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实用医学杂志》 > 1999年第8期
编号:10239681
硫酸链霉素和α-糜蛋白酶联合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http://www.100md.com 《实用医学杂志》 1999年第8期
     作者:孔卫东 林 巍 赖仁发

    单位: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一院口腔科(510632)

    关键词:链霉素;α-糜蛋白酶;三叉神经痛

    实用医学杂志990817 摘 要 目的:探讨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对32例三叉神经痛患者采用硫酸链霉素和α-糜蛋白酶联合骨孔注射治疗,并进行临床疗效观察。结果:无效3例,有效5例,显效12例,总有效率为90.6%。结论:硫酸链霉素和α-糜蛋白酶联合骨孔注射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是一种安全可靠、疗效好的方法。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是常见疾病,患病率高达182.8/10万[1]。我科自1994年起,用硫酸链霉素和α-糜蛋白酶联合治疗,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 http://www.100md.com
    1.1 临床资料 32例中,男13例,女19例,女性略多于男性。发病年龄36~84岁,45岁以上29例,占90.6%。病程最长20余年,最短5个月,其中5个月~1年16例,~5年8例,~10年4例,~20年3例,20年以上1例。发病部位:右侧18例,左侧14例。各支发病情况:本组第Ⅱ支痛12例,占37.5%;第Ⅲ支痛14例,占43.8%;第Ⅱ、Ⅲ支同时发病6例,占18.7%。本组病例经临床、脑电图及头颅CT检查,排除牙髓疾患、颅内占位性病变。此外,为排除其它原因引起的颜面部疼痛,全部患者在接受该方法治疗前均用2%利多卡因作诊断性定位。32例曾用其它方法治疗,其中服药治疗(卡马西平、苯妥英钠)23例、无水酒精封闭5例、利多卡因与α-糜蛋白酶局部封闭治疗4例,均因效果不佳或因某些副作用改用下列方法治疗。

    1.2 治疗方法

    1.2.1 药物配制 取硫酸链霉素1 g溶于2 ml 2%利多卡因中,同时用1 ml生理盐水溶解5 mg的α-糜蛋白酶,配制成3 ml混合液。
, 百拇医药
    1.2.2 用法 硫酸链霉素皮试阴性后,常规消毒,用上述配制好的硫酸链霉素混合液在口内或口外作神经周围阻滞注射,第Ⅱ支注射部位在眶下孔或在圆孔周围,第Ⅲ支注射部位在下齿槽神经孔周围或卵圆孔附近。间隔3~4天注射1次,5次为1个疗程。在接受该治疗期间,患者停用其它治疗。本组患者最少注射4次,最多达12次,多数患者经过3~4次注射后,疼痛程度减弱,发病频率减少。

    1.3 疗效判定标准 无效:完成2个疗程后症状无改善或3个月内复发者;有效:2个疗程后症状消失持续3个月以上或发作次数明显减少至半年以上者;显效:2个疗程后症状消失持续半年以上或发作次数明显减少至1年以上者;治愈:2个疗程后症状完全消失持续1年以上者。

    2 结果

    随访最短1年,最长5年。无效3例,有效5例,显效12例,治愈12例,有效率90.6%。

    3 讨论
, 百拇医药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发病机制迄今尚未完全阐明[2]。目前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方法主要有口服药物、手术、射频温控热凝术等。口服药物疗效欠佳,且长期服用可出现严重的副作用;手术治疗即刻有效,但时有复发病例,一旦复发则难以再重复手术治疗,且对患严重系统性疾病的患者,不宜采取手术治疗;射频温控热凝术疗法虽然可大大提高治疗效果,但也有角膜反射消失、咀嚼肌功能减弱等副作用[3]。本组用硫酸链霉素混合液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方法简单,疗效好,对复发的病例可以重复注射。凡是对链霉素无过敏反应者均可应用此法,对年龄较大不适于手术治疗者或患者有系统性疾病患者也可应用。本法无严重的副作用,仅有短暂的感觉功能障碍,当局麻药疗效逐渐消失后,该神经分布区的感觉功能能够恢复正常。

    关于硫酸链霉素对三叉神经周围支作用的机制尚未完全明了,有学者用链霉素注射兔三叉神经第Ⅲ支后发现,三叉神经发生了明显的病理改变,表现为髓鞘和轴索的空泡变性,甚至消失,成为无结构状态[4]。其结论为链霉素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机制可能是通过破坏神经纤维的髓鞘和轴索,抑制了异位冲动的传导,终止了剧痛的发生,从而达到临床治疗的效果。在同一项研究中还发现,用不同梯度的链霉素注射后,随硫酸链霉素剂量的增大,三叉神经纤维发生组织学改变会更加明显。在治疗三叉神经疼痛方面效果会更佳。至于硫酸链霉能有效地抑制异位的冲动,终止疼痛的发生,而不致于影响正常的感觉冲动传递,这一点尚需进一步研究。
, 百拇医药
    局部的慢性炎症刺激可以诱发三叉神经痛的发生,因此,如果能够清除局部的炎症刺激,对治疗三叉神经痛会产生积极的作用[5]。临床治疗及骨孔附近的解剖结构表明,容易造成炎症物质积聚和局部炎症压迫刺激的地方是在三叉神经所行经的神经孔。α-糜蛋白酶等药物经神经孔局部注射给药后,由于它可以促使变性蛋白的分解,有效地促进局部水肿的吸收,加速对退行性病变细胞的清除和成纤维细胞的新生,因此能有效地减轻或清除局部的炎症刺激。另外,硫酸链霉素本身具有抗菌作用,有利于杀灭局部的细菌,从而加速了慢性炎症的吸收愈合。因此,硫酸链霉素与α-糜蛋白酶联合应用可以产生协同作用。再者,利多卡因穿透力强,弥散快而广,既可提高α-糜蛋白酶清除局部炎症的作用,又可加快链霉素在神经周围的弥散,增强了二者联用的疗效,最终达到清除骨孔周围炎症物质的目的。

    4 参考文献

    1 王剑峰. 三叉神经痛的治疗进展. 医师进修杂志,1999,22(1):47~48.

    2 解岩红,范红英,解朝莉. 硫酸镁和链霉素联合治疗三叉神经痛.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1996,14(1):70~71.

    3 高文信,吕晓丽. 硫酸链霉素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疗效观察.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1995,21(6):619~620.

    4 吕晓丽,魏秀峰,高文信. 硫酸链霉素治疗三叉神经痛作用机理的实验研究. 口腔医学纵横杂志,1998,14(4):213~215.

    5 孔卫东,苏才琼. 酰胺咪嗪配合局部封闭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36例报告. 暨南大学学报,1995,16(4):109~110.,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