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述江笔花对惊风的认识
作者:陈代斌
单位:重庆市万县中医药学校(404000)
关键词:小儿惊风;中医药疗法;笔花医镜
湖北台中医杂志990705 江笔花原名江秋,系浙江归安(今浙江吴兴)人氏。早年官居于东粤,中年学医,往来于江浙之间,是晚清时期的一位亦官亦医者。道光四年(1824年)其著成《笔花医镜》四卷,书中卷三为儿科证治,对小儿惊风病的认识和治疗颇多见树,兹浅述如下。
1 明辨惊风二字真谛
惊风作为一个独立的病证名称,在唐末宋初的医籍中就已出现,后经传承一直沿用至今。明末清初曾有少数医家对惊风提出质疑,如喻昌、陈复正、吴瑭等欲以“痉”、“搐”取代惊风病名,皆因言不达意而终未使人接受。
惊即惊惕、惊悸、惊跳,多为心经受邪的一种病理表现,风指肝风内动之风。惊风,即指小儿心肝受邪后所表现出的一种抽风、惊(痉)厥证。江氏书中虽然也立有“非惊论”之专题,但他承认小儿确有“真惊”一证。如云:“试思惊字何解?凡受吓者谓之惊,吓则神魂失守,心神恍惚,惕惕悸动,唯心虚者易患此。……是真惊也”。江氏所言之真惊,即指3岁以内的婴幼儿因受到某种强烈刺激后所表现出的惊吓、惊恐症。所言“心虚者易患真惊”不能只理解为小儿因为心气虚而发病,还应包括3岁以下较小婴幼儿由于脑发育尚不全,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尚不太成熟之因素在内。江氏认为“风”亦有二义,“在外感则为风邪,在内伤则为肝风”。治肝风宜用镇熄法,他反对当时有的医生在治疗惊风病过程中,不辨明外风或内风,统统“混言之曰风”,而“滥以丸子相投”,使小儿累“遭其劫者”的错误作法。江氏以不过数十文字道明了惊风的涵义,真可谓言简意赅。
, 百拇医药
2 以病机立病名
江氏从临床实际出发,将小儿急、慢惊风以病机命名为“痰火闭证”与“木侮土证”。笔者认为,从病机角度去认识和理解江氏对急、慢惊风的分析,既切中了病机特点,又符合临床辨证用药实际。因为急惊风的形成,原因虽是多方面的,但最终无不与痰火有关。痰火内炽,扰动神明,症见神识恍惚而惊惕,引动肝风则表现为抽风痉挛等症。再从历代医家制订的治疗急惊风的众多方剂来看,也常配有瓜蒌、胆南星、白芥子、贝母、海浮石、竹茹、天竺黄等清热祛痰之药,从而证明了痰火是形成急惊风的主要病理因素。慢惊风常由慢性消耗性疾病导致脾土虚弱,脾虚不能濡养肝木,肝风乘虚妄动而成。由此而见,江氏重新确立急慢惊风证名不无道理。
3 治疗师古法而不泥古方
考究宋元医家治惊药方,大多采用抱龙丸、犀角丸、天麻丸、定生丸、救生丸、龙脑散、牛黄散之类。江氏在继承前代医家经验的基础上,认为急惊风属实火,治当镇熄;慢惊风多虚寒,法当温补;暴受惊恐者,治宜养心安神定魂。指出“急慢惊风如水火然,治急惊药不可以治慢惊,治慢惊药不可以治急惊”。切忌不辨急慢以一粒丹丸通治惊风病。
, 百拇医药
3.1 治急惊风(痰火闭证)
痰火多由外感或内伤而成。有形之痰挟火上壅,闭阻窍道,引动肝风,肝木受累,使之“肝燥筋急”,出现抽风。治当镇惊熄风开窍。始用通关散(细辛、皂角各三钱、生半夏二钱,共研末)吹入鼻孔后取嚏。此法与针刺、手掐人中、合谷、内关开窍法相似。用通关散得嚏后,继以利火降痰汤,或清隔煎加石菖蒲、竹茹;或抱龙丸等方内服,以清火降痰、熄风镇惊开窍。待患儿稍有清醒,使用清热养血汤以疗其后。足见江氏在选方用药上既有针对性,又有灵活性,可资临床参考。
3.2 治慢惊、慢脾风(木侮土证)
木侮土证的形成,江氏认为多因小儿“受暑受寒,或伤乳食,皆能作吐泻,或吐泻交作,久则脾土虚弱,肝木乘之”所致,治当温中健脾。初宜异功散,兼呕吐者,则加藿香、煨姜以化浊降逆止呕。若病已数日,粪见青色,即加木香或肉桂。如果见“手足皆冷,脉息微细、唇舌萎白”者,此乃脾肾阳虚之重症,宜“急用附子理中汤温中回阳,尚有可救”。
, 百拇医药
3.3 对真惊的治疗
江氏所言之“真惊”,即大惊猝恐、或曰惊恐。本证的形成,是因“小儿气血未充,心神怯弱”,暴受惊吓所致。在治疗上,江氏主张“安神魂、敛心气”。方选七福饮、秘旨安神丸、安神定志丸。如果兼见“蕴热而惊悸者,七味安神丸”。待神志安定后,再行辨证用药。“气虚者,四君子汤以补其阳;血虚者,六味丸以补其阴”。切忌“妄投以朱砂镇惊丸子,耗其心血”,致使惊厥“愈发愈盛,肝木乘虚而亢,其势不可复制也”。提示后学者一定要因证制方遣药,不可犯“虚虚实实”之戒。
总之,惊风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一种综合症状,为临床所常见。古代医家们在辨证用药方面积累有不少的宝贵经验,值得后学者去认真发掘和继承,以丰富当今辨证治疗学的内容。
注:本文内所引江氏原文,均录于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58年新1版《笔花医镜》之80~82页。
(收稿日期:1999-02-20), 百拇医药
单位:重庆市万县中医药学校(404000)
关键词:小儿惊风;中医药疗法;笔花医镜
湖北台中医杂志990705 江笔花原名江秋,系浙江归安(今浙江吴兴)人氏。早年官居于东粤,中年学医,往来于江浙之间,是晚清时期的一位亦官亦医者。道光四年(1824年)其著成《笔花医镜》四卷,书中卷三为儿科证治,对小儿惊风病的认识和治疗颇多见树,兹浅述如下。
1 明辨惊风二字真谛
惊风作为一个独立的病证名称,在唐末宋初的医籍中就已出现,后经传承一直沿用至今。明末清初曾有少数医家对惊风提出质疑,如喻昌、陈复正、吴瑭等欲以“痉”、“搐”取代惊风病名,皆因言不达意而终未使人接受。
惊即惊惕、惊悸、惊跳,多为心经受邪的一种病理表现,风指肝风内动之风。惊风,即指小儿心肝受邪后所表现出的一种抽风、惊(痉)厥证。江氏书中虽然也立有“非惊论”之专题,但他承认小儿确有“真惊”一证。如云:“试思惊字何解?凡受吓者谓之惊,吓则神魂失守,心神恍惚,惕惕悸动,唯心虚者易患此。……是真惊也”。江氏所言之真惊,即指3岁以内的婴幼儿因受到某种强烈刺激后所表现出的惊吓、惊恐症。所言“心虚者易患真惊”不能只理解为小儿因为心气虚而发病,还应包括3岁以下较小婴幼儿由于脑发育尚不全,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尚不太成熟之因素在内。江氏认为“风”亦有二义,“在外感则为风邪,在内伤则为肝风”。治肝风宜用镇熄法,他反对当时有的医生在治疗惊风病过程中,不辨明外风或内风,统统“混言之曰风”,而“滥以丸子相投”,使小儿累“遭其劫者”的错误作法。江氏以不过数十文字道明了惊风的涵义,真可谓言简意赅。
, 百拇医药
2 以病机立病名
江氏从临床实际出发,将小儿急、慢惊风以病机命名为“痰火闭证”与“木侮土证”。笔者认为,从病机角度去认识和理解江氏对急、慢惊风的分析,既切中了病机特点,又符合临床辨证用药实际。因为急惊风的形成,原因虽是多方面的,但最终无不与痰火有关。痰火内炽,扰动神明,症见神识恍惚而惊惕,引动肝风则表现为抽风痉挛等症。再从历代医家制订的治疗急惊风的众多方剂来看,也常配有瓜蒌、胆南星、白芥子、贝母、海浮石、竹茹、天竺黄等清热祛痰之药,从而证明了痰火是形成急惊风的主要病理因素。慢惊风常由慢性消耗性疾病导致脾土虚弱,脾虚不能濡养肝木,肝风乘虚妄动而成。由此而见,江氏重新确立急慢惊风证名不无道理。
3 治疗师古法而不泥古方
考究宋元医家治惊药方,大多采用抱龙丸、犀角丸、天麻丸、定生丸、救生丸、龙脑散、牛黄散之类。江氏在继承前代医家经验的基础上,认为急惊风属实火,治当镇熄;慢惊风多虚寒,法当温补;暴受惊恐者,治宜养心安神定魂。指出“急慢惊风如水火然,治急惊药不可以治慢惊,治慢惊药不可以治急惊”。切忌不辨急慢以一粒丹丸通治惊风病。
, 百拇医药
3.1 治急惊风(痰火闭证)
痰火多由外感或内伤而成。有形之痰挟火上壅,闭阻窍道,引动肝风,肝木受累,使之“肝燥筋急”,出现抽风。治当镇惊熄风开窍。始用通关散(细辛、皂角各三钱、生半夏二钱,共研末)吹入鼻孔后取嚏。此法与针刺、手掐人中、合谷、内关开窍法相似。用通关散得嚏后,继以利火降痰汤,或清隔煎加石菖蒲、竹茹;或抱龙丸等方内服,以清火降痰、熄风镇惊开窍。待患儿稍有清醒,使用清热养血汤以疗其后。足见江氏在选方用药上既有针对性,又有灵活性,可资临床参考。
3.2 治慢惊、慢脾风(木侮土证)
木侮土证的形成,江氏认为多因小儿“受暑受寒,或伤乳食,皆能作吐泻,或吐泻交作,久则脾土虚弱,肝木乘之”所致,治当温中健脾。初宜异功散,兼呕吐者,则加藿香、煨姜以化浊降逆止呕。若病已数日,粪见青色,即加木香或肉桂。如果见“手足皆冷,脉息微细、唇舌萎白”者,此乃脾肾阳虚之重症,宜“急用附子理中汤温中回阳,尚有可救”。
, 百拇医药
3.3 对真惊的治疗
江氏所言之“真惊”,即大惊猝恐、或曰惊恐。本证的形成,是因“小儿气血未充,心神怯弱”,暴受惊吓所致。在治疗上,江氏主张“安神魂、敛心气”。方选七福饮、秘旨安神丸、安神定志丸。如果兼见“蕴热而惊悸者,七味安神丸”。待神志安定后,再行辨证用药。“气虚者,四君子汤以补其阳;血虚者,六味丸以补其阴”。切忌“妄投以朱砂镇惊丸子,耗其心血”,致使惊厥“愈发愈盛,肝木乘虚而亢,其势不可复制也”。提示后学者一定要因证制方遣药,不可犯“虚虚实实”之戒。
总之,惊风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一种综合症状,为临床所常见。古代医家们在辨证用药方面积累有不少的宝贵经验,值得后学者去认真发掘和继承,以丰富当今辨证治疗学的内容。
注:本文内所引江氏原文,均录于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58年新1版《笔花医镜》之80~82页。
(收稿日期:1999-02-20),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