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新中医》 > 1999年第9期
编号:10230747
颈脉通治疗老年椎动脉型颈椎病63例
http://www.100md.com 《新中医》 1999年第9期
     作者:黄宏兴* 于泽来*

    单位:

    关键词:

    新中医990943 颈椎病是因椎间盘变性、颈椎骨质增生、韧带钙化等退行性变,造成颈神经根、椎动脉、交感神经、脊髓被刺激受压,引起头痛、头晕、颈部及上肢疼痛、发麻、胸痛、甚至下肢痉挛性瘫痪等的病变。本病多见于中老年人,是骨科常见病。笔者自1995~1997年用自拟颈脉通治疗老年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63例,男28例,女35例;年龄最大89岁,最小60岁。主症为头晕头痛,眼花耳鸣,伴颈肩痛,时有复视,恶心呕吐,记忆力减退或神经衰弱,有的发生猝倒,数小时后恢复,大部分主诉与转头因素有关。体查:颈软,活动受限,颈棘突旁压痛,部分臂丛神经牵拉试验(+),椎动脉扭曲试验(+),X线摄片示:颈椎退行性改变或部分颈椎关节增生,脑血流图和脑电图有脑缺血表现。排除耳源性、眼源性及颅内因素所致头晕疾病。
, 百拇医药
    2 治疗方法

    以颈脉通治疗。药物组成:黄芪、茯苓、葛根各30g,制附子、法半夏、钩藤、泽泻各10g,天麻、木通各15g,陈皮6g,三七末(冲)3g,白术20g,炙甘草8g。头痛加川芎8g,白芷10g;肩背痛加桑枝、宽筋藤各30g,姜黄10g;上肢麻木加地龙、威灵仙各10g,蜈蚣3条。水煎服,每天1剂,15天为1疗程。

    3 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经治2~3个疗程后观察,显效(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恢复正常工作,半年内病情无反复)30例,好转(症状消失或明显减轻,恢复工作,但半年内病情时有反复)25例,无效(病情无改善)8例。总有效率87.3%。

    4 病案举例

    何某,男,62岁,1995年3月22日初诊。头晕,恶心、呕吐,猝倒,反复发作3年多。发作时只能平卧,不能转头,曾因突发头晕,猝倒,在多间医院住院治疗,疗效欠佳。体查:神精,形体偏瘦,表情痛苦,需人扶持,面色苍白,有汗,不能转头,血压正常,心肺未见异常。颈部可前后仰,不能转动,椎动脉扭曲试验(+),舌胖质淡、苔白腻,脉濡细。证属脾肾阳虚,痰湿交阻。治宜补肾健脾,祛湿化痰,散瘀通脉。方用颈脉通。处方:黄芪、茯苓、葛根各30g,制附子、法半夏、钩藤、泽泻各10g,天麻、木通各15g,陈皮6g,三七末(冲)3g,白术20g,炙甘草8g。4天后复诊:头晕明显减轻,但转头后头晕加重,继续服药30天,症状消失,停药半年随访无复发。
, 百拇医药
    5 体会

    根据本组患者的治疗观察,笔者认为老年人多肾阳虚弱,脾土失养,脾虚湿困,痰瘀交阻。脾虚不能运化水湿,输布津液,水湿停留,聚湿生痰,阻滞阳气,清阳不升,浊阴不降,久病成瘀,脉络不畅,蒙蔽清窍,故生眩晕。

    老年椎动脉型颈椎病属标实本虚,肾阳虚弱,脾失健运,气血亏少,乃虚证为本。《灵枢*口问篇》云:“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耳为之苦鸣,头为之苦倾,目为之眩”。痰湿瘀阻为实,乃实证为标。服用颈脉通,可能改善椎动脉的扭曲与痉挛造成的管腔狭窄,减少血液粘稠度,增加脑部供血,达到治疗目的。

    颈脉通系二陈汤与泽泻汤加减而成。方中二陈汤化湿除痰,泽泻汤具有健脾制水的功效。加黄芪、制附子补脾肾阳气;泽泻、白术利水除痰,木通清热除湿,兼制黄芪之温燥,使湿从小便而出;佐以天麻、钩藤平肝潜阳;葛根升清阳;三七通脉化瘀。诸药合用,有补肾健脾,除湿化痰,散瘀通脉之功效,达到标本兼治,消除眩晕之目的。

    (收稿日期:1999-04-19), 百拇医药(黄宏兴* 于泽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