学。

    1 棱莪方治顽固性高血压

    高血压有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高血压又分为3期。吕师认为,高血压一期或二期轻度,病变相对轻浅,无并发症,口服西药降压效果好。中医则多以阴虚阳亢为法论治,但当高血压病发展到二期重度或三期时,病变累及心、脑、肾、眼等器官,症状复杂多样,单纯口服西药降压常难以奏效,病情顽固,血压持续高水平状态,可进一步造成器官损害。继发性高血压,如肾源性高血压,血压也常随病情发展而升高,顽固难降。此时辨证多以气滞血瘀为主,高血压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异常也佐证了这一点。故应用活血化瘀,行气破滞药物配合西药降压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二、三期或继发性高血压严重阶段,可取得良好效果。棱莪方由三棱、莪术与牛膝三药组成,是吕师常用以治疗这种高血压的自拟小方。《本草求真》言:“三棱气味苦平,既于肝经血分逐气;莪术气味辛温,复于气分逐血。”吕师认为,化血之力三棱优于莪术,理气之力莪术优于三棱,二药合用,破血、行气之效增强。牛膝,味苦、酸,性平。有补肝肾、强筋骨,活血通经,引血下行,利尿通淋作用。其性善下行,治高血压,取上病下取之意。现代研究表明它有降血压、利尿、抗凝、改善血液流变学等作用。牛膝与三棱、莪术伍用,活血行血、引血下行,经吕师大量临床验证,实为治顽固性高血压之良方。常用量:牛膝15~30 g、三棱6~10 g、莪术6~10 g。
, http://www.100md.com
    验案:赵某,女,43岁,1998年7月5日就诊。患慢性肾小球肾炎4年,近日病情加重,在西医院治疗效果不佳,遂来我院门诊就治。症见:面色晦暗,胃脘不适,恶心,口微苦,下肢轻度浮肿,大便1~2次/d,排便不畅,小便尚可,舌质暗红,苔薄黄,脉沉弦。查尿常规:蛋白(++)、红细胞 9~11个/HP,血红蛋白90 g/L。血压190/100 mmHg。中医辨证属肾元亏损,浊毒内停,气血痰瘀互结。治以补肾培元,解毒化浊。方用吕师自拟肾炎防衰方合棱莪方加减:生黄芪15 g、 当归10 g、 陈皮10 g、 半夏10 g、三棱6 g、莪术6 g、 牛膝30 g、泽泻30 g、泽兰30 g、丹参30 g、猪苓30 g、茵陈30 g、熟军10 g。同时继服洛汀新10 mg/d以降血压。10剂后自觉症状减轻,查尿常规:蛋白(++)、红细胞2~3个/HP。肾功能:BUN 6.17 mmol/L,Cr 97.2 μmol/L,Hb 94 g/L。血压:160/90 mmHg。继用上方加减,又服药20余剂后,症状好转,查肾功能已正常,血压也降至正常。

, http://www.100md.com     2 小方刘寄奴治脱发、斑秃

    小方刘寄奴由单味刘寄奴组成。刘寄奴,味辛,性温,归心、肝、脾经。临床多归为活血化瘀药物,治疗血滞经闭,产后瘀阻腹痛,折跌损伤等症。对其治疗脱发历代文献记载及临床报道甚少。脱发之症,一般多认为与肝肾不足,气血亏虚有关,古今治之,亦多从补益肝肾、调理气血为法。吕师认为,脑为髓海,发为血余,脱发的发生固然与肝肾亏虚、气血不足有重要关系。但血脉瘀滞在脱发的产生与发展过程中也起重要作用,并常与精神因素、过度劳累及营养不良等因素密切相关。刘寄奴性辛,善走散,苦温通降,专入血分,李中梓谓之可“专疗血证”。其虽为破瘀通经之品,又具补血之功。《萃金裘本草述录》言之“为破血之补剂”;《本草备要》亦言其可“温肝血”。吕师认为刘寄奴破血补血,专入血分,具补肝血,调气机、行瘀滞的作用,可使气血达于头面清窍,血旺气行则发得以荣。现代研究认为刘寄奴可降低血液粘滞度、扩张外周血管、增加器官血流量。故在整体辨治的基础上,吕师常以刘寄奴为主针对脱发症状进行治疗。脱发轻者,单用刘寄奴10~15 g即可;重者(如形成斑秃)则须内外治并用,除内服药中用刘寄奴外,还以刘寄奴与红花、川芎、细辛、木香等煎汤温洗,同时配合局部按摩以活血通络,以防毛囊坏死,促发生长。一般20 d为1疗程,即可获效。
, http://www.100md.com
    验案:井某,男性,27岁。两年前因失恋而精神受到刺激出现脱发现象,现脱发严重,已形成斑秃。于1998年7月6日门诊就治,时症见头部脱发,成片状,面色白,腰酸腿软,神疲乏力,纳可,大便偏溏,小便正常,舌质暗红苔薄白,脉沉细。证属肝肾不足,气血亏虚,血脉不通。治宜补肝肾、益气血,活血通络。因其症较重,故采用内外并治之法。内服小方刘寄奴加减:刘寄奴10 g、桑叶10 g、桑枝15 g、桑椹子10 g、何首乌10 g、生黄芪15 g、当归10 g、红花10 g、桃仁10 g、生地10 g、 路路通10 g、 王不留行10 g。外洗中药:刘寄奴15 g、当归15 g、生黄芪20 g、红花10 g、川芎15 g、木香10 g、细辛5 g。并嘱其常用指尖按摩局部。10 d后复诊,症状减轻,脱发改善尚不明显,外洗方继用,内服方随症加减,3月后长出。

    3 蝉钩方治咽痒、音哑

    蝉钩方由蝉衣、钩藤二药组成。 蝉衣,味甘、咸,性凉,归肺、肝经。有宣散风热,透疹利咽,退翳明目,祛风止痉之功。用治风热感冒、咽喉肿痛、咳嗽音哑、目赤翳障、惊痫抽搐等症。现代研究表明它具有镇静、镇痛、抗过敏等作用。《医学衷中参西录》用本品与滑石、胖大海等伍用,泡水代茶饮,治外感所袭之音哑。钩藤,味甘,微苦,性微寒。归肝、心包经。有熄风止痉、清热平肝之效。主治小儿惊风、夜啼、热盛动风、子痫、肝阳眩晕等症。现代研究其有降压、镇静作用。关于蝉衣与钩藤的配伍应用,古代医家主要用于治疗小儿夜啼症。《普济方》中钩藤饮子用钩藤、蝉衣与黄连等配伍应用,治疗诸痫啼叫,《幼科证治大全》安神散将蝉衣研细末,用钩藤煎汤调化服,治小儿夜啼。吕师认为肺主声,喉为肺之音,咽喉干痒、音哑之症多与肺失宣降,肺气不利有关。蝉衣质轻性凉,其气轻虚,可入肺经而疏散风热,升散增音;钩藤轻清而凉,与蝉衣伍用,疏肺热而生津润燥。在急、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治疗过程中,患者常因感受风热之邪或风寒之邪入里化热而出现喉干咽痒、音哑等症,针对此症。吕师常以蝉钩方为主,配合荆芥、防风、银花、连翘、黄芩等,清热解毒、抗过敏而利咽。常用剂量:蝉衣10 g、钩藤10 g。
, 百拇医药
    验案:曹某,女,11岁。1998年3月7日初诊。患者感冒发热5 d,经西药抗炎治疗无效来我院门诊就治。就诊时见颜面红赤,咽喉干哑、痒痛,口渴,腰痛,下肢浮肿,小便量少,舌质红,苔黄,脉浮数。查尿常规:蛋白(+++),红细胞(+++)。中医辨证属风热袭肺,邪热内传下焦,血热妄行。治以清热解毒,凉血止血。药以蝉钩方加减:蝉衣6 g、钩藤10 g、荆芥10 g、 防风10 g、炒山栀10 g、银花15 g、连翘10 g、 黄芩6 g、旱莲草20 g、 紫草10 g、茜草10 g、 侧柏炭30 g,10剂后症状减轻。查尿常规:尿蛋白(++),红细胞(++)。于上方中加生黄芪15 g、 当归10 g、 芡实10 g、金樱子10 g以益气敛精,消除尿蛋白。加减用药20余剂后,诸症消失,查尿常规转阴。

    4 小方细辛敷脐治口疮

    细辛,味辛,性温归脾、胃、心经,具有散寒祛风止痛,温肺化饮通窍之功效。常用治风寒表证、头痛、牙痛、鼻塞、口疮等症。现代药理研究也表明它有解热镇痛作用。此外,细辛还对人舌粘膜有局部麻醉作用。关于其治口疮作用,在古代文献中有所记载。《本草纲目》谓其可治口舌生疮,散浮热。《重订严氏济生方》用细辛配黄柏为末敷,治口疮,并名之曰赴筵散。《卫生家宝方》治小儿口疮,用细辛末,醋调,贴脐上。论及其作用机理,张山雷谓:“辛温能散,凡风寒风湿头痛、口疮、喉痹诸病用之,取其能散浮热,亦火郁发之之义。”吕师认为,口疮之发生,常由心脾郁热或阴虚火炎所致,细辛气味香窜,升散之力强,有较好的宣散浮热、敛疮止痛之功。故治疗口疮时,在整体辨证用药的同时, 常用细辛敷脐治疗,每获良效。此法简便安全有效。具体方法:细辛研细末,取0.5~1 g,用米醋调匀,制成饼状,敷于脐上,用胶布固定,一般贴2~3 h即可揭去药饼,每日1次,1~2次即可奏效。脐(神厥穴)位于任脉上,据现代医学理论,此处具有皮下无脂肪组织,但血管、淋巴管和神经分布丰富的解剖生理特点,可谓之人体特殊用药通道。米醋味酸苦,气温,专入肝经,有散瘀解毒之功。《本草求真》有“嗽(米醋)以治舌疮”的记载。细辛辛温气锐,性善走散,细辛与米醋,通过脐这一特殊通道作用于机体而达治疗目的。

    验案:赵某,女,26岁。患慢性肾小球肾炎1年余,一直在我院门诊求治于吕师,病情稳定。1998年4月8日就诊时,诉经常发生口疮,近日口疮复发,说话、吃饭均感痛苦。检查见其舌面、两颊均有散在溃疡,如米粒或黄豆粒大小,色淡黄。遂嘱其内服汤药同时,以细辛0.5 g米醋调敷贴脐,1次/d,2~3 h/次即可,敷用3次后,口疮明显好转,续敷5次后,口疮痊愈,至今未复发。

    作者简介:杨君,女,29岁,在读医学博士生。

    (收稿日期:1999-04-22),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