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与超声诊断价值
作者:叶 芬
单位:安徽省安庆市第一医院超声科,安徽 安庆 246003
关键词:超声心动描记术;心脏;感染性心内膜炎
宁夏医学杂志990911 摘要 探讨超声对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诊断价值。结合临床资料对32例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进行超声检查分析。结果赘生物检出率81%,可显示其大小、部位、形态及活动情况;IE在原有器质性心脏病中发病率达81%;显示连枷样运动特征 性征象达88.46%;全部病例均有中等度以上的返流。提示超声检出赘生物结合瓣膜及腱索的损害,应作为IE敏感性较高的诊断依据,动态观察对IE的诊治及判断预后有重要价值。
中图分类号 R542.4+1 文献标识码 B
虽然感染性心内膜炎(IE)的发病率呈增高趋势,但却因临床表现的多样性,加之抗生素的广泛应用,使本病临床更趋复杂而不典型,这无疑给临床诊断带来困难。本文旨在结合超声诊断IE32例的临床资料,以探讨超声检查对于该病的诊断价值。
, 百拇医药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32例为我院1993年6月~1998年4月,超声诊断IE并经临床确诊的住院患者。男性21例,女性11例;年龄4~68岁,平均36.8岁。患者均以不规则发热、心悸气急、胸闷乏力为共性主诉,有贫血、心脏扩大、杂音及心衰等临床表现。临床诊断IE的28例中,26例尚诊断有器质性心脏病,血培养阳性9例,病程中3例出现右侧偏瘫。
1.2 方法:采用美国产ATL超九彩超仪,探头频率3MHz。患者取仰卧位或左侧45°~90°卧位,经胸多个标准切面扫查,重点观察各组瓣膜活动状况、瓣膜赘生物的有无及特点以及瓣叶穿孔、腱索断裂、瓣膜返流与心内其它结构的损害。
2 结果
超声心动图检出心脏瓣膜有赘生物26例33个。赘生物其回声强,内部回声不均匀,为附着于瓣膜上的团絮状、蓬草状、条带状,外形不一、大小不等,最大为1.2×3.4cm,最小如同粟粒样。可见于二尖瓣者占33%(11/33)、主动膜瓣者占51%(17/33)、三尖瓣者占9%(3/33)、肺动膜瓣者占6%(2/33),二尖瓣及主动脉瓣联合病变者占24%(8/33)。病程中,可见3例主动脉瓣赘生物缩小、1例消失。检出赘生物的26例中并可见连枷样运动23例;各瓣膜区可见中等度以上的返流。有器质性心脏病的超声所见26例。其中风湿性心脏病占57.7%(15/26),先天性心脏病占23%(6/23)。
, 百拇医药
3 讨论
由于IE的病变往往是破坏性进程,受损的心瓣膜和心内膜呈炎性坏死,心瓣膜还可形成溃疡甚至穿孔,病变处常有纤维蛋白、血小板、白细胞及细菌的沉着而成的赘生物乃是该病的基本病理特征。刘利等认为,超声心动图发现有明确赘生物、瓣周脓肿或瓣膜的连枷样改变,可确诊为IE[1]。本组资料显示赘生物检出率达81%(26/32),可见通过超声发现瓣膜赘生物,并能直观其大小、形态、位置,无疑是诊断IE的重要客观依据。在疗程中动态观察其改变,更不失为判断疗效和转归的客观指标。本组资料有3例疗程中发生右侧偏瘫患者,超声可见原赘生物缩小或消失而发生栓塞表现。IE好发于器质性心脏病的基础上[2]。病变的瓣膜处发生血液动力学改变,形成旋涡,有利于微生物的侵入。本组资料显示IE在原有器质性心脏病中发病率达81%(26/32),以风湿性心脏病为高,先天性心脏病次之。而无器质性心脏病者诊断IE占18.75%(6/32),依靠典型临床表现及血培养阳性而确诊。同时,亦有人指出,赘生物常发生于血流高速处,这可能与高速血流冲击易造成机械性损伤有关[2],故常以主动脉瓣和二尖瓣为多,这与本组资料结果相同。由此可见,赘生物发生在左心系统明显多于右心系统。至于右心IE大多发生于先天性心脏病者,呈亚急性过程[3]。也可因静脉滥用药物,尤其是反复静脉注射毒品,其微粒冲击右心内膜,使之受损而易于感染。虽然有文献报道二维超声对赘生物检出率达80%~100%,特异性达80%以上[3],右心系统IE占总IE的5%~10%,但超声心动图对右心瓣膜和≤2mm的赘生物易于漏诊,故而在发病早期检查阴性者不可轻易排除本病的可能,应进行超声心动图动态观察[1,4]。由于瓣膜赘生物,尤其是飘浮于心腔中较大而松软的赘生物,随心动周期被动地飘移和运动,以及感染而致瓣叶结构损害时的穿孔、破裂、部分撕裂,腱索部分或 完全断裂出现了连枷样运动,这是IE超声常见的特征性征象。本组资料可见此征象达88.46%(23/26),这与本组病例全部均有中等度以上的返流相吻合,提示大多伴有很大程度的瓣膜损害,可见连枷样运动对IE有相当大的诊断价值。
, 百拇医药
4 参考文献
[1] 刘利,金银云,徐文林,等.非器质性心脏病患者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超声诊断[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1995,11(12):921
[2] 夏志鸿.内科讲座(3)[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1.382~386
[3] 郭南山.右心感染性心内膜炎[J].广东医学,1991,12(4):45
[4] 梁庆祥,等.右心系统感染性心内膜炎(摘要)[J].中国循环杂志,1993,8(6):344
收稿:1999—01—24 修回:1999—03—24, http://www.100md.com
单位:安徽省安庆市第一医院超声科,安徽 安庆 246003
关键词:超声心动描记术;心脏;感染性心内膜炎
宁夏医学杂志990911 摘要 探讨超声对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诊断价值。结合临床资料对32例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进行超声检查分析。结果赘生物检出率81%,可显示其大小、部位、形态及活动情况;IE在原有器质性心脏病中发病率达81%;显示连枷样运动特征 性征象达88.46%;全部病例均有中等度以上的返流。提示超声检出赘生物结合瓣膜及腱索的损害,应作为IE敏感性较高的诊断依据,动态观察对IE的诊治及判断预后有重要价值。
中图分类号 R542.4+1 文献标识码 B
虽然感染性心内膜炎(IE)的发病率呈增高趋势,但却因临床表现的多样性,加之抗生素的广泛应用,使本病临床更趋复杂而不典型,这无疑给临床诊断带来困难。本文旨在结合超声诊断IE32例的临床资料,以探讨超声检查对于该病的诊断价值。
, 百拇医药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32例为我院1993年6月~1998年4月,超声诊断IE并经临床确诊的住院患者。男性21例,女性11例;年龄4~68岁,平均36.8岁。患者均以不规则发热、心悸气急、胸闷乏力为共性主诉,有贫血、心脏扩大、杂音及心衰等临床表现。临床诊断IE的28例中,26例尚诊断有器质性心脏病,血培养阳性9例,病程中3例出现右侧偏瘫。
1.2 方法:采用美国产ATL超九彩超仪,探头频率3MHz。患者取仰卧位或左侧45°~90°卧位,经胸多个标准切面扫查,重点观察各组瓣膜活动状况、瓣膜赘生物的有无及特点以及瓣叶穿孔、腱索断裂、瓣膜返流与心内其它结构的损害。
2 结果
超声心动图检出心脏瓣膜有赘生物26例33个。赘生物其回声强,内部回声不均匀,为附着于瓣膜上的团絮状、蓬草状、条带状,外形不一、大小不等,最大为1.2×3.4cm,最小如同粟粒样。可见于二尖瓣者占33%(11/33)、主动膜瓣者占51%(17/33)、三尖瓣者占9%(3/33)、肺动膜瓣者占6%(2/33),二尖瓣及主动脉瓣联合病变者占24%(8/33)。病程中,可见3例主动脉瓣赘生物缩小、1例消失。检出赘生物的26例中并可见连枷样运动23例;各瓣膜区可见中等度以上的返流。有器质性心脏病的超声所见26例。其中风湿性心脏病占57.7%(15/26),先天性心脏病占23%(6/23)。
, 百拇医药
3 讨论
由于IE的病变往往是破坏性进程,受损的心瓣膜和心内膜呈炎性坏死,心瓣膜还可形成溃疡甚至穿孔,病变处常有纤维蛋白、血小板、白细胞及细菌的沉着而成的赘生物乃是该病的基本病理特征。刘利等认为,超声心动图发现有明确赘生物、瓣周脓肿或瓣膜的连枷样改变,可确诊为IE[1]。本组资料显示赘生物检出率达81%(26/32),可见通过超声发现瓣膜赘生物,并能直观其大小、形态、位置,无疑是诊断IE的重要客观依据。在疗程中动态观察其改变,更不失为判断疗效和转归的客观指标。本组资料有3例疗程中发生右侧偏瘫患者,超声可见原赘生物缩小或消失而发生栓塞表现。IE好发于器质性心脏病的基础上[2]。病变的瓣膜处发生血液动力学改变,形成旋涡,有利于微生物的侵入。本组资料显示IE在原有器质性心脏病中发病率达81%(26/32),以风湿性心脏病为高,先天性心脏病次之。而无器质性心脏病者诊断IE占18.75%(6/32),依靠典型临床表现及血培养阳性而确诊。同时,亦有人指出,赘生物常发生于血流高速处,这可能与高速血流冲击易造成机械性损伤有关[2],故常以主动脉瓣和二尖瓣为多,这与本组资料结果相同。由此可见,赘生物发生在左心系统明显多于右心系统。至于右心IE大多发生于先天性心脏病者,呈亚急性过程[3]。也可因静脉滥用药物,尤其是反复静脉注射毒品,其微粒冲击右心内膜,使之受损而易于感染。虽然有文献报道二维超声对赘生物检出率达80%~100%,特异性达80%以上[3],右心系统IE占总IE的5%~10%,但超声心动图对右心瓣膜和≤2mm的赘生物易于漏诊,故而在发病早期检查阴性者不可轻易排除本病的可能,应进行超声心动图动态观察[1,4]。由于瓣膜赘生物,尤其是飘浮于心腔中较大而松软的赘生物,随心动周期被动地飘移和运动,以及感染而致瓣叶结构损害时的穿孔、破裂、部分撕裂,腱索部分或 完全断裂出现了连枷样运动,这是IE超声常见的特征性征象。本组资料可见此征象达88.46%(23/26),这与本组病例全部均有中等度以上的返流相吻合,提示大多伴有很大程度的瓣膜损害,可见连枷样运动对IE有相当大的诊断价值。
, 百拇医药
4 参考文献
[1] 刘利,金银云,徐文林,等.非器质性心脏病患者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超声诊断[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1995,11(12):921
[2] 夏志鸿.内科讲座(3)[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1.382~386
[3] 郭南山.右心感染性心内膜炎[J].广东医学,1991,12(4):45
[4] 梁庆祥,等.右心系统感染性心内膜炎(摘要)[J].中国循环杂志,1993,8(6):344
收稿:1999—01—24 修回:1999—03—24,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