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现代康复》 > 1999年第9期
编号:10247275
物理疗法治疗小儿脑性瘫痪疗效探讨
http://www.100md.com 《现代康复》 1999年第9期
     作者:黄新芳 周延安 饶立德 洪俊峰

    单位:(黄新芳 周延安 饶立德)福建省泉州市儿童医院,福建泉州 362000;洪俊峰)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福建泉州 362000

    关键词:脑性瘫痪;神经生理学疗法(PT);综合康复治疗

    摘要 目的摘要 目的:探讨以物理疗法(PT)治疗小儿脑瘫的疗效。方法:将274例脑瘫患儿分组治疗。第1组单纯药物组,第2组药物、头针、穴位注射组,第3组综合康复组。疗效评价分4等:正常化、显效、有效、无效。结果:总有效率,第1组62.9%,第2组91.1%,第3组92.6%。第1组与第2组总有效率之比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第2组与第3组总有效率之比无显著差异(P>0.01),但第2组与第3组的正常化与显效率之比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即第3组的治疗质量明显优于第2组。结论:以PT为主的综合性康复治疗方法是目前治疗小儿脑瘫较为有效的方法,尤其对轻、中型痉挛型脑瘫效果更佳。
, 百拇医药
    The research on comprehensive rehabilitation

    treatment in children suffering from cerebral palsy

    HUANG Xin-fang ZHOU Yan-An

    QuanZhou Children's Hospital,Quanzhou 362000,China;

    HONG Jun-feng

    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Fujian Medical University, Quanzhou 3620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To study the effect of physical therapy in children suffering from cerebral palsy(CP).Methods:274 cases suffering from CP were seperated into three groups.The first was treated by medicine only,the second by medicine,head acupuncture and acupoint injection,and the third by comprehensive rehabilitation treatment.According reponse to treatment curative effect was seperated into four degrees:normalization,significant effective,effective,and noeffective.Resuld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in the first was 62.9% ,that in the second was 91.1% ,and the third 92.6%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in the first and that in second(P<0.01).There were not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on total effective rate between the second and the third (P>0.05),but if their significant effective and nomal rate were compared,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ere found (P<0.01).Conclusion:The comprehensive rehabilitation treatment,in which PT was essential, was considerably effective in treating CP at present, particularly in light or medium spastic CP.
, 百拇医药
    Key words cerebral palsy; PT;comprehensive rehahbiilitation treatment

    小儿脑性瘫痪简称脑瘫(cerebral palsy,cp)是指小儿在出生前至出生后1个月内受到损伤或发生病变而引起的,非进展性中枢性运动障碍和姿势异常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1]。由于脑损伤所致的临床表现是相当复杂的症侯群,给康复治疗带来较大困难。本组在脑瘫康复治疗中经历由单纯药物治疗、药物配合头针加穴位注射治疗到以物理疗法(PT)为主的综合康复治疗的探索过程。认为以PT为主的综合性康复治疗效果较为满意,现将1992年6月~1998年12月收治的274例脑瘫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74例患儿均系住院且资料较为齐全的脑瘫患者,其诊断及分型参照佳木斯1988年全国小儿脑瘫座谈会修订的标准[1]。年龄0~6个月27例,6个月~12个月62例,1~3岁106例,3~5岁55例,5~10岁16例,10岁以上8例。性别:274例中男197例,女77例。分型:除54例为中枢协调障碍[2]外,220例脑瘫患者中根据临床症状分:痉挛型132例,手足徐动型55例,混合型16例,肌张力低下型10例,共济失调型4例,无法分型3例。根据瘫痪部位分:四肢瘫69例,双瘫78例,双重偏瘫21例,偏瘫23例,三肢瘫8例,截瘫69例,单瘫17例。根据病情程度分:187例中痉挛型轻度30例,中度71例,重度37例,手足徐动型轻度7例,中度22例,重度26例。
, 百拇医药
    1.2 治疗方法

    1.2.1 第1组 应用脑活素2~5ml/d,胞二磷胆碱0.125~0.25/d静滴,1次/d,连续15d为1疗程。

    1.2.2 第2组 在第1组方法基础上,根据针灸学[3]定位原则,进行头针、穴位注射治疗。头针取运动区、平衡区、足运感区等,穴位注射药物采用脑活素或乙酰谷酰胺,穴位取双风池、双肾俞、双足三里、双曲池为主穴。1次/d,10次为1疗程。

    1.2.3 第3组在第2组治疗方法基础上应用理学疗法,光量子氧透射液体疗法,高压氧,经络导平,按摩等治疗。理学疗法采用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广为采用的Vojta疗法、Bobath疗法及上田疗法进行治疗,根据不同病情采用相应的手法,1次/d,每次治疗45min,2个月为1疗程。

    2 疗效评定与结果
, 百拇医药
    2.1 疗效评定 正常化:症状、体征消失,运动年龄达正常。显效:姿势、反射、运动、肌张力异常有一项实质进步。有效:症状、体征减轻,一般状态好转。无效:症状、体征无改变。

    2.2 治疗结果 各治疗组效果比较见表1、2。19例无效病例分型:痉挛型无,手足徐动型10例,混合型6例,无法分型者3例。

    表1 各治疗组疗效比较

    效果

    第1组

    (n=35)

    第2组

    (n=35)

    第3组

, 百拇医药     (n=204)

    正常化

    0

    0

    7

    显效

    10

    20

    155

    有效

    12

    12

    34

    无效
, 百拇医药
    13

    3

    8

    正常化+显效率(%)

    2806

    57.14

    79.4

    总有效率(%)

    62.9

    91.4

    92.6

    3 讨论

    综合性康复治疗组,其中有关药物、头针、穴位注射治疗已另文总结发表,本文主要探讨:理学疗法:即建立在小儿发育神经学、运动神经学、生理学基础上的神经生理学疗法[2]。本组采用目前世界范围内最具代表性的Vojta、Bobath法和上田疗法。Vojta法基本原理是利用诱发带的压迫刺激,诱导产生反射性移动运动,促进正常反射通路和运动,抑制异常反射通路和运动,达到治疗目的[2];Bobath法主要是利用反射性抑制肢位,抑制异常姿势和运动,促进正常运动感觉和运动模式[2];上田法主要是针对痉挛型CP患儿,通过强制被动运动达到增加关节活动度,降低肌张力的目的。本组在临床工作中,认为理学疗法应贯穿CP治疗始终,它在综合性康复治疗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 百拇医药
    光量子氧透射液体疗法能明显改善微循环,增强组织血流量的作用,加强脑组织对氧的利用,增强葡萄糖和乳酸的氧化还原作用,减轻部份神经细胞的损伤程度,有利于恢复病变组织的功能,从而促进临床症状与体征的好转。

    高压氧治疗可增加血氧含量,使氧分压明显升高,扩大氧的弥散范围,改善脑组织缺氧状况,并促进侧支循环建立,使脑细胞进行正常代谢所需的养料充足,从而使受损的脑细胞及发育不全的脑髓鞘得到修复,肢体功能得到改善和恢复。临床体会:高压氧治疗主要用在小年龄组,大年龄组采用光量子氧透射液体疗法。

    经络导平治疗,本组采用ZDL-401型导平治疗仪进行,它根据中医阴阳平衡治病的原理,以生理电子运动平衡理论为指导通过数千伏高压电激导机体,恢复阴阳平衡而治病,具有激活神经细胞、调节神经功能的作用,且安全无痛,易被小儿接受。

    接摩治疗脑瘫在两千多年前就有记载,将其归属于五迟五软,手足拘挛、痿症等范畴,中医认为按摩具有调解阴阳、疏通经络、活血化瘀、通利关节等作用,从现代医学观点解释,其主要具有调节功能,增强抗病能力,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痉挛,加速组织修复功能。因此,可做为各型脑瘫康复的主要手段之一。
, 百拇医药
    从表1中看出以理学疗法为主综合治疗组治疗质量明显优于其他治疗组,但以PT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组其中的各种治疗方法是否都必不可少,其各自的重要性如何,还有待进一步探讨。

    因脑组织在婴儿早期尚未发育成熟,处于迅速发育阶段,而脑损伤也处于初期阶段,异常姿势和运动还未固定化,所以这一时期可塑性大,代偿能力强,恢复效果佳,早期治疗能得到最好治疗效果[2]。本组在临床总结如表2所提示与孙氏报告一致,也提示了越早治疗效果越好,认为最好能在1岁以内开始治疗,3岁以内也不失为治疗的好时机,大于5岁,则康复治疗困难较大。由于脑瘫是由脑损伤后的一组非常复杂的综合征,因此脑损伤的部位不同,其临床分型各不相同。临床发现综合康复疗法不失为脑瘫康复的有效方法,尤其是对轻、中度痉挛型脑瘫的康复治疗,此点与中国残疾人康复中心胡氏的报道[4]相似,而对于混合型、手足徐动型脑瘫,其治疗效果仍不尽人意,有待进一步探索。

    表2 正常化显效及无效病例年龄分布
, 百拇医药
    效果

    0~1岁

    1~3岁

    3~5岁

    5岁

    正常化

    6

    1

    0

    0

    显效

    72

    64

    48
, http://www.100md.com
    5

    无效

    1

    3

    7

    8

    注:表1中,第1、2组总有效率分别为62.9%,91.1%,两组差别有显著意义(χ2=8.102 P<0.01)。第3组总有效率为92.6%,与第2组相比无显著差异(χ2=0.603 P>0.05),但第2组中正常化加显效病例20例。第3组正常化加显著病例162例,二者相比差异非常显著(χ2=8.157 P<0.01)。

    作者简介:黄新芳(1965-),福建泉州人,女,康复科主治医师、医学学士。主要研究方向:小儿神经康复及小儿脑瘫临床研究。
, 百拇医药
    参考文献

    [1] 林庆.全国小儿脑瘫座谈会纪要[J].中华儿科杂志,1989,27:162

    [2] 孙世远.脑性瘫痪的早期诊断与早期治疗[M].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4~129

    [3] 南京中医学院.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9.170

    [4] 胡莹媛.小儿脑瘫临床诊断与综合康复疗效探讨[J].中国康复,1995,10(3):135

    收稿日期1999-06-25,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