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21世纪的消化病学
作者:姚光弼
单位:200040 上海市静安区中心医院
关键词:
上海医学990801 本世纪,特别是50年代以来,消化病学的发展十分迅速,无论在诊断和治疗方面都取得了不少突破。内镜的改进和广泛应用,不仅使消化道疾病的诊断有了长足的进步,而且通过内镜可以进行治疗,替代了很多外科手术,并具有创伤小、效果好的特点。在过去几十年内,消化性溃疡经历了抗酸、保护粘膜和杀灭幽门螺杆菌三个阶段,现在已可使大部分消化性溃疡得以治愈。应用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和免疫学等的理论和技术,进一步阐明了多种消化系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从而改进了治疗方法。总之,本世纪内临床消化病学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展望21世纪,我国的消化病学应以已有成就为基础,更上一层楼,为促进人民健康作出更多的贡献。
目前临床医学分工越来越细,研究方面也从细胞水平进入基因水平,但是往往忽视了从宏观上、从整体上的研究。以消化道恶性肿瘤为例,我国对食管癌和胃癌防治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发病率已明显降低,但是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变,大肠癌和胰腺癌的发病日趋增多,肝癌的发病仍无明显减少。从整个人群来看,如何预防消化道肿瘤的发生,以及作出早期诊断和治疗,任务仍十分艰巨。就胃癌而言,发病虽有降低,但仍是多发病、常见病,早期诊断也还远非理想。近年来提出幽门螺杆菌与胃癌的发生有关。但是国内外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意见分歧。有必要进一步阐明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我国胃癌发病的关系,并对预防胃癌作出有效的措施。
, 百拇医药
在消化病的治疗方面,往往强调局部病变的愈合,例如消化性溃疡病和酸反流性食管炎的治疗,总是根据内镜检查病变的愈合作为疗效评估的标准。这当然无可厚非。但是作为病人而言,除了症状和客观检查的改善外,还应包括病人整体上的进步,包括:精神上的、体格上的和工作能力上等的改善。所以在消化病的治疗方面还应包括病人生活质量方面的改善。对于慢性消化病,更应包括病人转归和预后的评估。我国对于病人生活质量和结局的研究,刚刚起步,今后应加强研究。特别提倡有良好的设计,前瞻性的,长期的临床随访观察。这些资料应建立数据库,可以对不同地区、不同医院的结果进行对比研究。
随着医疗制度的改革,有限的医疗资源和医疗费用有限的增长与病人需求欲望的提高之间矛盾会不断出现。如何合理分配医疗资源,合理进行诊断和治疗,是急需解决的课题。除了提高医师的医德素质和医疗技术,合理诊断,合理治疗,避免浪费外,更应从宏观的角度,从卫生经济的角度,对消化病的诊断技术和治疗方法进行经济学的评估。
在即将进入21世纪之际,在不断深化对消化病有关病因和机制研究和发展新的诊断和治疗技术的基础上,更应从宏观、从全社会、从病人整体方面多加考虑。使消化病学从宏观到微观,从全社会到个体,从整体到局部兼顾,使消化病学的发展更为全面,取得更大的突破。
作者简介:上海市静安区中心医院临床免疫研究中心主任,主任医师,第二军医大学,上海医科大学兼积教授。中华医学会理事,上海分会常务理事。中华医学会内科学会副主任委员、消化系病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华消化杂志、肝脏杂志总编辑。
(收稿:1999-06-15), http://www.100md.com
单位:200040 上海市静安区中心医院
关键词:
上海医学990801 本世纪,特别是50年代以来,消化病学的发展十分迅速,无论在诊断和治疗方面都取得了不少突破。内镜的改进和广泛应用,不仅使消化道疾病的诊断有了长足的进步,而且通过内镜可以进行治疗,替代了很多外科手术,并具有创伤小、效果好的特点。在过去几十年内,消化性溃疡经历了抗酸、保护粘膜和杀灭幽门螺杆菌三个阶段,现在已可使大部分消化性溃疡得以治愈。应用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和免疫学等的理论和技术,进一步阐明了多种消化系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从而改进了治疗方法。总之,本世纪内临床消化病学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展望21世纪,我国的消化病学应以已有成就为基础,更上一层楼,为促进人民健康作出更多的贡献。
目前临床医学分工越来越细,研究方面也从细胞水平进入基因水平,但是往往忽视了从宏观上、从整体上的研究。以消化道恶性肿瘤为例,我国对食管癌和胃癌防治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发病率已明显降低,但是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变,大肠癌和胰腺癌的发病日趋增多,肝癌的发病仍无明显减少。从整个人群来看,如何预防消化道肿瘤的发生,以及作出早期诊断和治疗,任务仍十分艰巨。就胃癌而言,发病虽有降低,但仍是多发病、常见病,早期诊断也还远非理想。近年来提出幽门螺杆菌与胃癌的发生有关。但是国内外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意见分歧。有必要进一步阐明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我国胃癌发病的关系,并对预防胃癌作出有效的措施。
, 百拇医药
在消化病的治疗方面,往往强调局部病变的愈合,例如消化性溃疡病和酸反流性食管炎的治疗,总是根据内镜检查病变的愈合作为疗效评估的标准。这当然无可厚非。但是作为病人而言,除了症状和客观检查的改善外,还应包括病人整体上的进步,包括:精神上的、体格上的和工作能力上等的改善。所以在消化病的治疗方面还应包括病人生活质量方面的改善。对于慢性消化病,更应包括病人转归和预后的评估。我国对于病人生活质量和结局的研究,刚刚起步,今后应加强研究。特别提倡有良好的设计,前瞻性的,长期的临床随访观察。这些资料应建立数据库,可以对不同地区、不同医院的结果进行对比研究。
随着医疗制度的改革,有限的医疗资源和医疗费用有限的增长与病人需求欲望的提高之间矛盾会不断出现。如何合理分配医疗资源,合理进行诊断和治疗,是急需解决的课题。除了提高医师的医德素质和医疗技术,合理诊断,合理治疗,避免浪费外,更应从宏观的角度,从卫生经济的角度,对消化病的诊断技术和治疗方法进行经济学的评估。
在即将进入21世纪之际,在不断深化对消化病有关病因和机制研究和发展新的诊断和治疗技术的基础上,更应从宏观、从全社会、从病人整体方面多加考虑。使消化病学从宏观到微观,从全社会到个体,从整体到局部兼顾,使消化病学的发展更为全面,取得更大的突破。
作者简介:上海市静安区中心医院临床免疫研究中心主任,主任医师,第二军医大学,上海医科大学兼积教授。中华医学会理事,上海分会常务理事。中华医学会内科学会副主任委员、消化系病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华消化杂志、肝脏杂志总编辑。
(收稿:1999-06-15),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