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诊断特色探讨
作者:尹必武
单位:尹必武(安徽中医学院 合肥 230038)
关键词:伤寒论;诊断特点;方法学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990625 摘 要 联系《伤寒论》原文的有关条文进行分析、归纳和综合,认为其诊断的突出特点大致可概括为五个方面:①病证结合的系统和分层次诊断方法;②围绕主症和诊治的动态观察诊断方法;③个别典型症状作为主要指征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④实验治疗性诊断方法;⑤假说性诊断方法。这些诊断方法的灵活运用和相互配合,无疑有利于洞悉疾病本质、探病求源、深究病理,提高诊治水平。
中国图书分类号 R252
《伤寒论》总结了汉以前的有关诊疗理论与经验,继承和发展了《内经》关于病证诊断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奠定了中医诊断学的实践基础。本文试就其诊断特点作一分析探讨,以就正于同道。
, 百拇医药
1 病证结合,洞悉本质
辨病与辨证是从不同角度对疾病本质进行认识;辨病有利于提高辨证的预见性、简捷性;辨证又有助于辨病的具体化、针对性;两者相互补充,相得益彰,深化了对疾病本质的揭示。
六经病证是《伤寒论》最基本的概念和范畴,它是《伤寒论》在对外感寒邪而致外感病的本质特征及演变规律进行深入细致考察的基础上,并在与思维参照系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及整体理论等进行纵向和横向比较后,而形成的以三阴三阳等病理基型为代表的,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系统和分层次诊断方法的具体展示。
1.1 以病为纲,以证为目
《伤寒论》是将外感寒邪而致的外感病分为:太阳病、少阳病……厥阴病等六种病证,在此基础上参考不同症状(群)而进行诊断治疗的。如:“伤寒脉浮紧,不发汗,因致衄者,麻黄汤主之。(原文55条)”及“伤寒,腹满,谵语,寸口脉浮而紧,此肝乘脾也,名曰纵,刺期门。(原文108条)”多采用了“××病+××症+方药治疗(或禁忌,或预后等)”之形式进行论述,这显然是提醒和强调病中有证,证随病存,要求我们在诊断时既要辨病又要辨证,病证结合才能判断准确,提高疗效。
, 百拇医药
不但如此,就太阳病而言,仲师将其分为经证与腑证,经证又分太阳伤寒与太阳中风;腑证又分膀胱蓄水证与膀胱蓄血证。虽均属于太阳病,但经细心辨证之后可知经证有伤寒和中风之不同,腑证又有水结与血结之别,这样就必然纲举目张,对病证本质的认识就更加清晰,治疗的针对性也就更强。
1.2 病证并参,随机圆活
只要对 《伤寒论》辨病与辨证方法有过一定研究的人都不难看出,在太阳病、阳明病和少阴病中,不仅每一类证或分证均作以不同的治疗主方与主药,甚至于对每一亚型证候也列有不同的诊治方法,显然是侧重于辨证诊治。如原文74条:“中风发热,六、七日不解而烦,有表里症,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其治疗主方主药就根本不同于太阳病中的任何证候,又不同于阳明病中的任何证候。而在少阳病、太阴病和厥阴病中,则多为其病拟定了诊断标准、基本治法、特效药物以及因不同病程阶段的对症用药方法,甚至于一病就有一专方治疗,故多侧重于辨病诊治。如厥阴病主要分为蛔厥和脏厥,分别都配以主方乌梅丸和四逆汤进行治疗,基本上筛选出主治药物乌梅、细辛和甘草、干姜等。但全部《伤寒论》条文中,即使是以辨病为主者,也时刻不忘辨证诊断,而以辨证为主时,也随时注意辨病诊断,辨病与辨证总是根据不同的具体情况,密切配合,相辅相成,真正做到了有机结合,准确诊治。
, http://www.100md.com
同时,六经病中几乎都存在兼证、合病、并病的不同情况,我们不难理解它们分别为一种特殊的证,而该证恰好又是病与证的结合,或是病与病之间的重合和参并;也就是说《伤寒论》中的病与证的关系是:病中存证,证中见病,病证结合,密不可分。因而,在诊断时就必须深刻理解病证之间的相对性,灵活运用辨病与辨证的具体形式。
纵观《伤寒论》辨病与辨证方法的运用形式,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即《伤寒论》的病证结合诊断始终体现着两个重要的特征:一是系统的病证诊断方法。就六经病证而言,从现代系统论的角度看,它既表示人体是由六个子系统组成的内外相关的整体系统,又表示外感病是六个由浅入深相互联系的阶段组成的总体过程;对其中的每一病或每一证而言,它在该系统中都处在特定的位置和特定的阶段,是空间与时间的统一体。二是分层次诊断方法。六经病存在着传变发展的阶段性层次,这是人们熟习和易于理解的。然不仅如此,六经病中的某一证也同样存在着轻重不同的层次区别;如太阳表证中桂枝汤服药方法就分为:病重的一日一夜服,更重的可服二、三剂,病轻者则少服,以病差为度,不必尽剂。又如原文35条的麻黄汤证与23条的桂枝麻黄各半汤证,也明显是轻重不同层次证型的例证。
, 百拇医药
因此,无可讳言,《伤寒论》就是一部辨病与辨证相结合诊断方法的典范。
2 动态观察,探病求源
疾病是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其临床表现受疾病内在规律演变的制约,有些病证的典型症状只有疾病发展到一定阶段才表现出来,所以动态观察就成为形成正确诊断的一个有效手段。
《伤寒论》对疾病临床的动态观察,可以说是深入细微,一丝不苟;像“躁无暂安时”与“静而复时烦”(原文338条),这两个看似相近的症状,如果没有入微的观察与分析,又怎能分辨出前者为脏厥死证,后者为蛔厥轻证的迥异不同呢?实际上,《伤寒论》自始至终都采取了对主症进行动态观察,同时还根据主要症状出现的先后顺序作出准确的诊断,这在其原文中随处可见。
2.1 主症观察。如原文57条:“伤寒,发汗已解,半日许复烦,脉浮数者,更发汗,宜桂枝汤。”本证初当以太阳伤寒“头痛,发热恶寒,身腰,骨节疼痛,无汗而喘,脉浮紧”为主症,通过麻黄汤的发汗解表,主症当已解除;然此处虽主症不存,尚需继续结合主症观察其变化,后半日乃“复烦,脉浮数”,此时应联系病初主症进行动态分析;表实发汗,或由于肌腠玄府未闭,卫表难固,而为复感外邪之证;或由于发汗不透,邪未去尽,却卫表已虚,多为余邪复聚之证,“脉浮数”显示病势仍在表,据此仲师乃诊断为桂枝汤证。
, 百拇医药
2.2 诊治观察。如原文46条:“太阳病,脉浮紧,无汗,发热,身疼痛,八九日不解,表证仍在,此当发其汗。服药已微除,其人发烦目瞑,剧者必衄,衄乃解。”此脉浮紧,无汗,发热,身疼痛,乃典型的太阳表实证,虽经八九日,因其表实仍在,自然仍当用麻黄汤发汗,这是完全正确的;然服药后,表证虽略有减轻,却发生了心烦目瞑之症,此时为医者既不可掉以轻心,也不要惊慌失措,而必须继续进行动态观察和细致分析,求其所以然之故。一是病重药轻,由于病程较长,阳气怫郁太甚,药虽中病,只能稍挫病势,而不能使邪外解;二是正得药助与邪剧争,因而发烦,波及营血,所以目瞑。因此,如果反应严重,可能发生鼻衄,但鼻衄并不可怕,因衄则邪有去路,往往邪随衄解。
可见,只有围绕主症及诊治情况等进行动态观察与分析,才能抓住疾病之本质,了解其病理过程,做到“见病知源”,有的放矢。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对疾病预后的判断。
3 病证鉴别,重视症状
, http://www.100md.com 具有病理本质特征性的个别典型症状,在病证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起着重要的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这一点在《伤寒论》中体现得非常透彻。显然这是对疾病全过程的病理改变有深入研究,认识明确的结果。固然一病有诸多证候表现,但就其关键性的个别症状而言,乃是不可忽视并需重点掌握的诊断依据。
3.1 病与病的鉴别诊断
如原文4条:“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脉数急者,为传也。”这就是说太阳病与阳明病之鉴别主要是脉象上“若静”与“数急”之不同。又如原文32条:“太阳与阳明合病者,必自下利,葛根汤主之。”此说明太阳与阳明合病既不同于太阳病,又不同于阳明病,其主要的鉴别在于前者“必自下利”,而后两者均无此症。可见,在病与病的鉴别诊断中,个别典型症状尤为重要。
3.2 证与证的鉴别诊断
3.2.1 类证的鉴别诊断 如人们都比较熟悉的《伤寒论》第12条、13条以及95条等的桂枝汤证,虽然证候表现多样,但都具有“发热,汗自出”之症;而第35条、51条及52条等的麻黄汤证,不管其脉症如何不同,但“无汗出”皆为其共有之症。因而,“汗出”与否这一特别症状就是类证太阳中风证与太阳伤寒证间鉴别诊断的重要指征。
, http://www.100md.com
3.2.2 分证的鉴别诊断 如“伤寒,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主之;不渴者,茯苓甘草汤主之。”(《伤寒论》第73条)此伤寒汗出,若口渴者,是由于水蓄膀胱,脾不布津所致,当健脾温阳以利水,故用五苓散治之;若口不渴者,是由于水停于胃,脾运正常,当温胃以散水,故用茯苓甘草汤治之。不言而瑜,两者的区别就在于“口渴”与“口不渴”这一个别症状。
3.2.3 个证的鉴别诊断 如原文124条、125条及126条中认为:不管少腹是否硬满以及急结的程度如何,或者是否有“身黄”等症状存在,只要“小便自利”者,即是蓄血已成,而“小便不利”者,便为蓄血未成。换言之,对蓄血证的存在或成立与否,其鉴别诊断的依据就是“小便自利”与“小便不利”。
4 实验治疗,明确诊断
治疗性诊断的应用,虽应具备明确的指征和严格的禁忌及注意事项等,然在临床中其使用却又十分重要,尤其是在证候显现不明显时,对我们尽快作出准确的诊断乃是必不可少。《伤寒论》中对治疗性诊断方法的使用和论述内容十分丰富,现就具有代表性的情况列举如下:
, http://www.100md.com
4.1 探病性及程度的治疗性诊断 如原文315条:“少阴病,下利,脉微者,与白通汤。利不止,厥逆无脉,干呕烦者,白通加猪胆汁汤主之。服汤,脉暴出者死,微续者生。”由此探知戴阳证阴阳格拒的病危程度。
4.2 排除法的治疗性诊断 如原文141条和311条,其中的少阴客热咽痛证治中曰:“少阴病,二三日,咽痛者,可与甘草汤;不差,与桔梗汤。”因而,对甘草汤证治作出排除。同时也明确了桔梗汤证的诊断结论。
4.3 治疗性鉴别诊断 如原文25条:“服桂枝汤,大汗出,脉洪大者,与桂枝汤,如前法;若形似疟,一日再发者,汗出必解,宜桂枝二麻黄一汤。”显然,服桂枝汤后可能有两种不同的结果,因此得以鉴别之。
4.4 误治客观地提供了治疗性诊断 如原文118条曰:“火逆下之,因烧针,烦躁者,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主之。”此乃“火逆复下,已误再误,又加烧针,火气内迫,心阳内伤,则生烦躁”(《伤寒贯珠集》),为我们判断病理改变提供了客观依据,因而诊断无疑得以明确。
, 百拇医药
5 假说诊断,深究病理
恩格斯指出:“只要自然科学在思维着,它的发展形式就是假说。”科学假说是理论思维的一种重要形式,是科学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是认识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在临床实践活动中,遇到一些新的情况,新的症状,不能用现有理论加以说明,为了揭示它们的本质,探索它们的规律,就需要提出各种假说,然后进行针对性治疗,以验证其假说诊断。
仲师在其《伤寒论》中多处采用了假说诊断方法进行诊治。如:“若胃中虚冷,不能食者,饮水则哕。(原文226条)”及“若其人内有久寒者,宜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原文352条)”等,都是其典型的例证。从其诊断的形式、方法和结果来看,其假说诊断明显具有以下两方面的作用:一是有利于全面把握病证发生发展的各个方面,起到逻辑推理诊断作用;二是加深对病证本质的认识与理解,反证推理诊断结果的正确性。
综上所述,《伤寒论》为我们提供了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系统诊断和分层次诊断的理论形式和实践方法,展示了围绕主症和诊治过程进行动态观察的诊断方法,强调了个别典型症状在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重要价值,并不失时机地运用或利用治疗性诊断和假说诊断方法,可谓是独具特色,富有启迪,值得探究。
, 百拇医药
作者简介:尹必武,男,34岁,现在安徽中医学院中医诊断学教研室任讲师。主要从事中医诊断学理论与临床研究。地址:安徽省合肥市屯溪西路,电话:(0551)—2821006—2036。
参考文献
1.杨维益.中医的优势与中医辨病论治.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1997;3(3):8
2.周小青,等.论证候的病理范围、轻重、阶段、因果、浅深层次与治疗.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1997;3(1):17
3.王琦.论现代中医多元性的临床诊疗模式.中国医药学报 1998;13(2):4
4.陈小野.论中医病理学证、病概念的同一.中医杂志 1997;38(8):499
5.谢世平.《伤寒杂病论》的辨证思维.医学与哲学 1997;18(8):417
, 百拇医药
6.刘方柏.论六经思维结构与仲景思维品格.国医论坛 1997;12(4):4
7.彭瑞骢主编.医学辩证法.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5:58
8.朱文锋主编.中医诊断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185
9.恩格斯.自然辩证法.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218
10.本文《伤寒论》原文参考中国中医研究院编.伤寒论语译.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4.
(收稿日期 1998—12—02 修回日期 1999—01—22), 百拇医药
单位:尹必武(安徽中医学院 合肥 230038)
关键词:伤寒论;诊断特点;方法学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990625 摘 要 联系《伤寒论》原文的有关条文进行分析、归纳和综合,认为其诊断的突出特点大致可概括为五个方面:①病证结合的系统和分层次诊断方法;②围绕主症和诊治的动态观察诊断方法;③个别典型症状作为主要指征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④实验治疗性诊断方法;⑤假说性诊断方法。这些诊断方法的灵活运用和相互配合,无疑有利于洞悉疾病本质、探病求源、深究病理,提高诊治水平。
中国图书分类号 R252
《伤寒论》总结了汉以前的有关诊疗理论与经验,继承和发展了《内经》关于病证诊断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奠定了中医诊断学的实践基础。本文试就其诊断特点作一分析探讨,以就正于同道。
, 百拇医药
1 病证结合,洞悉本质
辨病与辨证是从不同角度对疾病本质进行认识;辨病有利于提高辨证的预见性、简捷性;辨证又有助于辨病的具体化、针对性;两者相互补充,相得益彰,深化了对疾病本质的揭示。
六经病证是《伤寒论》最基本的概念和范畴,它是《伤寒论》在对外感寒邪而致外感病的本质特征及演变规律进行深入细致考察的基础上,并在与思维参照系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及整体理论等进行纵向和横向比较后,而形成的以三阴三阳等病理基型为代表的,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系统和分层次诊断方法的具体展示。
1.1 以病为纲,以证为目
《伤寒论》是将外感寒邪而致的外感病分为:太阳病、少阳病……厥阴病等六种病证,在此基础上参考不同症状(群)而进行诊断治疗的。如:“伤寒脉浮紧,不发汗,因致衄者,麻黄汤主之。(原文55条)”及“伤寒,腹满,谵语,寸口脉浮而紧,此肝乘脾也,名曰纵,刺期门。(原文108条)”多采用了“××病+××症+方药治疗(或禁忌,或预后等)”之形式进行论述,这显然是提醒和强调病中有证,证随病存,要求我们在诊断时既要辨病又要辨证,病证结合才能判断准确,提高疗效。
, 百拇医药
不但如此,就太阳病而言,仲师将其分为经证与腑证,经证又分太阳伤寒与太阳中风;腑证又分膀胱蓄水证与膀胱蓄血证。虽均属于太阳病,但经细心辨证之后可知经证有伤寒和中风之不同,腑证又有水结与血结之别,这样就必然纲举目张,对病证本质的认识就更加清晰,治疗的针对性也就更强。
1.2 病证并参,随机圆活
只要对 《伤寒论》辨病与辨证方法有过一定研究的人都不难看出,在太阳病、阳明病和少阴病中,不仅每一类证或分证均作以不同的治疗主方与主药,甚至于对每一亚型证候也列有不同的诊治方法,显然是侧重于辨证诊治。如原文74条:“中风发热,六、七日不解而烦,有表里症,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其治疗主方主药就根本不同于太阳病中的任何证候,又不同于阳明病中的任何证候。而在少阳病、太阴病和厥阴病中,则多为其病拟定了诊断标准、基本治法、特效药物以及因不同病程阶段的对症用药方法,甚至于一病就有一专方治疗,故多侧重于辨病诊治。如厥阴病主要分为蛔厥和脏厥,分别都配以主方乌梅丸和四逆汤进行治疗,基本上筛选出主治药物乌梅、细辛和甘草、干姜等。但全部《伤寒论》条文中,即使是以辨病为主者,也时刻不忘辨证诊断,而以辨证为主时,也随时注意辨病诊断,辨病与辨证总是根据不同的具体情况,密切配合,相辅相成,真正做到了有机结合,准确诊治。
, http://www.100md.com
同时,六经病中几乎都存在兼证、合病、并病的不同情况,我们不难理解它们分别为一种特殊的证,而该证恰好又是病与证的结合,或是病与病之间的重合和参并;也就是说《伤寒论》中的病与证的关系是:病中存证,证中见病,病证结合,密不可分。因而,在诊断时就必须深刻理解病证之间的相对性,灵活运用辨病与辨证的具体形式。
纵观《伤寒论》辨病与辨证方法的运用形式,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即《伤寒论》的病证结合诊断始终体现着两个重要的特征:一是系统的病证诊断方法。就六经病证而言,从现代系统论的角度看,它既表示人体是由六个子系统组成的内外相关的整体系统,又表示外感病是六个由浅入深相互联系的阶段组成的总体过程;对其中的每一病或每一证而言,它在该系统中都处在特定的位置和特定的阶段,是空间与时间的统一体。二是分层次诊断方法。六经病存在着传变发展的阶段性层次,这是人们熟习和易于理解的。然不仅如此,六经病中的某一证也同样存在着轻重不同的层次区别;如太阳表证中桂枝汤服药方法就分为:病重的一日一夜服,更重的可服二、三剂,病轻者则少服,以病差为度,不必尽剂。又如原文35条的麻黄汤证与23条的桂枝麻黄各半汤证,也明显是轻重不同层次证型的例证。
, 百拇医药
因此,无可讳言,《伤寒论》就是一部辨病与辨证相结合诊断方法的典范。
2 动态观察,探病求源
疾病是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其临床表现受疾病内在规律演变的制约,有些病证的典型症状只有疾病发展到一定阶段才表现出来,所以动态观察就成为形成正确诊断的一个有效手段。
《伤寒论》对疾病临床的动态观察,可以说是深入细微,一丝不苟;像“躁无暂安时”与“静而复时烦”(原文338条),这两个看似相近的症状,如果没有入微的观察与分析,又怎能分辨出前者为脏厥死证,后者为蛔厥轻证的迥异不同呢?实际上,《伤寒论》自始至终都采取了对主症进行动态观察,同时还根据主要症状出现的先后顺序作出准确的诊断,这在其原文中随处可见。
2.1 主症观察。如原文57条:“伤寒,发汗已解,半日许复烦,脉浮数者,更发汗,宜桂枝汤。”本证初当以太阳伤寒“头痛,发热恶寒,身腰,骨节疼痛,无汗而喘,脉浮紧”为主症,通过麻黄汤的发汗解表,主症当已解除;然此处虽主症不存,尚需继续结合主症观察其变化,后半日乃“复烦,脉浮数”,此时应联系病初主症进行动态分析;表实发汗,或由于肌腠玄府未闭,卫表难固,而为复感外邪之证;或由于发汗不透,邪未去尽,却卫表已虚,多为余邪复聚之证,“脉浮数”显示病势仍在表,据此仲师乃诊断为桂枝汤证。
, 百拇医药
2.2 诊治观察。如原文46条:“太阳病,脉浮紧,无汗,发热,身疼痛,八九日不解,表证仍在,此当发其汗。服药已微除,其人发烦目瞑,剧者必衄,衄乃解。”此脉浮紧,无汗,发热,身疼痛,乃典型的太阳表实证,虽经八九日,因其表实仍在,自然仍当用麻黄汤发汗,这是完全正确的;然服药后,表证虽略有减轻,却发生了心烦目瞑之症,此时为医者既不可掉以轻心,也不要惊慌失措,而必须继续进行动态观察和细致分析,求其所以然之故。一是病重药轻,由于病程较长,阳气怫郁太甚,药虽中病,只能稍挫病势,而不能使邪外解;二是正得药助与邪剧争,因而发烦,波及营血,所以目瞑。因此,如果反应严重,可能发生鼻衄,但鼻衄并不可怕,因衄则邪有去路,往往邪随衄解。
可见,只有围绕主症及诊治情况等进行动态观察与分析,才能抓住疾病之本质,了解其病理过程,做到“见病知源”,有的放矢。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对疾病预后的判断。
3 病证鉴别,重视症状
, http://www.100md.com 具有病理本质特征性的个别典型症状,在病证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起着重要的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这一点在《伤寒论》中体现得非常透彻。显然这是对疾病全过程的病理改变有深入研究,认识明确的结果。固然一病有诸多证候表现,但就其关键性的个别症状而言,乃是不可忽视并需重点掌握的诊断依据。
3.1 病与病的鉴别诊断
如原文4条:“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脉数急者,为传也。”这就是说太阳病与阳明病之鉴别主要是脉象上“若静”与“数急”之不同。又如原文32条:“太阳与阳明合病者,必自下利,葛根汤主之。”此说明太阳与阳明合病既不同于太阳病,又不同于阳明病,其主要的鉴别在于前者“必自下利”,而后两者均无此症。可见,在病与病的鉴别诊断中,个别典型症状尤为重要。
3.2 证与证的鉴别诊断
3.2.1 类证的鉴别诊断 如人们都比较熟悉的《伤寒论》第12条、13条以及95条等的桂枝汤证,虽然证候表现多样,但都具有“发热,汗自出”之症;而第35条、51条及52条等的麻黄汤证,不管其脉症如何不同,但“无汗出”皆为其共有之症。因而,“汗出”与否这一特别症状就是类证太阳中风证与太阳伤寒证间鉴别诊断的重要指征。
, http://www.100md.com
3.2.2 分证的鉴别诊断 如“伤寒,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主之;不渴者,茯苓甘草汤主之。”(《伤寒论》第73条)此伤寒汗出,若口渴者,是由于水蓄膀胱,脾不布津所致,当健脾温阳以利水,故用五苓散治之;若口不渴者,是由于水停于胃,脾运正常,当温胃以散水,故用茯苓甘草汤治之。不言而瑜,两者的区别就在于“口渴”与“口不渴”这一个别症状。
3.2.3 个证的鉴别诊断 如原文124条、125条及126条中认为:不管少腹是否硬满以及急结的程度如何,或者是否有“身黄”等症状存在,只要“小便自利”者,即是蓄血已成,而“小便不利”者,便为蓄血未成。换言之,对蓄血证的存在或成立与否,其鉴别诊断的依据就是“小便自利”与“小便不利”。
4 实验治疗,明确诊断
治疗性诊断的应用,虽应具备明确的指征和严格的禁忌及注意事项等,然在临床中其使用却又十分重要,尤其是在证候显现不明显时,对我们尽快作出准确的诊断乃是必不可少。《伤寒论》中对治疗性诊断方法的使用和论述内容十分丰富,现就具有代表性的情况列举如下:
, http://www.100md.com
4.1 探病性及程度的治疗性诊断 如原文315条:“少阴病,下利,脉微者,与白通汤。利不止,厥逆无脉,干呕烦者,白通加猪胆汁汤主之。服汤,脉暴出者死,微续者生。”由此探知戴阳证阴阳格拒的病危程度。
4.2 排除法的治疗性诊断 如原文141条和311条,其中的少阴客热咽痛证治中曰:“少阴病,二三日,咽痛者,可与甘草汤;不差,与桔梗汤。”因而,对甘草汤证治作出排除。同时也明确了桔梗汤证的诊断结论。
4.3 治疗性鉴别诊断 如原文25条:“服桂枝汤,大汗出,脉洪大者,与桂枝汤,如前法;若形似疟,一日再发者,汗出必解,宜桂枝二麻黄一汤。”显然,服桂枝汤后可能有两种不同的结果,因此得以鉴别之。
4.4 误治客观地提供了治疗性诊断 如原文118条曰:“火逆下之,因烧针,烦躁者,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主之。”此乃“火逆复下,已误再误,又加烧针,火气内迫,心阳内伤,则生烦躁”(《伤寒贯珠集》),为我们判断病理改变提供了客观依据,因而诊断无疑得以明确。
, 百拇医药
5 假说诊断,深究病理
恩格斯指出:“只要自然科学在思维着,它的发展形式就是假说。”科学假说是理论思维的一种重要形式,是科学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是认识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在临床实践活动中,遇到一些新的情况,新的症状,不能用现有理论加以说明,为了揭示它们的本质,探索它们的规律,就需要提出各种假说,然后进行针对性治疗,以验证其假说诊断。
仲师在其《伤寒论》中多处采用了假说诊断方法进行诊治。如:“若胃中虚冷,不能食者,饮水则哕。(原文226条)”及“若其人内有久寒者,宜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原文352条)”等,都是其典型的例证。从其诊断的形式、方法和结果来看,其假说诊断明显具有以下两方面的作用:一是有利于全面把握病证发生发展的各个方面,起到逻辑推理诊断作用;二是加深对病证本质的认识与理解,反证推理诊断结果的正确性。
综上所述,《伤寒论》为我们提供了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系统诊断和分层次诊断的理论形式和实践方法,展示了围绕主症和诊治过程进行动态观察的诊断方法,强调了个别典型症状在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重要价值,并不失时机地运用或利用治疗性诊断和假说诊断方法,可谓是独具特色,富有启迪,值得探究。
, 百拇医药
作者简介:尹必武,男,34岁,现在安徽中医学院中医诊断学教研室任讲师。主要从事中医诊断学理论与临床研究。地址:安徽省合肥市屯溪西路,电话:(0551)—2821006—2036。
参考文献
1.杨维益.中医的优势与中医辨病论治.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1997;3(3):8
2.周小青,等.论证候的病理范围、轻重、阶段、因果、浅深层次与治疗.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1997;3(1):17
3.王琦.论现代中医多元性的临床诊疗模式.中国医药学报 1998;13(2):4
4.陈小野.论中医病理学证、病概念的同一.中医杂志 1997;38(8):499
5.谢世平.《伤寒杂病论》的辨证思维.医学与哲学 1997;18(8):417
, 百拇医药
6.刘方柏.论六经思维结构与仲景思维品格.国医论坛 1997;12(4):4
7.彭瑞骢主编.医学辩证法.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5:58
8.朱文锋主编.中医诊断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185
9.恩格斯.自然辩证法.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218
10.本文《伤寒论》原文参考中国中医研究院编.伤寒论语译.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4.
(收稿日期 1998—12—02 修回日期 1999—01—22),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