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 1999年第8期
编号:10252547
四诊客观化研究中的认识论和信息论
http://www.100md.com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1999年第8期
     作者:刘延伶,赵洪钧

    单位:(河北医科大学中医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91)

    关键词:四诊客观化;认识论;信息论

    摘 要 四诊客观化使物质工具介入诊断过程 摘 要 四诊客观化使物质工具介入诊断过程,不仅是传统诊法的质的飞跃,而且使中医进入信息时代。但客观化并不能改变主体认知定势,问诊不宜仪器化。四诊仪只体现“功能相似”,不是“整体优化”模型,而且没有增加信息通道容量,不能多层次、多部位反映病理本质。已实施的研究以脉象、舌象研究为主。脉象仪的理论和实用价值均不如舌象仪,脉象的意义仍不宜超出循环系统。

    本文主要从认识论和信息科学角度谈谈关于中医四诊客观化的研究思路。

    1 四诊客观化的认识论和信息论意义
, 百拇医药
    四诊客观化的操作含义是让医生通过工具——四诊仪器获取诊断信息。这样一举改变了传统中医诊断过程“主体(医生)——客体(病人)”的“二项式”认识关系,变为“主体——工具——客体”的“三项式”[1]认识关系,其意义是重大的。

    当代认识论认为:“在认识系统的基本结构格局中,中介工具系统(特别是其中的物质工具),是主体和客体相关的变量。劳动工具系统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晶,也是相互作用水平的客观标志。主客体的分化、主客体的相关,以及认识活动基本格局的形成和发展,都是从代表着新质的相互作用水平的工具系统出现和发展开始的。[1]

    四诊仪的出现,一下子使中医进入信息时代,无疑是中医发展史上的一场大变革。所以,该思路的具体提法是否宜改为“四诊仪器化”等无关紧要,“仪器化”是否等价于“客观化”[2],直观感觉(望、闻、切)是否便“不客观”,也不必深究。值得深究的是以下三个问题。
, http://www.100md.com
    1.1 “客观”化与信息量

    “客观化”的目的含义是使四诊信息获得“公正”的权威性,换言之,即消除诊断过程中直观感觉加人脑处理结果的不确定性。然而信息的定义之一便是“用以消除不确定性的东西”[3]。传统四诊也可获得同类信息,为什么“客观化”的信息更能消除不确定性呢?显然是“客观化”的四诊比传统四诊获得了更多的信息。这并不难理解,因为当代精密仪器对信息的定性更明确,定量更细密,反映动态变化更全面。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讲,“客观化”是中医诊断的一大进步,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1.2 “仪器化”与主体认知定势

    主体认知定势是说在认识过程中,人的观念构架对信息是有选择的,其中起作用的有价值取向、情感意志和知识结构。这种定势并不会因为工具(仪器)的介入而失去作用,相反它会融入仪器之中。愈是复杂的、智能化的仪器,愈是带有其创造者的认知定势。一位“纯中医”和一位“中西结合医”会造出区别较大的四诊仪。所以我们不能认为使用仪器就等于客观、公正,也理解了为什么有人反对“客观化”。他们的价值取向、情感意志和知识结构受到仪器的冲击,便会认为现代仪器还不如天生的认识工具——他们的眼耳鼻舌手再加上大脑管用。这种事例并非极少见,也并非仅见于中医界。
, http://www.100md.com
    笔者认为,研制四诊仪尽管不可能完全克服认知定势,但应尽量减少价值取向和情感意志的负影响,并选择最优知识结构来模拟。

    1.3 问诊客观化或仪器化的得失

    广义的认识工具包括语言,因之包括已有概念、范畴、逻辑规范等,本文暂不这样看,即不把直接问诊视作工具化或仪器化了。现代认识论也更强调物质工具的认识价值。

    问诊是医生与病人之间通过语言进行信息交流。当代西医尚未推广仪器问诊,中医有无必要这样做呢?然而,病人所述自觉痛苦确系是最不“客观”的东西,至少与色、脉、舌诊感知途径不同。即便如此,笔者仍认为,在可预见的未来,问诊不宜仪器化。这个诊断过程,还是保持“二项式”方式好。问诊不是获得病史的单向信息过程,而是医患间的多通道、多信息(包括某些感情)双向交流和反馈。问诊中始终含有治疗信息,其中医生的仪表、气质、人格、心理状态和非医学知识结构等因素产生的心理效果均非仪器所能代替。
, 百拇医药
    可是,现在确已有许多中医诊断系统问世,其中大都含有问诊程序,对此应如何看,留待下文讨论(见标题4)。

    2 四诊客观化思路的局限性

    上文已从仪器研制角度讨论过认知定势问题。若从总的中医科研思路来看,“四诊客观化”的总提法便未摆脱中医认知定势[4]。这不是说该思路不可取,而是说它具有明显的局限性。假如当代世界只有中医和现代信息技术,没有四诊之外的(即西医的)疾病认识理论和手段,欲促使中医诊断进步,自然应该从四诊客观化入手。现既有其它诊断手段,中医诊法无必要仅限于四诊[5]

    从信息科学理论看四诊客观化思路,可以肯定它最终不能促成诊断信息量的质变[6]。其原因有三:

    2.1 诊断过程的信息源是病人,信宿是医生,双方都是复杂的高级事物——大系统。人及其环境所包含的信息有许多尚未被中医认识,单单做到“客观化”不能全面反映有关运动规律。四诊仪只是模拟了传统诊法,体现了“功能相似”的原则,却不是“整体优化”模型[7~9]
, http://www.100md.com
    2.2 四诊过程的信息通道容量太小,“客观化”并没有增加信道容量。

    2.3 四诊只通过有限的部位和层次探测对象信息,不能反映多层次、多部位病理本质。

    总之,四诊客观化思路只是对传统四诊的模拟,其理想结果与传统四诊所能达到的水平在理论上是一致的,不能促成诊断信息的质变。

    3 已实施的四诊客观化研究评价

    已实施的四诊客观化研究,以脉诊和舌诊为主,尤以脉象研究为多。这种研究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该思路的初衷,变为脉象和舌象生理、病理实质研究,采取了中西医结合或多学科研究方法。

    笔者查考近数十年的研究成果,深感脉象研究难尽人意。脉象仪虽最成熟,但它在反映循环节律、频度方面永远不能代替心电图,在反映循环动力方面甚至不能代替血压计,更勿论其它循环功能检查。即便最简单的用以断生死,它也不如心电图可靠。再考虑到为获得一个脉象指标所付出的经济代价,则脉象仪的性能价格比太小,难以推广。再回顾西医也曾详细研究过脉象,但最终未能把它作为临床检测推广项目,便可知脉象并不能很全面、深刻地反映疾病信息。换言之,脉象中待发现的诊断信息不像期待的那样多。至今为止的研究结果表明,脉象的生理和病理意义仍不超出循环系统,据脉象推理,一旦超出该系统,不确定性便大增,即信息量减少。
, 百拇医药
    仔细复习中医文献,也能看出脉象的诊断意义日趋缩小。仲景辨脉以断病之表里、寒热、虚实、进退。温病家辨证便不大重视脉象。至于脏腑辨证据脉象定病位的理论则始终不统一,而且恐怕终不能经实验证实。

    总之,对脉象的信息价值不可期望过高。舌象研究至今不很过关,但不久的将来即可过关是无疑的。笔者认为舌诊研究的意义较脉诊为大,这不仅是因为舌象所含疾病信息较多[10],更因为西医基本上忽略了舌象。研究它将给当代中西医体系输进很多新信息。

    4 “四诊客观化”与中医诊断系统关系前景

    “四诊客观化”思路最初并非为了与中医辨证论治系统(电脑软件)相匹配。中医专家系统的开发在该思想提出之前便已成功。不难发现,“四诊客观化”完成之日,便是中医辨证论治系统实现全自动化之时,这无疑是当代信息科学技术应用开发最成功的典范之一。此类系统虽仍被称作“电子计算机中医辅助诊断(辨证论治)系统”[11],但在理论上用户(病人或非中医)已可以不通过中医而自病自医,因为不必再求助于中医医生获得四诊信息了。这样一来,“名中医”们的地位有可能被仪器取代。这类系统既可以是单病域或多病域的,也可以是全病域的。于是,中医医生这个职业也将受到威胁。若我们承认目前距离中医智能机器人的出现也为时不远,则当代信息科技确已对中医职业构成威胁。这也许是中医现代化论者始料未及的[12]
, 百拇医药
    然而,全智能西医机器人的出现还很遥远,至今尚无大病域或全病域西医诊断(不含治疗)系统问世[11]。怎样理解这种现象呢?关键是中医体系所含信息量及信息探测手段有限。其观念结构已封闭,逻辑规范已固化,当代信息科技处理此类体系甚至比人还有效。西医则不同,这并非因西医排斥信息科技,实际上西医运用信息科技更多也更早。但由于西医体系信息量太大,其观念结构是开放的,逻辑程序又复杂多变,随时都有大量新信息渗入,西医获得信息的途径和方式几乎是无限的,当代智能技术还不足以容纳这个体系。一台CT机或伽玛刀中,电脑软件的信息量便超过中医专家诊断系统,故全智能西医机器人现在还无法实现。

    现在回到问诊客观化或仪器化问题上来。本文既认为在较长时期内问诊还不宜仪器化,自然赞同电脑系统仍应视为辅助诊治手段。但应承认这种辅助手段是划时代的新工具,中西医均应欢迎。笔者预测,至多只需30年的时间,电脑辅助诊断系统,必将成为每一位中医医生必备的工具。届时将全面改变中医的医、教、研活动格局、程序和形式。
, 百拇医药
    5 “四诊客观化”对当代信息科技的刺激

    四诊探测和分析仪器均属人体感官和大脑的仿真装置,故四诊客观化要求高性能的仿真技术。这是当代信息科技的研究目标之一——智能机器人的感知和思维功能向人类看齐并超过人,但目前有关仿真技术还不满意,四诊客观化对这一领域提出了高要求,是一种积极刺激。最后满意解决该问题尚需依靠医学界专家与人体感官仿真工程专家共同合作。

    实现了四诊客观化和辨证论治信息科学化的中医是否从此取得免疫力,对西医的存在和进步再无反应了呢?显然不会。撇开社会需要对中医发展的影响不说,只要看上文提到四诊客观化研究竟自然而然的变成脉象和舌象生理病理实质研究,便知中西医之间不可能被信息科技隔离。目前已开发的中医诊断系统,有不少同时输入了西医知识或信息。信息科学技术将促使人们更清醒地认识中医在整个人类医学体系中的位置和发展方向。

    作者简介:刘延伶,女,54岁,1968年12月毕业于重庆原第七军医大学,1978年参加离职西学中两年。长期从事临床工作,发表论文15篇。现任河北医科大学中医学院中西医结合副主任医师。
, http://www.100md.com
    参考文献

    [1]夏甄陶.认识发生论.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65.

    [2]费兆馥.中医诊法学.上海:上海中医学院出版社,1989.

    [3]徐孺英.横断学科简论.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0:77.

    [4]李兴民.中医诊断学要搞“拿来主义”.医学与哲学,1982,(4):23.

    [5]季钟朴.关于中医“证”的研究思路.中西医结合杂志,1985,6(5):366.

    [6]韦力.试论信息方法的应用对中医学创新的影响.医学与哲学,1990,(1):24.

    [7]郭振球.略论中医辨证学的系统优化问题.医学与哲学,1989,(5):28.
, http://www.100md.com
    [8]周学智.中医控制工程研究中的几个问题.医学与哲学,1982,(4):19.

    [9]湖北中医学院.电脑中医的研究方法.医学与哲学,1982,(4):17.

    [10]陈泽霖,等.舌诊研究.第2版.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

    [11]张开宿.中医电子计算机诊断系统的若干问题.医学与哲学,1990,(3):30.

    [12]秦笃烈,等.中医计算机模拟及专家系统概论.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9.

    (收稿日期 1998—09—07 修回日期 1998—12—03),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