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EB病毒感染特殊类型分析
作者:陈 辉 潘惠茹 宫道华
单位: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210029)
关键词:
江苏医药990727 EB病毒(EBV)不仅是Burkitt淋巴瘤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病原体,还可累及多种器官系统引起相应疾病,并对小儿生长发育有一定影响。我院1997年1月至1998年3月收治14例EBV感染患儿,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一、以发热、咽痛、淋巴结肿大起病诊断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5例,男3例,女2例,年龄4~10岁,病程20天至3个月。末梢血片中可见异形淋巴细胞>0.10,个别患儿增至0.39,嗜异凝集试验>1∶128,伴有肝脾肿大(一般在肋下3cm左右)。
二、以发热,皮肤散在紫癜,全血细胞减少或仅为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诊断为全血细胞减少,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以及紫癜5例。男3例,女2例,年龄5~11岁,病程10天至3个月。血红蛋白为50~100g/L,白细胞1.3~2.2×109/L,血小板为16~105×109/L,末梢血中未找到异形淋巴细胞,肝脾不大。
, 百拇医药
三、以发热、头痛、呕吐起病诊断为病毒性脑炎1例,男性,10岁。脑脊液细胞数为250×106/L,中性粒细胞0.25,淋巴细胞0.75,脑脊液细胞学并可见巨噬细胞与小淋巴细胞。
四、以头昏、乏力、胸闷起病诊断为病毒性心肌炎1例,男性,10岁。EKG检查有心律不齐,ST段压低及U波改变,心肌酶谱检查有CK―MB增高至17U/L(我院参考值0~12U/L),肌钙蛋白(CTnI)增高至18.2ng/ml(我院参考值0~7ng/ml)。
五、以生后6天黄疸加剧起病诊断为新生儿肝炎综合征1例,男性,黄疸于生后6天未见消退反渐加剧,查血清总胆红素307.8μmol/L,直接胆红素61.3μmol/L,谷丙转氨酶(ALT)68U/L,γ-谷氨酰转肽酶(GGT)67U/L,肝肋下2.5cm。
六、以发热、咳嗽、淋巴结肿大、扁桃体Ⅲ度肿大,一过性斑丘疹及双踝肿痛首诊为上呼吸道感染(以急性扁桃体炎为主)1例,男性,10岁,末梢血中未见异形淋巴细胞。
, 百拇医药
以上病例中检测血清EBV-DNA7例阳性,另7例为抗壳抗原抗体(抗VCA-IgA),抗早期抗原抗体(抗EA-IgA)均>1∶10+以上,并查柯萨奇病毒、巨细胞病毒、乙肝病毒、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支原体、风疹病毒、弓形体抗原或其IgM抗体均阴性。所有病例予无环鸟苷或干扰素等抗病毒、对症和支持治疗,均有良好疗效。
讨 论
EBV是DNA病毒,属疱疹病毒科,B淋巴细胞是该病毒的靶细胞,其表面有EBV受体,故先受累,导致B细胞抗原性改变,激活T细胞转化为细胞毒性效应细胞,直接破坏携带EBV的B细胞。婴儿出生后可带有来自母体抗体,可防止感染,当抗体消失后即可发病(本组有1例生后6天检出EBV-DNA)。近年来发现EBV感染累及全身各系统,临床表现多样、特殊。EBV一般感染后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多见,本组14例中有5例,另5例以血液系统改变为特点,表现为三系或某一系血细胞减少,出现贫血或紫癜,这与机体免疫反应异常,EBV在体内引起一系列免疫改变有关。EBV引起血细胞减少,不是骨髓衰竭,而是骨髓中淋巴细胞或组织细胞浸润所致。本文中EBV引起脑炎、心肌炎、肝炎、扁桃体炎各1例,是因病毒血症及异常多形淋巴细胞浸润相应脏器系统而致。笔者认为临床儿科工作者一方面对该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应有足够认识,另一方面积极开展EBV抗体或EBV-DNA检测以筛查或诊断EBV感染非常必要。, http://www.100md.com
单位: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210029)
关键词:
江苏医药990727 EB病毒(EBV)不仅是Burkitt淋巴瘤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病原体,还可累及多种器官系统引起相应疾病,并对小儿生长发育有一定影响。我院1997年1月至1998年3月收治14例EBV感染患儿,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一、以发热、咽痛、淋巴结肿大起病诊断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5例,男3例,女2例,年龄4~10岁,病程20天至3个月。末梢血片中可见异形淋巴细胞>0.10,个别患儿增至0.39,嗜异凝集试验>1∶128,伴有肝脾肿大(一般在肋下3cm左右)。
二、以发热,皮肤散在紫癜,全血细胞减少或仅为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诊断为全血细胞减少,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以及紫癜5例。男3例,女2例,年龄5~11岁,病程10天至3个月。血红蛋白为50~100g/L,白细胞1.3~2.2×109/L,血小板为16~105×109/L,末梢血中未找到异形淋巴细胞,肝脾不大。
, 百拇医药
三、以发热、头痛、呕吐起病诊断为病毒性脑炎1例,男性,10岁。脑脊液细胞数为250×106/L,中性粒细胞0.25,淋巴细胞0.75,脑脊液细胞学并可见巨噬细胞与小淋巴细胞。
四、以头昏、乏力、胸闷起病诊断为病毒性心肌炎1例,男性,10岁。EKG检查有心律不齐,ST段压低及U波改变,心肌酶谱检查有CK―MB增高至17U/L(我院参考值0~12U/L),肌钙蛋白(CTnI)增高至18.2ng/ml(我院参考值0~7ng/ml)。
五、以生后6天黄疸加剧起病诊断为新生儿肝炎综合征1例,男性,黄疸于生后6天未见消退反渐加剧,查血清总胆红素307.8μmol/L,直接胆红素61.3μmol/L,谷丙转氨酶(ALT)68U/L,γ-谷氨酰转肽酶(GGT)67U/L,肝肋下2.5cm。
六、以发热、咳嗽、淋巴结肿大、扁桃体Ⅲ度肿大,一过性斑丘疹及双踝肿痛首诊为上呼吸道感染(以急性扁桃体炎为主)1例,男性,10岁,末梢血中未见异形淋巴细胞。
, 百拇医药
以上病例中检测血清EBV-DNA7例阳性,另7例为抗壳抗原抗体(抗VCA-IgA),抗早期抗原抗体(抗EA-IgA)均>1∶10+以上,并查柯萨奇病毒、巨细胞病毒、乙肝病毒、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支原体、风疹病毒、弓形体抗原或其IgM抗体均阴性。所有病例予无环鸟苷或干扰素等抗病毒、对症和支持治疗,均有良好疗效。
讨 论
EBV是DNA病毒,属疱疹病毒科,B淋巴细胞是该病毒的靶细胞,其表面有EBV受体,故先受累,导致B细胞抗原性改变,激活T细胞转化为细胞毒性效应细胞,直接破坏携带EBV的B细胞。婴儿出生后可带有来自母体抗体,可防止感染,当抗体消失后即可发病(本组有1例生后6天检出EBV-DNA)。近年来发现EBV感染累及全身各系统,临床表现多样、特殊。EBV一般感染后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多见,本组14例中有5例,另5例以血液系统改变为特点,表现为三系或某一系血细胞减少,出现贫血或紫癜,这与机体免疫反应异常,EBV在体内引起一系列免疫改变有关。EBV引起血细胞减少,不是骨髓衰竭,而是骨髓中淋巴细胞或组织细胞浸润所致。本文中EBV引起脑炎、心肌炎、肝炎、扁桃体炎各1例,是因病毒血症及异常多形淋巴细胞浸润相应脏器系统而致。笔者认为临床儿科工作者一方面对该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应有足够认识,另一方面积极开展EBV抗体或EBV-DNA检测以筛查或诊断EBV感染非常必要。,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