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虚型臌胀病因证治
作者:段荣章
单位:
关键词:臌胀;中医病机;臌胀;中药疗法;阴虚;中药疗法
新中医990801 提 要 认为阴虚是臌胀病的重要病机,而且是变生他证的病理枢纽。提出阴虚型臌胀病的用药应注意养阴勿腻、慎用攻伐、调理脾胃、养阴利水等几个方面,须权衡利弊,分期治疗,用药得法,方能奏效。
臌胀有虚实之分,实胀当祛邪,虚胀当扶正,阳虚臌胀易治,阴虚臌胀难疗。对于阴虚臌胀,治当柔肝滋肾,养阴利水,然尺度最难掌握。若柔肝养阴太过,易助湿碍脾阻滞气机;如分利逐水过猛,会伤津耗阴加重病情。现将其证治方药探析于下。
1 阴虚是臌胀病的重要病理
当今臌胀病十之八九为肝炎后肝硬化。病初多为湿热内盛,日久热耗津伤致肾阴亏;或治疗中大剂苦寒清热解毒,则苦燥伤阴;或过用辛燥理气,易伤津耗阴;更有素体阴虚者,易感邪化热伤阴;阴虚阳无以化,脏腑失濡,水津失布,停蓄为臌,阴更不足;水停妄用利水攻逐,图一时之快,伤津耗阴,病日加重。凡此说明肝病治之不当,易致阴虚。
, 百拇医药
阴虚血枯,肝体失养,变生他证,渐成臌胀。①阴虚津伤,脉络涸涩,血行不畅而致瘀。胡氏等在综合探讨阴虚光剥舌形成机理时发现,舌微循环严重障碍,血液粘稠,从而出现瘀血倾向或形成血瘀〔1〕。现代研究报道阴虚肝病患者,血液粘稠度升高,胶原纤维沉积,易发展成为肝硬化〔2〕。②阴虚阳无以化,水津失布,停蓄为水。《灵枢.本神篇》曰:“阴虚则无气。”气虚则水不行,水聚为邪,停蓄腹中成臌胀。③阴虚内热,血液粘稠,动血妄行。肝硬化合并消化道出血者,阴虚证占50%左右,且出血后阴血更虚,变证百出。④阴虚臌胀易招外邪,合并各种感染。李氏等在老年人肝硬化合并感染与中医证型关系的研究中发现,阴虚组患者肺部感染和病死率明显高于其它证型组〔3〕。⑤后期肝肾阴液涸竭,肝风上旋,夹带痰热上闭清窍,神明失主而昏迷。临床上肝性脑病多因大量放腹水、泄泻不止、利尿太过、呕血便血、感邪发热等诱发。
综上所述,阴虚不仅是臌胀病的重要病理变化,而且是变生他证的病理枢纽。
, 百拇医药
2 阴虚臌胀用药特点
2.1 养阴勿腻 行气化浊、养阴柔肝是治疗阴虚臌胀常用之法,但滋腻太过,则助湿碍脾,壅阻气机。须选用滋而不腻、补而不滞之品。如养阴生津用生地黄、麦冬、石斛、玄参、沙参等,慎用鳖甲、龟板;滋水涵木选女贞子、旱莲草、枸杞子等,慎用菟丝子、黄精;养血柔肝取当归、白芍、何首乌、龙眼肉,慎用阿胶、熟地黄;酸甘化阴取五味子、乌梅、木瓜、酸枣仁等。凡阴虚兼湿热者,加陈皮、厚朴花、薏苡仁、滑石;阴虚兼内热者,加石斛、百合、知母、地骨皮;阴虚兼瘀热者,加赤芍、泽兰、牡丹皮、丹参;心肾不交者加酸枣仁、知母、夜交藤、茯神;阴虚湿阻者加山药、生白术、白扁豆、谷芽等;胃部不适者加砂仁、陈皮、木香等开胃醒脾;阴虚气滞者加沉香、檀香、厚朴、莱菔子行气化浊,调畅气机。
2.2 慎用攻伐 阴虚臌胀是攻下逐水、破血化瘀的禁忌证。由于阴虚易生内热,热盛可伤络脉,此时应用破血逐瘀药物,易致出血。需养活结合,渐磨渐消,缓而求之。可选用补血活血的当归、丹参,凉血活血的牡丹皮、赤芍,祛瘀止血的三七、茜草、生山楂等。慎用三棱、莪术、水蛭、虻虫之类。历代医家及现代研究都证实,部分养血药物本身具有消散瘀结的作用,如玄参“直走血分而通血脉”(《本草正义》),《内经》载生地黄有“通血痹”之功。现代实验结果表明,玄参、生地黄、麦冬等养阴药物有明显的抑制体外血栓形成、防止血液凝固作用〔4〕。
, http://www.100md.com
2.3 调理脾胃 阴虚臌胀,脾胃阴亏,调理脾胃,助其生化尤为重要。《金匮要略》有“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之说。《四圣心源》曰:“脾升肝也升,故水木不郁”。说明脾胃运化正常,升降有序,有利于肝气条达,水液代谢。且调理脾胃可恢复病人的食欲,减轻症状,提高药物的吸收和对疾病的耐受性。同时健脾药物本身具有渗湿、化湿、利水作用,有利于祛除水湿之邪。常选用山药、白扁豆、太子参、茯苓、白术等。其中生白术效果尤佳。白术性苦甘温,归脾胃经,生用柔养生津,具有健脾益气、通调水道、利尿利水的作用;且补而不滞,滋而不腻,化湿不伤阴,生津不碍湿,可大剂量重用。药理研究证实:白术具有增加白蛋白、纠正白蛋白与球蛋白比例倒置,并具有显著持久的利尿作用,又能促进钠的排泄〔5〕,堪为治疗臌胀的要药。
2.4 养阴利水 阴虚臌胀治疗棘手,养阴利水相互矛盾。须权衡轻重,遣方用药。若症见阴虚为主,治以养阴兼顾利水,佐1~2味利尿药物即可;阴虚水停均较重,须养阴为主,利尿为辅,使真水得滋,邪水得祛;若水停为主,应先利水后养阴,用短程利水以缓其急,通过利水消胀,减轻腹压,防发变证,并可改善症状,增进食欲,为重用养阴扶正创造条件。
, 百拇医药
总之,阴虚臌胀,病机复杂,治疗颇难。须权衡利弊,分期治疗,用药得法,方能奏效。
参考文献
1 胡庆福,陈泽霖,戴豪良,等.阴虚光剥舌形成机理的研究.中西医结合杂志,1989(3)∶153
2 万海同,杨 进.论养阴是治疗血瘀证的重要法则.中医杂志,1996(1)∶8
3 李秀惠,林秀玉.老年人肝硬化合并感染与中西医证型关系的探讨.北京中医,1996(2)∶19
4 杨 进.滋养阴液在温病血分证中之应用,中医杂志,1992(5)∶9
5 史宇广,单书键.当代名医临证精华.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98.318
(收稿日期:1999-03-20), 百拇医药
单位:
关键词:臌胀;中医病机;臌胀;中药疗法;阴虚;中药疗法
新中医990801 提 要 认为阴虚是臌胀病的重要病机,而且是变生他证的病理枢纽。提出阴虚型臌胀病的用药应注意养阴勿腻、慎用攻伐、调理脾胃、养阴利水等几个方面,须权衡利弊,分期治疗,用药得法,方能奏效。
臌胀有虚实之分,实胀当祛邪,虚胀当扶正,阳虚臌胀易治,阴虚臌胀难疗。对于阴虚臌胀,治当柔肝滋肾,养阴利水,然尺度最难掌握。若柔肝养阴太过,易助湿碍脾阻滞气机;如分利逐水过猛,会伤津耗阴加重病情。现将其证治方药探析于下。
1 阴虚是臌胀病的重要病理
当今臌胀病十之八九为肝炎后肝硬化。病初多为湿热内盛,日久热耗津伤致肾阴亏;或治疗中大剂苦寒清热解毒,则苦燥伤阴;或过用辛燥理气,易伤津耗阴;更有素体阴虚者,易感邪化热伤阴;阴虚阳无以化,脏腑失濡,水津失布,停蓄为臌,阴更不足;水停妄用利水攻逐,图一时之快,伤津耗阴,病日加重。凡此说明肝病治之不当,易致阴虚。
, 百拇医药
阴虚血枯,肝体失养,变生他证,渐成臌胀。①阴虚津伤,脉络涸涩,血行不畅而致瘀。胡氏等在综合探讨阴虚光剥舌形成机理时发现,舌微循环严重障碍,血液粘稠,从而出现瘀血倾向或形成血瘀〔1〕。现代研究报道阴虚肝病患者,血液粘稠度升高,胶原纤维沉积,易发展成为肝硬化〔2〕。②阴虚阳无以化,水津失布,停蓄为水。《灵枢.本神篇》曰:“阴虚则无气。”气虚则水不行,水聚为邪,停蓄腹中成臌胀。③阴虚内热,血液粘稠,动血妄行。肝硬化合并消化道出血者,阴虚证占50%左右,且出血后阴血更虚,变证百出。④阴虚臌胀易招外邪,合并各种感染。李氏等在老年人肝硬化合并感染与中医证型关系的研究中发现,阴虚组患者肺部感染和病死率明显高于其它证型组〔3〕。⑤后期肝肾阴液涸竭,肝风上旋,夹带痰热上闭清窍,神明失主而昏迷。临床上肝性脑病多因大量放腹水、泄泻不止、利尿太过、呕血便血、感邪发热等诱发。
综上所述,阴虚不仅是臌胀病的重要病理变化,而且是变生他证的病理枢纽。
, 百拇医药
2 阴虚臌胀用药特点
2.1 养阴勿腻 行气化浊、养阴柔肝是治疗阴虚臌胀常用之法,但滋腻太过,则助湿碍脾,壅阻气机。须选用滋而不腻、补而不滞之品。如养阴生津用生地黄、麦冬、石斛、玄参、沙参等,慎用鳖甲、龟板;滋水涵木选女贞子、旱莲草、枸杞子等,慎用菟丝子、黄精;养血柔肝取当归、白芍、何首乌、龙眼肉,慎用阿胶、熟地黄;酸甘化阴取五味子、乌梅、木瓜、酸枣仁等。凡阴虚兼湿热者,加陈皮、厚朴花、薏苡仁、滑石;阴虚兼内热者,加石斛、百合、知母、地骨皮;阴虚兼瘀热者,加赤芍、泽兰、牡丹皮、丹参;心肾不交者加酸枣仁、知母、夜交藤、茯神;阴虚湿阻者加山药、生白术、白扁豆、谷芽等;胃部不适者加砂仁、陈皮、木香等开胃醒脾;阴虚气滞者加沉香、檀香、厚朴、莱菔子行气化浊,调畅气机。
2.2 慎用攻伐 阴虚臌胀是攻下逐水、破血化瘀的禁忌证。由于阴虚易生内热,热盛可伤络脉,此时应用破血逐瘀药物,易致出血。需养活结合,渐磨渐消,缓而求之。可选用补血活血的当归、丹参,凉血活血的牡丹皮、赤芍,祛瘀止血的三七、茜草、生山楂等。慎用三棱、莪术、水蛭、虻虫之类。历代医家及现代研究都证实,部分养血药物本身具有消散瘀结的作用,如玄参“直走血分而通血脉”(《本草正义》),《内经》载生地黄有“通血痹”之功。现代实验结果表明,玄参、生地黄、麦冬等养阴药物有明显的抑制体外血栓形成、防止血液凝固作用〔4〕。
, http://www.100md.com
2.3 调理脾胃 阴虚臌胀,脾胃阴亏,调理脾胃,助其生化尤为重要。《金匮要略》有“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之说。《四圣心源》曰:“脾升肝也升,故水木不郁”。说明脾胃运化正常,升降有序,有利于肝气条达,水液代谢。且调理脾胃可恢复病人的食欲,减轻症状,提高药物的吸收和对疾病的耐受性。同时健脾药物本身具有渗湿、化湿、利水作用,有利于祛除水湿之邪。常选用山药、白扁豆、太子参、茯苓、白术等。其中生白术效果尤佳。白术性苦甘温,归脾胃经,生用柔养生津,具有健脾益气、通调水道、利尿利水的作用;且补而不滞,滋而不腻,化湿不伤阴,生津不碍湿,可大剂量重用。药理研究证实:白术具有增加白蛋白、纠正白蛋白与球蛋白比例倒置,并具有显著持久的利尿作用,又能促进钠的排泄〔5〕,堪为治疗臌胀的要药。
2.4 养阴利水 阴虚臌胀治疗棘手,养阴利水相互矛盾。须权衡轻重,遣方用药。若症见阴虚为主,治以养阴兼顾利水,佐1~2味利尿药物即可;阴虚水停均较重,须养阴为主,利尿为辅,使真水得滋,邪水得祛;若水停为主,应先利水后养阴,用短程利水以缓其急,通过利水消胀,减轻腹压,防发变证,并可改善症状,增进食欲,为重用养阴扶正创造条件。
, 百拇医药
总之,阴虚臌胀,病机复杂,治疗颇难。须权衡利弊,分期治疗,用药得法,方能奏效。
参考文献
1 胡庆福,陈泽霖,戴豪良,等.阴虚光剥舌形成机理的研究.中西医结合杂志,1989(3)∶153
2 万海同,杨 进.论养阴是治疗血瘀证的重要法则.中医杂志,1996(1)∶8
3 李秀惠,林秀玉.老年人肝硬化合并感染与中西医证型关系的探讨.北京中医,1996(2)∶19
4 杨 进.滋养阴液在温病血分证中之应用,中医杂志,1992(5)∶9
5 史宇广,单书键.当代名医临证精华.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98.318
(收稿日期:1999-03-20),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