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引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疗效观察
作者:姜瑛 王梅 王有广
单位:山东省威海市颈椎病研究所山东威海 264200
关键词:牵引;脊髓型颈椎病;牵引角度;牵引力;牵引时间
摘要 目的摘要 目的:观察牵引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探讨去除脊髓型颈椎病病因的最佳方法。方法:采用坐式颈椎牵引,对128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按发病症状、体征及发病部位不同进行严格掌握牵引角度,牵引力及牵引时间给予治疗。结果:治愈率3.1%,显效率21.9%,好转率72.7%,无效2.3%,总有效率97.7%。结论:改变了传统的认为脊髓型颈椎病不宜牵引的看法,认为牵引对脊髓型颈椎病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但颈椎牵引角度,牵引力和牵引时间要掌握适当。
Obsorvation of treantment effects of cervical
, 百拇医药
myelopathy by means of traction
JIANG Ying WANG Mei WANG You-guang.
Institute of Cervical Spoudyloses of Weihai,Weihai 2642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Observing treatment effects of cevvical myelopathy,Probing into the best way of caving cause of disease of cervical myelopathy.Methods:By means of sitting posture strictly mastering tractive angles,strength and time to treat 128 patients with cervical myelopathy,according to symptoms,physical feathers and diseased parts.Results: Cure rate is 3.1% , obvious cure rate 21.9% ,mending rate 72.7% ,and rate of no effect is 2.3% .Total effective rate is 97.7% .Conclusion:Changed the viewpoint that cevvical myelopathy can not be treated by means of traction.Traction is an effective way to treat cevvical myelopathy.but tractive angles,strength and time must be properly used.
, 百拇医药
Key words traction;cervical myelopathy;tractive angles;tractive strength;tractive time.
我所对128例脊髓型颈椎病采用了颈椎牵引治疗,通过较长时间的临床观察效果满意,如果牵引方法得当,绝大多数病人的脊髓压迫症状可得到有效缓解。
1 临床资料
本组128例,男108例,女20例。最小年龄26岁,最大年龄68岁。其中39岁以下6例,占4.7%;40~49岁15例,占11.7%;50~59岁68例,占53%;60岁以上39例,占33%。病程最短1个月,最长40a。
128例全部有脊髓损伤的表现。运动障碍128例;椎体束受损引起四肢瘫6例;三肢瘫8例;双下肢瘫86例;偏瘫6例;交叉瘫4例;脊髓半切症18例;脊丘束受累引起感觉障碍86例:多从肢体远端开始向上发展,感觉减退平面不整齐,有的有感觉分离;共济失调16例;尿失禁,尿潴留、便秘8例;皆有下肢腱反射亢进,108例Hoffmanrn征(+),120例Babinsky征(+)。
, 百拇医药
2 影像学检查
128例全部做了颈椎平片检查。108例做了颈椎CT检查,90例做了颈椎核磁共振(MRI)检查,5例做了椎管造影,颈椎B超检查12例。
2.1 X线检查结果 皆有颈椎曲度直,颈椎间隙变窄和椎体增生,有26例伴有项韧带,前、后纵韧带骨化。颈椎间隙变窄以C5-6最多,占93%;C4-5,C6-7次之,占45%;再次之C3-4,占23%;最次之C2-3,占19%。
2.2 CT检查结果 108例做颈椎CT皆示有多个颈椎增生和颈椎间盘突出或膨出,其中伴后纵韧带骨化者36例,黄韧带肥厚6例。椎间盘突出2~5.3mm,致椎管狭窄矢状径在10mm以下,最窄者椎管矢状径5.1mm。硬膜束受压变形,脊髓变形变扁。
, 百拇医药 2.3 颈椎MRI检查结果 90例做了颈椎MRI,皆示颈椎曲度变直,多个颈椎增生及椎间盘突出变性,其中26例伴后纵韧带骨化,8例黄韧带肥厚致椎管狭窄,使硬膜囊受压,闭塞,颈髓受压变扁。脊髓受压可单发,累及一个脊髓节段,仅2例,占1.6%;也可多发,累及多个脊髓节段,此126例,占98.4%。脊髓多个节段受压,在MRI矢状面上呈半“糖葫芦”状或“糖葫芦”状。
3 方法与结果
3.1 方法 我们采用多功能微机自控补偿牵引床,坐式颌枕带牵引。牵引时间:总定量时15~20min,其中持续牵引时间10~15min,间歇牵引时间5min。在间歇牵引时,间歇牵引为20s,间歇时间为10s。持续牵引力相当于体重的15%~20%。间歇牵引力为体重的10%。因个体差异大,颈肌的发育程度不同,牵引力也因人而异可从小量开始,如6kg开始逐渐加大重量,直到病人感到舒适为止。牵引角度主要根据发病部位而定,因为牵引角度不同,最大应力作用位置不同[1]。当颈椎曲度变直时,病变在C4-5,牵引角度应为0°;病变在C5-6时,牵引角度为前屈5~10°;病变在C6-7时,牵引角度为前屈15°;病变在C7、T1时,牵引角度为前屈20~30°;病变在C2-3时,牵引角度为后伸5~20°。颈椎病患者常常多个椎体受累,因此除按上述病变部位选择牵引角度外,还要根据病人在牵引时感觉调整牵引角度,一般多在前屈5~15°。有时还要看患者颈椎有无侧屈及旋转移位等情况,给予适当调整各方向角度。颈椎牵引1次/d,每10次为一疗程。
, 百拇医药
3.2 结果 本组患者颈椎牵引治疗少则一个疗程,多则4个疗程,平均2个疗程,一般做10次时效果明显。
3.2.1 疗效标准 治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显效:临床症状征基本消失;好转:临床症状体征减轻;无效:临床症状体征无变化。
3.2.2 结果 治愈4例,占3.1%。显效28例,占21.9%。好转93例,占72.7%。无效3例,占2.3%。
4 讨论
随着影像学技术的不断改进和提高,颈椎间盘突出的报道日趋增多,脊髓型颈椎病诊断率升高尤为突出。脊髓型颈椎病致残率高,轻者可丧失部分或全部劳动能力,重者则四肢瘫痪,卧床不起[2]。其发病机制为:一是脱出的椎间盘及增生的骨赘和钙化的韧带对脊髓直接压迫损伤;二是上述改变直接或间接压迫脊髓血管造成循环障碍,如脊前动脉受压,交感神经受压,可造成脊髓内循环障碍,使脊髓变性坏死;三是上述两种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颈椎牵引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有效的方法。其机制是:其一,抑制骨赘的形成。颈椎间盘突出可致骨赘形成,是脊柱对抗压力的代偿机制。Woll法则是在1870年就提出骨生长期间保持与作用于它之上的机械力相适应。近代生物力学指出:骨骼是一种反馈控制系统。正常情况下,骨处于最优应力作用下,而当应力变大于最优值,而小于适应性上限时成骨作用处于优势,骨质增生,加大承受面积,从而使应力应变降低,又恢复到最优值。相反骨质萎缩。这个理论指出骨组织代谢与所承受的应力变值有关。当应力大于最优值时,骨质增生。根据此原理,我们牵引以减少应力,使之处于最优值,使骨不再增生,相反骨质萎缩,从而解除压迫症状。其二,牵引可使椎间隙增宽,椎间隙内负压增大,缓冲椎间盘组织周缘的外突力,有利于已外突的髓核及纤维环组织的复位,减轻其对脊髓及其血管的压迫。另外椎间盘受压减轻时,髓核含水量增加,椎间盘的弹性和高度便会增大,使神经根、脊髓、椎动脉,交感神经等受压减轻,相应临床表现改善。其三,使迂屈、有皱折及骨化的韧带牵拉紧张,减轻对脊髓的压迫,并且有助于移位的椎间盘复位。其四,牵引后可使迂屈的颈脊髓得以伸展,改善脑脊液循环和脊髓的血液循环。其五,牵开被嵌顿的小关节囊,调整小关节错位和椎体滑脱,解除肌痉挛,增大椎间隙和椎间孔,使水肿、粘连的神经根等得以松解,以及改善钩椎关节与神经根、椎动脉的位置等,使所有临床症状体征改善[1]。其六,牵引可改变颈椎曲度,使变直及反张的颈椎得以改善[3]。
, 百拇医药
总之,颈椎病是临床常见多发病之一,目前多采用非手术方法治疗,但效果不一[4]。对致残率高的脊髓型颈椎病,我们除治标外,主要治本,即牵引抑制增生,使椎间盘复位,伸展迂屈的韧带和脊髓,解除对脊髓的压迫和改善脊髓的血循环。颈椎牵引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行之有效的方法。改变了传统的认为脊髓型颈椎病不易牵引的看法。但望同道在颈椎牵引时,一定注意牵引力,牵引角度和牵引时间,以收到更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简介:姜瑛(1951-),女,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颈椎病的诊治。
参考文献
[1] 潘之清.实用脊柱病学[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371~372
[2] 潘之清,秦鸿.脊髓型颈椎病,实用脊柱病学[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302
[3] 陈银海,赖蕴珠,王淑英.牵引对后凸畸形颈椎曲度的影响[J].中华理疗杂志,1998,21:31
[4] 李义凯,朱青安,钟世镇.牵引对颈椎髓核内压力影响的实验研究[J].中华理疗杂志,1998,21:94
收稿日期:1999-02-26;修回日期:1999-06-18, 百拇医药
单位:山东省威海市颈椎病研究所山东威海 264200
关键词:牵引;脊髓型颈椎病;牵引角度;牵引力;牵引时间
摘要 目的摘要 目的:观察牵引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探讨去除脊髓型颈椎病病因的最佳方法。方法:采用坐式颈椎牵引,对128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按发病症状、体征及发病部位不同进行严格掌握牵引角度,牵引力及牵引时间给予治疗。结果:治愈率3.1%,显效率21.9%,好转率72.7%,无效2.3%,总有效率97.7%。结论:改变了传统的认为脊髓型颈椎病不宜牵引的看法,认为牵引对脊髓型颈椎病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但颈椎牵引角度,牵引力和牵引时间要掌握适当。
Obsorvation of treantment effects of cervical
, 百拇医药
myelopathy by means of traction
JIANG Ying WANG Mei WANG You-guang.
Institute of Cervical Spoudyloses of Weihai,Weihai 2642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Observing treatment effects of cevvical myelopathy,Probing into the best way of caving cause of disease of cervical myelopathy.Methods:By means of sitting posture strictly mastering tractive angles,strength and time to treat 128 patients with cervical myelopathy,according to symptoms,physical feathers and diseased parts.Results: Cure rate is 3.1% , obvious cure rate 21.9% ,mending rate 72.7% ,and rate of no effect is 2.3% .Total effective rate is 97.7% .Conclusion:Changed the viewpoint that cevvical myelopathy can not be treated by means of traction.Traction is an effective way to treat cevvical myelopathy.but tractive angles,strength and time must be properly used.
, 百拇医药
Key words traction;cervical myelopathy;tractive angles;tractive strength;tractive time.
我所对128例脊髓型颈椎病采用了颈椎牵引治疗,通过较长时间的临床观察效果满意,如果牵引方法得当,绝大多数病人的脊髓压迫症状可得到有效缓解。
1 临床资料
本组128例,男108例,女20例。最小年龄26岁,最大年龄68岁。其中39岁以下6例,占4.7%;40~49岁15例,占11.7%;50~59岁68例,占53%;60岁以上39例,占33%。病程最短1个月,最长40a。
128例全部有脊髓损伤的表现。运动障碍128例;椎体束受损引起四肢瘫6例;三肢瘫8例;双下肢瘫86例;偏瘫6例;交叉瘫4例;脊髓半切症18例;脊丘束受累引起感觉障碍86例:多从肢体远端开始向上发展,感觉减退平面不整齐,有的有感觉分离;共济失调16例;尿失禁,尿潴留、便秘8例;皆有下肢腱反射亢进,108例Hoffmanrn征(+),120例Babinsky征(+)。
, 百拇医药
2 影像学检查
128例全部做了颈椎平片检查。108例做了颈椎CT检查,90例做了颈椎核磁共振(MRI)检查,5例做了椎管造影,颈椎B超检查12例。
2.1 X线检查结果 皆有颈椎曲度直,颈椎间隙变窄和椎体增生,有26例伴有项韧带,前、后纵韧带骨化。颈椎间隙变窄以C5-6最多,占93%;C4-5,C6-7次之,占45%;再次之C3-4,占23%;最次之C2-3,占19%。
2.2 CT检查结果 108例做颈椎CT皆示有多个颈椎增生和颈椎间盘突出或膨出,其中伴后纵韧带骨化者36例,黄韧带肥厚6例。椎间盘突出2~5.3mm,致椎管狭窄矢状径在10mm以下,最窄者椎管矢状径5.1mm。硬膜束受压变形,脊髓变形变扁。
, 百拇医药 2.3 颈椎MRI检查结果 90例做了颈椎MRI,皆示颈椎曲度变直,多个颈椎增生及椎间盘突出变性,其中26例伴后纵韧带骨化,8例黄韧带肥厚致椎管狭窄,使硬膜囊受压,闭塞,颈髓受压变扁。脊髓受压可单发,累及一个脊髓节段,仅2例,占1.6%;也可多发,累及多个脊髓节段,此126例,占98.4%。脊髓多个节段受压,在MRI矢状面上呈半“糖葫芦”状或“糖葫芦”状。
3 方法与结果
3.1 方法 我们采用多功能微机自控补偿牵引床,坐式颌枕带牵引。牵引时间:总定量时15~20min,其中持续牵引时间10~15min,间歇牵引时间5min。在间歇牵引时,间歇牵引为20s,间歇时间为10s。持续牵引力相当于体重的15%~20%。间歇牵引力为体重的10%。因个体差异大,颈肌的发育程度不同,牵引力也因人而异可从小量开始,如6kg开始逐渐加大重量,直到病人感到舒适为止。牵引角度主要根据发病部位而定,因为牵引角度不同,最大应力作用位置不同[1]。当颈椎曲度变直时,病变在C4-5,牵引角度应为0°;病变在C5-6时,牵引角度为前屈5~10°;病变在C6-7时,牵引角度为前屈15°;病变在C7、T1时,牵引角度为前屈20~30°;病变在C2-3时,牵引角度为后伸5~20°。颈椎病患者常常多个椎体受累,因此除按上述病变部位选择牵引角度外,还要根据病人在牵引时感觉调整牵引角度,一般多在前屈5~15°。有时还要看患者颈椎有无侧屈及旋转移位等情况,给予适当调整各方向角度。颈椎牵引1次/d,每10次为一疗程。
, 百拇医药
3.2 结果 本组患者颈椎牵引治疗少则一个疗程,多则4个疗程,平均2个疗程,一般做10次时效果明显。
3.2.1 疗效标准 治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显效:临床症状征基本消失;好转:临床症状体征减轻;无效:临床症状体征无变化。
3.2.2 结果 治愈4例,占3.1%。显效28例,占21.9%。好转93例,占72.7%。无效3例,占2.3%。
4 讨论
随着影像学技术的不断改进和提高,颈椎间盘突出的报道日趋增多,脊髓型颈椎病诊断率升高尤为突出。脊髓型颈椎病致残率高,轻者可丧失部分或全部劳动能力,重者则四肢瘫痪,卧床不起[2]。其发病机制为:一是脱出的椎间盘及增生的骨赘和钙化的韧带对脊髓直接压迫损伤;二是上述改变直接或间接压迫脊髓血管造成循环障碍,如脊前动脉受压,交感神经受压,可造成脊髓内循环障碍,使脊髓变性坏死;三是上述两种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颈椎牵引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有效的方法。其机制是:其一,抑制骨赘的形成。颈椎间盘突出可致骨赘形成,是脊柱对抗压力的代偿机制。Woll法则是在1870年就提出骨生长期间保持与作用于它之上的机械力相适应。近代生物力学指出:骨骼是一种反馈控制系统。正常情况下,骨处于最优应力作用下,而当应力变大于最优值,而小于适应性上限时成骨作用处于优势,骨质增生,加大承受面积,从而使应力应变降低,又恢复到最优值。相反骨质萎缩。这个理论指出骨组织代谢与所承受的应力变值有关。当应力大于最优值时,骨质增生。根据此原理,我们牵引以减少应力,使之处于最优值,使骨不再增生,相反骨质萎缩,从而解除压迫症状。其二,牵引可使椎间隙增宽,椎间隙内负压增大,缓冲椎间盘组织周缘的外突力,有利于已外突的髓核及纤维环组织的复位,减轻其对脊髓及其血管的压迫。另外椎间盘受压减轻时,髓核含水量增加,椎间盘的弹性和高度便会增大,使神经根、脊髓、椎动脉,交感神经等受压减轻,相应临床表现改善。其三,使迂屈、有皱折及骨化的韧带牵拉紧张,减轻对脊髓的压迫,并且有助于移位的椎间盘复位。其四,牵引后可使迂屈的颈脊髓得以伸展,改善脑脊液循环和脊髓的血液循环。其五,牵开被嵌顿的小关节囊,调整小关节错位和椎体滑脱,解除肌痉挛,增大椎间隙和椎间孔,使水肿、粘连的神经根等得以松解,以及改善钩椎关节与神经根、椎动脉的位置等,使所有临床症状体征改善[1]。其六,牵引可改变颈椎曲度,使变直及反张的颈椎得以改善[3]。
, 百拇医药
总之,颈椎病是临床常见多发病之一,目前多采用非手术方法治疗,但效果不一[4]。对致残率高的脊髓型颈椎病,我们除治标外,主要治本,即牵引抑制增生,使椎间盘复位,伸展迂屈的韧带和脊髓,解除对脊髓的压迫和改善脊髓的血循环。颈椎牵引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行之有效的方法。改变了传统的认为脊髓型颈椎病不易牵引的看法。但望同道在颈椎牵引时,一定注意牵引力,牵引角度和牵引时间,以收到更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简介:姜瑛(1951-),女,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颈椎病的诊治。
参考文献
[1] 潘之清.实用脊柱病学[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371~372
[2] 潘之清,秦鸿.脊髓型颈椎病,实用脊柱病学[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302
[3] 陈银海,赖蕴珠,王淑英.牵引对后凸畸形颈椎曲度的影响[J].中华理疗杂志,1998,21:31
[4] 李义凯,朱青安,钟世镇.牵引对颈椎髓核内压力影响的实验研究[J].中华理疗杂志,1998,21:94
收稿日期:1999-02-26;修回日期:1999-06-18,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