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广东医学》 > 1999年第8期
编号:10236801
滋肾宁血饮加减治疗血尿型隐匿性肾炎52例
http://www.100md.com 《广东医学》 1999年第8期
     作者:杨丽珍

    单位:广州市中医医院肾内科(510130)

    关键词:

    广东医学990858 血尿型隐匿性肾炎临床多见,而迄今为止西医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病者常因此而求治于中医。笔者以自拟的“滋肾宁血饮”加减治疗血尿型隐匿性肾炎,取得了较满意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标准[1] ①持续镜下血尿和(或)反复肉眼血尿( 尿红细胞离心尿镜检>3个/HP,或尿红细胞排泄率>10万/h,12 h尿沉渣红细胞计数>50万) 。②肾小球性血尿:尿红细胞畸形率>75%。③不伴高血压、蛋白尿、水肿、肾功能减退。④确切排除急性肾小球肾炎、继发性肾小球疾病、特发性高尿钙症、遗传性肾病、运动所致的运动员肾炎和泌尿系结石、结核、肿瘤及前列腺等疾病。
, 百拇医药
    1.2 一般资料 我院1995~1998年患者 52例,其中男28例,女24例,年龄5~61岁,平均29岁;病程1个月~15 a,平均13个月。发病形式:因上呼吸道感染或其他疾病查尿常规发现异常者22例;疲劳后尿色加深或发作肉眼血尿15例;轻微腰酸乏力8例;体检或婚检查尿常规发现者7例。其中在外院作肾活检者16例,病理诊断为系膜增生性肾炎9例,Ig A肾病4例,膜增生性肾炎1例,特发性局灶节段性肾炎1例,轻微病变1例。

    1.3 临床表现 均有持续镜下血尿或反复发作的肉眼血尿,血尿时轻时重,平时多伴有神疲乏力,腰膝酸软,口干咽燥,大便干,舌淡红苔薄白,脉细或细数。

    1.4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嘱注意休息,避免过劳或激烈运动,预防外感,忌食辛辣燥热之品。并以滋肾宁血饮加减,每日1剂治疗。疗程3~12个月。滋肾宁血饮基本方组成:旱莲草30 g,女贞子15 g,生地20 g,丹皮15 g,山萸肉15 g,淮山15 g, 太子参30 g,白茅根30 g,仙鹤草30 g,益母草30 g,丹参30 g;兼咽痛热毒者,加银花、公英、大青叶;血热尿血明显者,加小蓟草、茜草根、紫草;阴虚内热者,加知母、黄柏、地骨皮;瘀血明显者,加赤芍、红花、蒲黄;气虚易感者,加北芪、白术、防风。
, http://www.100md.com
    1.5 观察项目 所有观察病例确诊后,于治疗前后均查尿常规、1 h尿红细胞排泄率、血肌酐、尿素氮、血、尿β2-微球蛋白。治疗开始后,每2周查尿常规1次,每月查1 h尿红细胞排泄率1次,观察3~12个月。

    1.6 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管理局1987年制定的标准:①完全缓解:尿红细胞持续消失。②显著缓解:尿红细胞持续减少≥50%。③好转:尿红细胞持续减少≥25%。④无效:尿红细胞减少不明显或无减少。

    2 结果

    本组52例经治疗后,完全缓解16例,显著缓解21例,好转6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达82 .7%。92%的患者精神状况好转,无自觉不适。

    实验指标治疗前后比较:1 h尿红细胞计数,治疗前为586.96±127.48万/h,治疗后为1 0.74±4.36万/h,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血BUN、Cr、Ccr、血、尿β2-微球蛋白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 百拇医药
    3 讨论

    原发性隐匿性肾小球肾炎血尿型,又称单纯性血尿,以儿童和青年人多见,近年在临床中,发现40岁以上的患者也占有一定的比例(11/52)。因多数缺乏显著的自觉症状而延误诊治时机。目前西医对本病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西药治疗的有效率多在16%~27%之间[2],本病除发作肉眼血尿或持续镜下血尿外,大多数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神疲乏力、腰膝酸软、口干咽燥、大便干、易感等表现。中医辨证以肾的气阴两虚多见(或脾肾气阴两虚或肺肾气阴两虚或肝肾阴虚),部分兼有热毒、血瘀等症。针对上述的病机特点,我们以益气养阴补肾、凉血化瘀安络为主要原则,自拟滋肾宁血饮加减治疗,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达82.7%。方中以生地、女贞子、旱莲草、山萸肉、淮山,肝、脾、肾三阴并补,而重补肾阴;生地、女贞子滋阴补肾,山萸肉、旱莲草滋肾养肝,淮山健脾益气养阴,太子参益气养阴、气阴双补;生地、丹皮滋阴清热、凉血止血,仙鹤草补虚益气止血,白茅根清热通淋、凉血止血、丹参、益母草活血化瘀、和血安络。全方合用共凑益气养阴补肾、凉血化瘀安络之功效。对于咽痛热毒者,加银花、连翘、大青叶以清热解毒利咽;阴虚内热明显者,加知母、黄柏、地骨皮以滋阴清热;气虚易感者,加玉屏风散以益气固表。现代医学研究发现肾小球疾病或多或少存在着瘀血阻络现象,我们在治疗中,常规辅以丹参、益母草等活血化瘀之品。对于瘀血征象明显者,则加红花、赤芍、蒲黄等以加强活血化瘀之功。现代医学认为肾炎的发生发展与免疫平衡失调有关,而凝血机制障碍对肾小球疾病的发生、发展以及转归也有重要影响。中药的近代研究提示,滋阴益肾中药大多有免疫调节作用,而活血化瘀中药能改善微循环和高凝状态,减轻血小板聚集,有助于免疫复合物的清除和病变组织的修复,这些均为我们制定滋阴益肾、活血化瘀的治疗提供了依据。我们体会,凡血尿患者,不宜见血止血,用大量炭类固涩,不仅对止血无效,反易留瘀为患。由于本病经常反复发作,取效较缓,需说服患者耐心配合治疗,坚持服药者多能取效。在肾性血尿消除后,仍可用气阴双补法以善后,长期服用可防复发。

    参考文献

    1 叶任高,沈清瑞,主编.肾脏病诊断与治疗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100~102

    2 曾 洪,叶任高,孙 林.中西医结合治疗隐匿性肾炎107例疗效观察.实用中西医结合杂志,1997,11(4):291,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