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护理对控制精神病人攻击行为的防范效果分析
作者:张静怡 冯凤莲 马桂玲 万小伟 王秀兰 蔡 晖
单位:宁夏宁安医院,宁夏 灵武 751401
关键词:
宁夏医学杂志990940 攻击行为是精神病人的常见症状,也是精神科重要的护理问题之一。作者用整体护理这种新型护理模式,从病人社会、文化、生理和心理的需要出发,去考虑病人的健康问题及护理措施,解决病人的实际需要[1]。从而尽快稳定病人情绪,控制攻击行为的发生,取得了明显优于传统护理的效果。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本样本取自1997年9月~1998年6月在我院住院的部分病人,根据CCMD-Ⅱ-R诊断标准,符合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精神障碍,表现均有明显攻击行为的病人,共80例,男40例,女40例。年龄17~49岁。治疗均使用酚噻嗪类、二苯氧氮平类的抗精神病药物为主药。
, 百拇医药
1.2 评定方法:将样本依入院时间顺序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人(男、女各20人)。实验组采取整体护理,对照组采取传统护理。使用的明显攻击行为量表Modified Overt Aggression Scale(MOAS)由上海精神卫生中心提供。观察两种护理模式、攻击行为的干予效果,并进行统计学分析。MOAS量表中有4个项目:A言语攻击;B对财产的攻击;C自身攻击;D对他人攻击。每项根据程度的不同分成0~4分的5级记分,加权分计算为A×1、B×2、C×3、D×4,总分为各加权分之和。
评分员由经过量表评定训练的病房护士担任,评定次数为3次,评定时间为入院时1次(基础分值),入院后每6天1次。
1.3 干预方法
1.3.1 传统护理干预:①被动执行医嘱;②限定病人活动范围;③安全保护;④简单制止配合适当的惩治消退法(疲劳方案)。
, 百拇医药
1.3.2 整体护理干预:①掌握病人的病情特点、内心活动、外显行为、病前性格爱好、文化、社会背景;②了解病人的需求,尽量满足其合理要求,关心和照顾病人的生活起居;③不管病人表现如何,均予以正常的礼遇、适当的称呼,使病人感到人格上的平等和尊重;④使用符合病人心理需要、赞赏、鼓励、美好的语言劝导,巧妙转移其注意力以减少病人的病理体验;⑤启发病人倾吐内心的想法,指导其合理发泄;⑥在体格检查、精神检查、治疗和护理时用通俗易懂的言语向病人说明其目的、意义、注意事项;⑦严格掌握保护制度,必须实施安全保护时也应多加劝抚、解释,尽可能减轻病人的怨恨与误解,使保护性措施的消极影响降至最低限度。
2 结果:(见表1~2)
表1~2中,A1~D1为入院时基础分值,A2~A3、B2~B3、C2~C3、D2~D3,分别为住院后每6天1次MOAS评定。从表1可见,两组比较,实验组入院后的每次MOAS各项分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组内比较,从表1~2可见,实验组内从第二次评定开始,各项分值降低效果就有显著性(P<0.05)。而对照组内,入院后的每次MOAS分值虽随时间的推延逐步降低,但是第二次与第一次之间差异不大,其中B2比B1还有所增加,故两组比较有显著性(P<0.05)。
, http://www.100md.com
表1 实验组与对照组MOAS4项均值的比较(±s) 项目
实验组(n=40)
对照组(n=40)
t
P
A A1
3.13±0.61
3.15±0.53
0.195
>0.05
A2
, 百拇医药
2.13±0.82
2.78±0.62
3.988
<0.05
A3
0.13±0.34
1.00±0.56
8.580
<0.05
B B1
6.35±1.35
6.40±1.18
, 百拇医药
0.024
>0.05
B2
4.70±1.32
6.55±1.36
8.040
<0.05
B3
0.15±0.35
1.65±0.77
10.135
<0.05
, http://www.100md.com
C C1
8.13±2.07
8.10±2.06
0.019
>0.05
C2
5.03±2.08
6.08±1.66
2.672
<0.05
C3
0.00±0.00
, http://www.100md.com
0.38±1.01
2.358
<0.05
D D1
11.50±3.29
11.40±3.08
0.019
>0.05
D2
6.10±2.79
8.50±3.29
3.519
, http://www.100md.com
<0.05
D3
0.10±0.63
2.20±2.02
6.290
<0.05
表2 两组内MOAS 4项均值的比较 项目
实验组
对照组
t
P
t
, 百拇医药
P
A A2~A1
6.180
<0.05
0.375
>0.05
A3~A1
27.360
<0.05
17.660
<0.05
B B2~B1
, 百拇医药
5.518
<0.05
0.176
>0.05
B3~B1
27.000
<0.05
21.810
<0.05
C C2~C1
6.445
<0.05
, 百拇医药
4.843
<0.05
C3~C1
24.383
<0.05
21.310
<0.05
D D2~D1
7.918
<0.05
4.071
<0.05
, 百拇医药
D3~D1
21.524
<0.05
15.840
<0.05
3 讨论
有文献报道,在住院治疗的精神病人中,有攻击行为者约占住院病人总数的8%[2]。我院调查资料提示,该类病人占住院病人的21.33%。本观察以明显攻击行为量表为工具,对整体护理(实验组)和传统护理(对照组)干预攻击行为的效果进行观察评定,结果发现,入院时量表各项基础分值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说明两组样本有可比性。而实验组在入院后每次评分都明显低于对照组,表明对攻击行为发生的干预整体护理优于传统护理。这一结果也可从组内分析得到证实。我们考虑这是因为整体护理的原理符合了Dellard等提出的挫折一一攻击学说[3]。整体护理是以病人为中心,重视服务对象是一个有尊严的“人”,要求护士从不同角度了解病人各方面情况,对病人攻击行为发生前有预见性干预,如指导病人合理发泄,教病人表达自已的需要、挫折、气愤,安排适当活动,陪同病人吟唱歌曲[4],谈论有兴趣的话题,巧妙分散其注意力,以减少病理体验。在发生时有针对性干预,在发生后有分析干预,分析错误认知,矫正错误行为。这样可使病人重建自尊心和对别人的信任,提高与他人建立良好关系和遵守社会规范行为和能力,从而有效控制了攻击行为的发生。
, 百拇医药
对照组内入院后的每次MOAS各项分值比较,第二次与第一次之间也有逐步下降趋势,故我们认为传统护理对病人的攻击行为干预也是有效的,只是效果比整体护理差。至于B2比B1高的情况,原因有多种。其一,传统护理模式是以医嘱为中心来完成各项护理任务,重技术操作,不重视病人,病人接受的是各名护士的片断护理,并且只重视病人攻击行为发生时的干预,而忽略了发生前后的干预护理。其二,可能与医源性创伤有关[5],也就是病人住院后与其家人分开,与外界隔绝,进入陌生环境,日常生活受到限制或处于医护人员的看护之下,被动服从医嘱护嘱使病人的自主性受到损害,从而促使在入院初期攻击行为的加重。
综上所述,初步结论认为,对住院精神病人攻击行为的干预效果,整体护理明显优于传统护理,有实用价值,应予提倡。同时,在整体护理的实践中不断改进完善,并做进一步的理论探讨。
本文承蒙我院精神科郭承九教授指导,谨此致谢!
, http://www.100md.com
4 参考文献
[1] 丁佩玉,韩培华.模式病房建设[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1997.1
[2] 王志英.住院精神病人发生危险因素分析.中华护理杂志,1995,30(2):80
[3] 沈渔屯.精神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4.152
[4] 常学海.音乐方法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1996,31(4):199
[5] 周建萍.住院精神病人的医源性创伤及管理对策[J].护士进修杂志,1998,13(1):24
收稿:1999—03—16, 百拇医药
单位:宁夏宁安医院,宁夏 灵武 751401
关键词:
宁夏医学杂志990940 攻击行为是精神病人的常见症状,也是精神科重要的护理问题之一。作者用整体护理这种新型护理模式,从病人社会、文化、生理和心理的需要出发,去考虑病人的健康问题及护理措施,解决病人的实际需要[1]。从而尽快稳定病人情绪,控制攻击行为的发生,取得了明显优于传统护理的效果。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本样本取自1997年9月~1998年6月在我院住院的部分病人,根据CCMD-Ⅱ-R诊断标准,符合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精神障碍,表现均有明显攻击行为的病人,共80例,男40例,女40例。年龄17~49岁。治疗均使用酚噻嗪类、二苯氧氮平类的抗精神病药物为主药。
, 百拇医药
1.2 评定方法:将样本依入院时间顺序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人(男、女各20人)。实验组采取整体护理,对照组采取传统护理。使用的明显攻击行为量表Modified Overt Aggression Scale(MOAS)由上海精神卫生中心提供。观察两种护理模式、攻击行为的干予效果,并进行统计学分析。MOAS量表中有4个项目:A言语攻击;B对财产的攻击;C自身攻击;D对他人攻击。每项根据程度的不同分成0~4分的5级记分,加权分计算为A×1、B×2、C×3、D×4,总分为各加权分之和。
评分员由经过量表评定训练的病房护士担任,评定次数为3次,评定时间为入院时1次(基础分值),入院后每6天1次。
1.3 干预方法
1.3.1 传统护理干预:①被动执行医嘱;②限定病人活动范围;③安全保护;④简单制止配合适当的惩治消退法(疲劳方案)。
, 百拇医药
1.3.2 整体护理干预:①掌握病人的病情特点、内心活动、外显行为、病前性格爱好、文化、社会背景;②了解病人的需求,尽量满足其合理要求,关心和照顾病人的生活起居;③不管病人表现如何,均予以正常的礼遇、适当的称呼,使病人感到人格上的平等和尊重;④使用符合病人心理需要、赞赏、鼓励、美好的语言劝导,巧妙转移其注意力以减少病人的病理体验;⑤启发病人倾吐内心的想法,指导其合理发泄;⑥在体格检查、精神检查、治疗和护理时用通俗易懂的言语向病人说明其目的、意义、注意事项;⑦严格掌握保护制度,必须实施安全保护时也应多加劝抚、解释,尽可能减轻病人的怨恨与误解,使保护性措施的消极影响降至最低限度。
2 结果:(见表1~2)
表1~2中,A1~D1为入院时基础分值,A2~A3、B2~B3、C2~C3、D2~D3,分别为住院后每6天1次MOAS评定。从表1可见,两组比较,实验组入院后的每次MOAS各项分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组内比较,从表1~2可见,实验组内从第二次评定开始,各项分值降低效果就有显著性(P<0.05)。而对照组内,入院后的每次MOAS分值虽随时间的推延逐步降低,但是第二次与第一次之间差异不大,其中B2比B1还有所增加,故两组比较有显著性(P<0.05)。
, http://www.100md.com
表1 实验组与对照组MOAS4项均值的比较(±s) 项目
实验组(n=40)
对照组(n=40)
t
P
A A1
3.13±0.61
3.15±0.53
0.195
>0.05
A2
, 百拇医药
2.13±0.82
2.78±0.62
3.988
<0.05
A3
0.13±0.34
1.00±0.56
8.580
<0.05
B B1
6.35±1.35
6.40±1.18
, 百拇医药
0.024
>0.05
B2
4.70±1.32
6.55±1.36
8.040
<0.05
B3
0.15±0.35
1.65±0.77
10.135
<0.05
, http://www.100md.com
C C1
8.13±2.07
8.10±2.06
0.019
>0.05
C2
5.03±2.08
6.08±1.66
2.672
<0.05
C3
0.00±0.00
, http://www.100md.com
0.38±1.01
2.358
<0.05
D D1
11.50±3.29
11.40±3.08
0.019
>0.05
D2
6.10±2.79
8.50±3.29
3.519
, http://www.100md.com
<0.05
D3
0.10±0.63
2.20±2.02
6.290
<0.05
表2 两组内MOAS 4项均值的比较 项目
实验组
对照组
t
P
t
, 百拇医药
P
A A2~A1
6.180
<0.05
0.375
>0.05
A3~A1
27.360
<0.05
17.660
<0.05
B B2~B1
, 百拇医药
5.518
<0.05
0.176
>0.05
B3~B1
27.000
<0.05
21.810
<0.05
C C2~C1
6.445
<0.05
, 百拇医药
4.843
<0.05
C3~C1
24.383
<0.05
21.310
<0.05
D D2~D1
7.918
<0.05
4.071
<0.05
, 百拇医药
D3~D1
21.524
<0.05
15.840
<0.05
3 讨论
有文献报道,在住院治疗的精神病人中,有攻击行为者约占住院病人总数的8%[2]。我院调查资料提示,该类病人占住院病人的21.33%。本观察以明显攻击行为量表为工具,对整体护理(实验组)和传统护理(对照组)干预攻击行为的效果进行观察评定,结果发现,入院时量表各项基础分值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说明两组样本有可比性。而实验组在入院后每次评分都明显低于对照组,表明对攻击行为发生的干预整体护理优于传统护理。这一结果也可从组内分析得到证实。我们考虑这是因为整体护理的原理符合了Dellard等提出的挫折一一攻击学说[3]。整体护理是以病人为中心,重视服务对象是一个有尊严的“人”,要求护士从不同角度了解病人各方面情况,对病人攻击行为发生前有预见性干预,如指导病人合理发泄,教病人表达自已的需要、挫折、气愤,安排适当活动,陪同病人吟唱歌曲[4],谈论有兴趣的话题,巧妙分散其注意力,以减少病理体验。在发生时有针对性干预,在发生后有分析干预,分析错误认知,矫正错误行为。这样可使病人重建自尊心和对别人的信任,提高与他人建立良好关系和遵守社会规范行为和能力,从而有效控制了攻击行为的发生。
, 百拇医药
对照组内入院后的每次MOAS各项分值比较,第二次与第一次之间也有逐步下降趋势,故我们认为传统护理对病人的攻击行为干预也是有效的,只是效果比整体护理差。至于B2比B1高的情况,原因有多种。其一,传统护理模式是以医嘱为中心来完成各项护理任务,重技术操作,不重视病人,病人接受的是各名护士的片断护理,并且只重视病人攻击行为发生时的干预,而忽略了发生前后的干预护理。其二,可能与医源性创伤有关[5],也就是病人住院后与其家人分开,与外界隔绝,进入陌生环境,日常生活受到限制或处于医护人员的看护之下,被动服从医嘱护嘱使病人的自主性受到损害,从而促使在入院初期攻击行为的加重。
综上所述,初步结论认为,对住院精神病人攻击行为的干预效果,整体护理明显优于传统护理,有实用价值,应予提倡。同时,在整体护理的实践中不断改进完善,并做进一步的理论探讨。
本文承蒙我院精神科郭承九教授指导,谨此致谢!
, http://www.100md.com
4 参考文献
[1] 丁佩玉,韩培华.模式病房建设[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1997.1
[2] 王志英.住院精神病人发生危险因素分析.中华护理杂志,1995,30(2):80
[3] 沈渔屯.精神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4.152
[4] 常学海.音乐方法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1996,31(4):199
[5] 周建萍.住院精神病人的医源性创伤及管理对策[J].护士进修杂志,1998,13(1):24
收稿:1999—03—16,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