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药合治胃与十二指肠溃疡7例
作者:李辉军
单位:江西省赣州地区结核病防治所中医科,江西 赣州 341000
关键词: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990715 中图分类号:R57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9691(1999)07031401 胃与十二指肠溃疡属祖国医学的胃脘痛范畴。我们用中药配合西药治疗胃与十二指肠溃疡患者7例,报告如下。
1 病例与方法
1.1 病例:7例患者中男5例,女2例;年龄22~53岁,平均(36.2±8.1)岁。均经胃镜检查证实为消化性溃疡,其中胃溃疡4例(2例粪潜血试验阳性),十二指肠球溃疡3例。病程1.5~11年。
1.2 治疗方法:
1.2.1 中药基本方:乌贼骨500 g,佛手125 g,连翘250 g,乳香125 g,白芨125 g,酒大黄50 g,炙甘草30 g。中医辨证分型治疗:血瘀型3例加三七粉60 g,丹皮60 g;火郁型2例加黄连10 g,山枝60 g;食积型2例加山楂100 g,制半夏50 g。以上药物共研细末蜜丸,每丸9 g,每日3次口服,每次1丸,1个月为1个疗程。
1.2.2 西医治疗用呋喃唑酮(痢特灵)0.1 g每日3次,连服15日;维生素B6 20 mg口服,每日3次。
1.3 疗效判定:治疗2个疗程后复查胃镜。 痊愈:胃镜检查见溃疡面愈合;好转:胃镜检查见溃疡面缩小,同时疼痛减轻,发作周期延长,发作时间缩短,食欲增加;无效:临床症状无缓解。
2 结 果
6例患者服药2个月,1例服用1个月,其中3例痊愈,3例好转,1例无效。
3 讨 论
胃与十二指肠疾病病因大多由于纵恣口服,喜好辛酸,或饮热酒,或食生冷,或忧思郁结。发病初起,多在气分,迁延日久,则深入血分,所以久病胃络受伤,则多见呕血或黑粪等症。胃脘痛的病因虽有种种不同,但其发病机制有共同之处,即所谓“不通则痛”。有寒凝而痛、食积而痛、火郁而痛、血瘀而痛、阳虚而痛〔1〕。故方中选用佛手舒肝理气、和中止痛;连翘、大黄为苦寒之品,既可开泄散结,又可荡涤胃肠实热;以乳香活血止痛、消肿生肌;取白芨味涩质粘而能止血;乌贼骨收湿敛疮,制酸止痛;蜂蜜具有促进创面愈合的作用〔2〕。甘草以甘为用,具有补气、缓急、解毒、和药之功。活血散结、行气止痛应是本病的治疗大法。
消化性溃疡的形成均与胃酸和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有关,均为自身消化〔3〕。依据现代药理研究分析,乌贼骨具有抑制胃酸分泌、降低胃蛋白酶活性的作用;甘草中的甘草甙能抗消化性溃疡;佛手能解痉止痛〔4〕。其药效与西药制酸止痛相符。
作者简介:李辉军(1969),男(汉族),江西于都人,医师。
参考文献:
〔1〕张伯臾,董建华,周仲英.中医内科学.第5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134.
〔2〕凌一揆,颜正华.中药学.第7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49,70,143,258.
〔3〕陈灏珠,李宗明.内科学.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9.336.
〔4〕贺兴东,钟赣生.临床中药手册.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159,296,352.
(收稿日期:19990329 修回日期:19990601), 百拇医药
单位:江西省赣州地区结核病防治所中医科,江西 赣州 341000
关键词: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990715 中图分类号:R57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9691(1999)07031401 胃与十二指肠溃疡属祖国医学的胃脘痛范畴。我们用中药配合西药治疗胃与十二指肠溃疡患者7例,报告如下。
1 病例与方法
1.1 病例:7例患者中男5例,女2例;年龄22~53岁,平均(36.2±8.1)岁。均经胃镜检查证实为消化性溃疡,其中胃溃疡4例(2例粪潜血试验阳性),十二指肠球溃疡3例。病程1.5~11年。
1.2 治疗方法:
1.2.1 中药基本方:乌贼骨500 g,佛手125 g,连翘250 g,乳香125 g,白芨125 g,酒大黄50 g,炙甘草30 g。中医辨证分型治疗:血瘀型3例加三七粉60 g,丹皮60 g;火郁型2例加黄连10 g,山枝60 g;食积型2例加山楂100 g,制半夏50 g。以上药物共研细末蜜丸,每丸9 g,每日3次口服,每次1丸,1个月为1个疗程。
1.2.2 西医治疗用呋喃唑酮(痢特灵)0.1 g每日3次,连服15日;维生素B6 20 mg口服,每日3次。
1.3 疗效判定:治疗2个疗程后复查胃镜。 痊愈:胃镜检查见溃疡面愈合;好转:胃镜检查见溃疡面缩小,同时疼痛减轻,发作周期延长,发作时间缩短,食欲增加;无效:临床症状无缓解。
2 结 果
6例患者服药2个月,1例服用1个月,其中3例痊愈,3例好转,1例无效。
3 讨 论
胃与十二指肠疾病病因大多由于纵恣口服,喜好辛酸,或饮热酒,或食生冷,或忧思郁结。发病初起,多在气分,迁延日久,则深入血分,所以久病胃络受伤,则多见呕血或黑粪等症。胃脘痛的病因虽有种种不同,但其发病机制有共同之处,即所谓“不通则痛”。有寒凝而痛、食积而痛、火郁而痛、血瘀而痛、阳虚而痛〔1〕。故方中选用佛手舒肝理气、和中止痛;连翘、大黄为苦寒之品,既可开泄散结,又可荡涤胃肠实热;以乳香活血止痛、消肿生肌;取白芨味涩质粘而能止血;乌贼骨收湿敛疮,制酸止痛;蜂蜜具有促进创面愈合的作用〔2〕。甘草以甘为用,具有补气、缓急、解毒、和药之功。活血散结、行气止痛应是本病的治疗大法。
消化性溃疡的形成均与胃酸和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有关,均为自身消化〔3〕。依据现代药理研究分析,乌贼骨具有抑制胃酸分泌、降低胃蛋白酶活性的作用;甘草中的甘草甙能抗消化性溃疡;佛手能解痉止痛〔4〕。其药效与西药制酸止痛相符。
作者简介:李辉军(1969),男(汉族),江西于都人,医师。
参考文献:
〔1〕张伯臾,董建华,周仲英.中医内科学.第5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134.
〔2〕凌一揆,颜正华.中药学.第7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49,70,143,258.
〔3〕陈灏珠,李宗明.内科学.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9.336.
〔4〕贺兴东,钟赣生.临床中药手册.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159,296,352.
(收稿日期:19990329 修回日期:19990601),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