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医学杂志》 > 1999年第8期
编号:10227354
首届全国胸外科中青年医师学术研讨会纪要
http://www.100md.com 《中国医学杂志》 1999年第8期
     作者: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学分会 中华医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单位:李辉,100037 北京,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总医院胸外科

    关键词:

    中华医学杂志990810 由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学分会和中华医学杂志编辑委员会联合举办的首届全国胸外科中青年医师学术研讨会于1998年10月12~14日在北京召开。来自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的249名代表出席了这一盛会,其中年龄小于40岁的代表占73%,副高职称以上占36%。会议共收到论文425篇,涉及胸外科的各个分支,既有临床经验的总结,又有基础研究的成果。广大代表还就许多胸外科的热门话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讨。大会学术气氛浓厚,发言踊跃,充分体现了青年人善于思考、勇于实践、敢想敢说的特点以及在学术上人人平等的原则。会议还邀请了部分美国胸外科专家就胸外科领域的一些进展作了专题报告,引起了与会代表的浓厚兴趣。来自香港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的代表也出席了会议。 与会代表纷纷表示,一定以老一辈胸外科专家的艰苦创业精神和严谨治学态度为楷模,坚定为我国胸外科事业献身的信念,团结一致,戒骄戒躁,勇于创新,勇敢地面对新世纪的挑战。现将这次会议研讨内容归纳总结如下。
, http://www.100md.com
    一、食管、贲门癌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在食管、贲门癌的基础研究方面,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和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研究所分子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合作,采用先进的AP-PCR技术及其相关的分子生物学方法,通过对50例配对的贲门癌及其相应正常组织的基因组DNA指纹图之间差异条带的分析,从中分离并克隆了3个贲门癌组织缺失的差异基因片段。3个差异片段均是首次被发现并得到了国际承认,该基因片段的DNA序列已被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CBI)的基因数据库收录并登记。重庆医科大学发现食管鳞癌组织存在p16基因的缺失及突变,其缺失及突变率与食管癌的发生、发展和转移有密切关系。山东济宁医学院研究发现食管癌有较高的端粒酶活性,端粒酶活性在食管癌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湖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研究提示食管癌临床化疗前检测癌组织中mdr-1基因对预测化疗效果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放置食管腔内支架是治疗食管狭窄的一种有效的方法,四川省肿瘤医院、徐州铁路医院、河北保定第三医院、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等分别报告了应用各种不同的食管支架治疗食管狭窄,明显改善了吞咽困难的症状,取得满意的效果。
, 百拇医药
    为减少不必要的开胸探查,术前对食管癌外侵程度和淋巴结转移情况作出准确的评估是非常重要的,以往的常规检查手段缺乏敏感性和特异性。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采用超声内镜(EUS)对32例胸段食管癌患者进行术前评估并与手术切除的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EUS对判断肿瘤浸润深度及与主动脉和支气管的关系有较大帮助,因此对食管癌术前分期及治疗方案的选择有重要意义。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报告,经食管探头超声仪对食管良、恶性肿瘤的术前诊断准确、可靠。

    消化道吻合器由于其安全可靠、节省手术时间、吻合口瘘发生率低而受到广大胸外科医师的欢迎。本次大会有很多关于这方面的报道。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山西阳泉第一人民医院、内蒙古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山东日照市人民医院、江苏建湖县人民医院、辽河油田中心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118医院、武警安徽总队医院及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等分别报告了应用消化道吻合器的经验和体会。其中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和山东烟台桃村肿瘤医院采用经胸食管胃颈部机械吻合取得了满意的效果,达到了与颈部切口,手工吻合相同的结果,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 http://www.100md.com
    二、肺癌的基础和临床研究

    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研究进展,不仅对从分子水平上认识肺癌的发生、发展,揭示细胞癌变的机理有重大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重要的实用前景。华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在肺癌的基础研究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包括人肺癌组织中细胞凋亡及其相关基因的表达与预后的关系,nm23基因、Bcl-2基因、转化生长因子βⅠ型和Ⅱ型受体基因产物在人肺癌中的表达等,对肺癌的早期诊断、判断预后及基因治疗有重大的意义,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报告,对肺癌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进行了定量研究,结果发现在肺癌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高表达,在肺癌的生长和转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肺癌晚期合并上腔静脉综合征在临床上较难处理,以往采取放、化疗或放置血管内支架的效果均较差,华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北京胸部肿瘤结核病医院和大连市第五人民医院分别报告了采用肺切除和全上腔静脉切除人造血管重建术或上腔静脉部分切除治疗肺癌合并上腔静脉综合征,手术效果满意,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改善,中位生存时间延长。
, 百拇医药
    肺癌的临床分期(cTNM)受许多因素的影响,特别是N的术前分期比较困难,因此与pTNM相比其准确性和敏感性较低。虽然影像学检查在肺癌的临床分期中占特殊地位,但常规胸部CT扫描和MRI对纵隔淋巴结诊断有很大的局限性,其敏感性为62%~79%,特异性50%~85%。上海胸科医院应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技术(SPECT)对肺癌及纵隔淋巴结进行术前评估,结果发现SPECT诊断肺癌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是91%、50%和77%,诊断纵隔淋巴结转移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是77%、93.%和85%,明显优于CT扫描。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将经食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TCDU)应用于中心型肺癌的术前评估,并与常规X线胸片、胸部CT、手术结果和病理结果进行了对比,他们认为术前TCDU检查对明确诊断和提高手术切除率有很大帮助。

    近年来人们一直在探索晚期肺癌的综合治疗措施。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对16例肺癌合并癌性胸水的患者采用42.5~43.5℃ 温盐水胸腔灌注1小时,胸水控制率达100%,无死亡和并发症,生活质量明显改善。吉林医学院附属医院采用高热雾化吸入化疗治疗肺癌,发现加热雾化吸入可增加肺癌组织中药物浓度并且对肺组织无明显损伤。北京医科大学人民医院采用姑息性胸膜肺切除加术后免疫及化疗,治疗肺癌伴癌性胸水14例也取得了满意的效果。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采用胶体32P胸腔内注射结合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治疗肺癌晚期伴恶性胸水35例,23例胸水得到完全控制,11例明显减少,生活质量明显改善。
, http://www.100md.com
    准确地评价肺癌淋巴结转移状况对指导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对159枚手术切除的区域淋巴结进行常规病理学检查和CK19基因表达的RT-PCR检测,结果发现病理学检查阴性的117枚淋巴结中,25枚(21.4%)被RT-PCR检测证实为微小转移,因此认为RT-PCR法较常规病理学检查灵敏、特异并且快捷。

    三、肺良性病变

    肺减容术(LVRS)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COPD)自1995年开展以来受到全世界的关注,被称为胸外科领域的一次革命。北京军区总医院和意大利米兰大学联合报告了20例LVRS治疗重度肺气肿的经验和体会,全组无手术死亡,术后FEV1.0增加了41.4%,RV和TLC分别下降了27.5%和22.7%,动脉血氧分压平均上升1.67 kPa(1 kPa=7.5 mm Hg),呼吸困难指数显著改善,6分钟步行试验增加了55.8%。江西省肺科医院完成了3例LVRS,术后3个月FEV1.0、MVV、SaO2和6分钟步行试验分别提高63%、36%、5%和58%。临床结果证明LVRS是一种治疗COPD的有效方法,不但可以明显改善症状,还可提高生活质量。但应该指出,LVRS还处于探索阶段,仍有不少问题有待解决。因此,LVRS在广泛应用于临床之前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所以,这种手术应严格掌握适应证,并应限制在有条件的医院进行,由具备丰富经验的胸外科、呼吸内科和麻醉科医生共同协作完成,切不可脿从。
, http://www.100md.com
    关于肺移植,中国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进行了大鼠肺移植急性排斥反应及其控制的形态学研究。兰州军区总医院报告了1例肺移植的经验体会并着重探讨了同种异体肺移植供肺的切除与保存。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对UW液保存离体鼠肺组织的组织形态学进行了研究,提出低温灌注UW液保存离体鼠肺的安全时限为6小时。

    四、食管良性疾病

    食管功能障碍性疾病是食管疾病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在诊断和治疗上有别于食管恶性肿瘤。近十年来随着检查手段的发展,国外对其生理、病理、功能检查以及治疗进行了广泛研究并取得巨大的进展,尽管在我国已有一些医院建立了食管功能检测室,开展了有关的研究并取得了进展。但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差距仍然很大。此次会议上这方面的报告很少。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总医院应用食管腔内压力测定和24小时食管pH监测的方法,对四组不同的食管功能障碍的病人进行了食管功能检查,取得了十分满意的效果,结果证实了食管功能检查是诊断食管功能性疾病最敏感和特异的检查方法,它可以获取许多放射学、内镜及其它检查方法难以得到的资料。河南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对48例贲门失弛缓症的患者进行了手术治疗,并比较了改良Heller术、Heller术附加膈肌瓣翻转、Heller术附加胃底折叠术和贲门切除术的效果,认为经胸途径较经腹为好,附加抗反流术可有效地减少术后反流,术式以膈肌瓣翻转为佳。
, http://www.100md.com
    五、胸腔镜及微创胸外科

    纵隔镜对肺癌术前分期和纵隔淋巴结及纵隔肿物的诊断有重要意义,是制定肺癌手术方案的重要依据,但在我国纵隔镜应用的并不普遍。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对60例胸部CT发现纵隔肿物的患者进行了纵隔镜检查,其中58例(93%)获得明确的病理诊断,恶性疾病占52%,良性病变占48%。因此他们认为纵隔镜是一种有价值的诊断方法,可以对肺癌进行病理分期和分型,并且适用于常规检查难以诊断的纵隔肿物。电视胸腔镜用于肺癌的外科治疗尚有争议,在肺癌治疗中如何更合理地使用胸腔镜是目前讨论的重点。北京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应用胸腔镜技术辅助小切口诊治肺癌56例,包括肺楔形切除16例、肺段切除2例、肺叶切除19例、全肺切除2例。全组无手术死亡,近期效果满意。

    胸部小切口手术由于其独特的优越性受到越来越多胸外科医师的重视。本次会议这方面的报告较多。北京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湖北襄樊市第一人民医院、昆明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福建省立医院心血管病研究所、大连市第五人民医院、河北邢台市第三医院等分别报告了应用腋下小切口进行各种胸部手术的经验和体会。浙江医科大学儿童医院报告了腋下直切口(Denis Brown切口)在169例小儿普胸手术中的应用,取得良好效果。浙江台州医院应用电视胸腔镜进行了11例食管癌切除取得了不少宝贵的经验。

    六、 其他方面

    关于气管外科的内容不多。湖北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报告了应用带金属网架游离小肠移植替代气管的实验研究。上海第一肺科医院总结了12例气管良性狭窄的外科治疗经验,提出不同病因的气管狭窄在选择治疗方案时应严格按照治疗原则方能取得良好效果。

    (收稿:1998-11-30 修回:1999-03-18),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