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宁夏医学杂志》 > 1999年第9期
编号:10242786
浆细胞性乳腺炎64例临床分析
http://www.100md.com 《宁夏医学杂志》 1999年第9期
     作者:徐晓洲 叶晓峰

    单位:宁夏医学院附属医院肿瘤外科,宁夏 银川 750004

    关键词:乳腺肿瘤;诊断;病理诊断;乳腺炎;外科手术;再手术

    宁夏医学杂志990930 摘要 本文总结了64例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的资料。在诊断及治疗方面进行一些有益的尝试,提高确诊率。采用手术切除,术前术后应用抗菌治疗及活血人瘀、疏肝理气之中成药治疗。术前诊断浆细胞性乳腺炎44例,确诊率为68.7%;64例最终病理报告:浆细胞性乳腺炎或乳腺导管扩张症,一次性完全治愈52例,再次手术治愈12例。结论:应用此方法不仅疗效可靠,而且不损坏乳腺外观,收到美容效果。

    中图分类号 R655.8 文献标识码 A

    浆细胞性乳腺炎(Plasma cell Mastitis,PCM),亦称乳腺导管扩张症(Mammary Ductal Ectasia)。临床上不常见,有人报道其发病率约占乳腺良性疾病的5%[1]。此病因诊断、治疗上较困难,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我院自1990年以来收治浆细胞性乳腺炎64例,在诊断及治疗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结合文献报告如下。
, 百拇医药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64例均为非妊娠、哺乳期妇女。年龄22~56岁,平均36.4岁,其中30~40岁妊娠后、非哺乳期妇女约占56.3%;病程7天~10年,其中3个月~1年者约占73.4%;病变位于右乳者36例,位于左乳者28例。

    1.2 临床表现:首诊症状主要为乳腺肿块,本组有58例(90.6%)。多发肿块32例,肿块位于中央区49例,肿块最小2.5cm×2.0cm×1.0cm,最大12.0cm×11.0cm×4.0cm。伴有压痛55例;伴有乳头内陷13例(20.3%);伴有乳头溢液18例(28.1%),其中血性溢液4例,乳汁性溢液11例,浆液性溢液3例;伴有表面皮肤粘连、炎症反应48例(75.0%)。肿块多呈扁平结节状。另外6例首诊症状主要为乳房弥漫肿大、发红、病变界限不清,类似急性炎症或炎性乳癌的表现。同侧可触及肿大淋巴结29例(45.3%)。

    1.3 诊断:术前诊断乳癌9例,诊断乳腺结核2例,诊断急性乳腺炎9例,诊断浆细胞性乳腺炎44例。确诊率68.7%,误诊率31.3%。行乳腺肿块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36例,行乳头溢液涂片细胞学检查18例,均未查见恶性细胞,45例报告见到上皮细胞、泡沫海样细胞或见到淋巴细胞及其它炎性细胞。35例行术中冰冻切片检查,报告为慢性炎或乳腺导管扩张症。64例最终病理报告:浆细胞性乳腺炎或乳腺导管扩张症。
, 百拇医药
    1.4 治疗:均采用手术切除。其中全乳切除6例,乳腺区段切除58例。术前术后应用抗生素及活血化瘀、疏肝理气之中成药(平消胶囊、消遥丸)治疗。一次性完全治愈52例,经再次手术治愈12例。

    2 讨论

    本病以乳腺导管明显扩张,管周纤维化和多量炎性细胞,特别是浆细胞浸润为特征。1925年由Ewing首先命名,1956年Haagensen[2]又将其命名为乳腺导管扩张症,现在临床两种命名都在应用。

    2.1 临床特点及分期:本病呈现缓慢的临床病理改变过程,根据主要临床表现可将该病分为三期[3]:①急性炎症期,表现为乳房局部肿块,伴局部红、肿、热、痛。部分病例仍伴有乳头溢液 ,少数病例可伴有低热及白细胞升高。此期易误诊为急性乳腺炎。②亚急性期:红肿消退,乳块限局,伴或不伴压痛,部分病例仍有乳头溢液,可有同侧腋淋巴结肿大。③慢性期:乳块持续存在,与表面皮肤粘连,形成乳瘘者经久难愈,可出现乳头回缩、内陷。亚急性期及慢性期均易误诊为乳癌。本组11例为急性期,3例为亚急性期,其余均为慢性期。本病临床表现的三个时期难与急性乳腺炎、乳癌、乳腺结核鉴别,正确掌握其临床特点及病史资料,是诊断此病的重要手段。复习文献[4,5],总结本组病例的经验,概括本病有以下特点:①发病年龄轻,多见于30~40岁妊娠后、非哺乳期妇女。②乳腺肿块为其主要症状,本组58例有明显肿块,且多呈扁平结节状、多发、肿块相对较硬,而间隔部较软。③多数病例伴有非周期性乳痛,急性期病例局部红、肿、热、痛,少部分病例可有白细胞计数升高。④病程长短不一,可在数天至10余年。以3个月至1年者最常见,本组占73.4%。耿氏[5]报告3个月内就诊者占50%。⑤许多病例可伴有乳头溢液及乳头内陷,溢液可为血性、乳汁性、浆液性。⑥可伴有患侧腋淋巴结肿大、质软、有压痛。⑦乳块常与皮肤粘连,部分病例有乳瘘。⑧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可见增生的上皮细胞、泡沫样细胞和大量炎性细胞。
, 百拇医药
    2.2 诊断与鉴别诊断:正确掌握本病的临床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认识,依据术前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及术中快速冰冻切片检查,基本上可做到正确诊断。

    鉴别诊断方面,本病易误诊为急性乳腺炎及乳癌。杨氏[4]报道误诊率40.8%,耿氏[5]报道误诊率达90.0%,本组误诊率为31.3%。根据我们的经验以下几点可与乳癌及急性乳腺炎鉴别。①发病年龄轻,本组中位年龄36.4岁,较乳癌患者年龄。②多见于妊娠后、非哺乳期妇女,多有授乳困难史或外伤史。③肿块有痛,乳癌多无痛,早期可有皮肤粘连、炎症,抗菌治疗疗效不显著。④病程较乳癌短。⑤乳块多位于近乳晕区,多发、肿块较大,常伴乳头内陷、乳头溢液。⑥腋淋巴结常肿大,有触痛,但随病程进展可消失。⑦细胞学检查可见增生上皮细胞及一些炎性细胞。术中快速冰冻切片检查可进一步明确诊断。

    2.3 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系一良性自限性疾患,但很少不治自愈,病程常迁延多年且缺乏特别有效的治疗方法。我们采用手术切除,术前术后应用抗菌治疗及活血化瘀、疏肝理气之中成药治疗,疗效可靠。具体方法如下,术前应用消遥丸及平消胶囊1月,利用此药的活血化瘀、软坚散结作用,改善病灶的微循环,促进炎性肿块的消散吸收,临床上可见到患者皮肤炎性反应消失,瘘口缩小,甚至愈合,乳块缩小限局。术前1周应用抗菌素,以抗厌氧菌类抗菌素为主,预防治疗沿乳管及瘘口的逆性感染,在此基础上行手术,手术方法以区段切除为主,术中注意不能残留含脂质的乳腺组织。术后继续抗菌治疗1周,再服用中成药1月。应用此方法不仅疗效可靠,而且不损坏乳腺外观,收到美容效果。本组只对病变范围漫及全乳,反复治疗迁延不愈的6例行全乳切除术。
, 百拇医药
    3 参考文献

    [1] 石松魁.乳腺导管疾病的诊断与治疗[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1994,14(6):323

    [2] Haagensen,CD.Disease of the breast[M].philadelphia and london:WB saunders Co ,1956.198

    [3] 左文述,等.现代乳腺肿瘤学[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560~561

    [4] 杨维良,等.乳腺导管扩张症(附71例报告)[J].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1990,24(2):91

    [5] 耿翠芝,吴祥德,等.乳腺导管扩张症50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1994,14(6):336

    收稿:1999—04—06,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