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广东医学》 > 1999年第8期
编号:10236816
新生儿颅内出血60例临床分析
http://www.100md.com 《广东医学》 1999年第8期
     作者:江璧玉

    单位:开平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529300)

    关键词:新生儿;颅内出血

    广东医学990828 【摘要】 目的 提高对新生儿颅内出血的认识,以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 收集60例新生儿颅内出血的资料,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新生儿颅内出血的病例,由各种原因致宫内窘迫,分娩过程需手术助产的95%,早期误诊率为53%,总病死率为20.0%,致残率为20.2%,早期临床症状,特别是早产儿表现多不典型。结论 正确掌握病史和早期临床表现,适当应用CT检查对防止早期误诊是非常重要的;加强孕期保健,防止宫内窘迫、早产,提高接产技术是防止和减少新生儿颅内出血的发病率、致残率及病死率的关键。

    新生儿颅内出血是新生儿期常见而严重的疾病,目前病死率及致残率仍较高。现将我科1993~1997年收治的新生儿颅内出血60例资料报道如下。
, 百拇医药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60例中男41例,女19例,孕30~36周的早产儿21例,体重<1.5 kg 10例,1.6~2.5 kg 11例;足月儿39例,体重2.6~3.5 kg 15例,3.6~ 4 k g 21例,>4 kg 3例。出生后发病时间:≤24 h 31例,25~48 h 20例,49~72 h 9例。60 例中,持续枕横位34例,脐带绕颈10例,胎膜早破12例,瘢痕子宫妊娠4例;21例早产儿中,极低体重10例;分娩过程需手术助产57例,其中吸引产39例,钳产2例,臀牵引产7例,剖宫产 9例。出生时重度窒息22例,轻度窒息35例。

    1.2 症状和体征 足月儿多表现烦躁、尖叫、呻吟、呕吐、阵发性面色发绀,呼吸急促不规则,严重者出现抽搐昏迷、前囟胀,双眼凝视伴眼球震颤、面色苍白或紫绀,肌张力低下。早产儿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反应低下,体重越低越严重,还伴有嗜睡、昏迷、肌张力低下。
, 百拇医药
    1.3 CT表现 50例于入院后5 d内行CT检查,其中表现为颞叶血肿穿入脑室2例,丘脑出血穿入脑室1例,脑室出血5例(2例有脑室扩大),小脑出血2例,脑实质出血4 例,蛛网膜下腔出血36例。10例因病危或经济原因未作CT检查。

    1.4 诊断 入院即诊断为颅内出血28例,诊断为重度窒息、吸入性肺炎22例,诊断为极低体重儿10例,早期误诊率53.3%(32/60)。

    1.5 治疗及转归 60例均给予抗炎、止血、止痒、降低颅内压、输血。恢复期给予脑活素、胞二磷胆碱等治疗,临床治愈34例,好转8例,死亡12例均在入院48 h内死亡,死后腰穿为红色不凝脊液,证实为颅内出血。放弃治疗自动出院6例。42例出院后追踪1 a以上,其中双目失明1例,脑积水2例,脑瘫2例,7例显示有智能低下,30例发育正常,总病死率为20.0%,致残率为20.0%。

    2 讨论
, http://www.100md.com
    2.1 致病因素 新生儿颅内出血的病因主要与缺氧及产伤有关。本组39例为足月儿,体重相对较大,且多有胎位异常或宫缩乏力造成的宫内窘迫缺氧,分娩时手术助产而造成损伤,以及产后窒息均可造成颅内出血。本组早产儿21例中,10例为极低体重儿,随着产科监护及接产技术的进一步提高,早产儿成活率也正在提高,而颅内出血的发病率也随着增高。

    2.2 早期诊断及CT应用价值 回顾本组患儿,85%出生后2 d内发病,而入院即诊断为颅内出血的只有28例,诊断为重度窒息、吸入性肺炎22例,10例诊断为极低体重儿,早期误诊率为53.3%,有些报道颅内出血的发病率特别是早期低体重,仍是较高的,而误诊率亦高[1]。CT在颅内出血诊断中有较大的应用价值,能诊断出血的部位、范围及严重程度,且能较好地追踪预后,特别对早产低体重儿的脑室出血。分析本组误诊原因,只注意到典型的尖叫、抽搐、昏迷的症状,而忽视了阵发性烦躁啼哭、阵发性发绀、双眼凝视、觅食反射减弱及肌张力变化等症状,特别是无明显症状,仅表现为反应低下的早产低体重儿。因此,笔者认为,只要患儿有宫内窘迫或异常分娩及出生窒息史,以及早产低体重儿,一旦出现上述症状,体检有前囟胀满或紧张、肌张力变化,就必须考虑颅内出血的诊断,应及时作出相应处理,而不应等待典型的症状出现及CT检查。
, http://www.100md.com
    2.3 关于降低发病率、病死率、致残率 加强孕期保健,防止早产,及时纠正胎位异常,提高接产技术,正确有效地抢救新生儿窒息,缩短窒息时间是防止和减少新生儿颅内出血的发病率、病死率的关键。在防止早产方面,有作者提出可应用羧卡羧麻黄碱来推迟分娩,对可能早产的孕妇在分娩前3 d应用地塞米松以促进肺成熟及减少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生。此外,为防止早产儿出血倾向,有作者提出早期应用(生后6 h内 )苯巴比妥有防止早产儿脑室出血的作用[2]。其次,对由于胎位异常、宫缩无力造成窘迫缺氧的产妇,应尽早结束分娩,以减少缺氧窒息儿的发生,从而减少颅内出血的发生率;对较大胎儿不适宜阴道产者应尽可能作剖宫产,以减少产伤所致的颅内出血。只有早期诊断,及时处理、减轻脑损伤的程度,才能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

    参考文献

    1 金汉珍,黄德珉,宫希吉,主编.实用儿科学.第2版.北京:人民 卫生出生社,1997.632

    2 张雪华,曹 缨,何改贤.苯巴比妥对早产儿颅内出血的预防:附35例报告.临床儿科杂志,1997,15(1):22,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