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加艾灸治疗小儿秋季腹泻
作者:乔建君
单位: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山东济南 250011
关键词:
笔者自1985年以来用推拿 笔者自1985年以来用推拿、艾灸的方法治疗小儿秋季腹泻98例,收效显著,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98例中,男性55例,女性43例,年龄最大者8岁,最小者5个月,病程长者2个月,短者1d,伴发烧者56例,伴呕吐者58例,其中56例静滴抗菌素3~6d,病情未见好转,其中42例未经任何治疗。
患儿初期大多有发热、呕吐;泄泻呈水样便,色黄或绿伴有不消化食物,无臭秽气味,食后即泻,或有肠鸣音,每日泻下十几次。查体:精神可,无脱水貌或有轻微脱水,舌淡苔薄白,指纹淡红达风关,腹胀,肛门周围不红或稍红。大便RT检查92例正常,6例大便中可见少许白细胞。
1.2 辩证分型 寒湿型70例,脾虚型6例,脾肾阳虚型10例,伤食型6例,湿热型6例。
1.3 治疗方法
1.3.1推拿疗法 取穴:补脾经,平推大肠,清小肠。主要适用于寒湿型、脾虚型腹泻。配穴:如见湿热型,去补脾经,加清胃经,清河水。如见伤食型,加清胃经,推板门,运八卦。如见脾肾阳虚,加揉二马,揉外劳。
1.3.2 艾灸疗法 取穴:神阙,足三里(双侧)。方法:每穴用艾条灸2~10min。
1.3.3 注意事项 秋冬之际腹泻大多有寒湿之象,宜推拿,艾灸并用,但如见湿热及伤食之热象,宜先推拿清热祛湿,消食导滞,待热象消退之后再用艾灸。
以上两种疗法每6次为1个疗程。
1.4 疗效观察 痊愈:大便次数每日不超过2次,其性状恢复正常。显效:大便次数减少明显,每日3~4次,大便性状已接近正常。好转:大便次数及性状有改善,大便未成形。无效:大便次数及性状无任何变化。
2 结果
治疗效果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结果比较
组别
例数
痊愈
显效
好转
无效
愈显率
推拿
45
32
6
5
2
84.4%
推拿+艾灸
53
46
6
1
0
98.1%
χ2=6.07,P<0.01,两组有十分显著性差异。
3 体会
小儿秋季腹泻,中医属于“泄泻”的范畴,从阴阳理论来分析,秋末冬初之时,气温正是阳消阴长之时。由于“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此时最易感寒湿之邪,易成寒湿型腹泻。再者小儿“阳常有余,阴常不足”,胃的受纳腐熟水谷的功能较明显,脾的功能相对不足,故易成脾虚泻。所以,主要穴位取:补脾经,平推大肠,清小肠,以健脾止泻,调理气机,利小便,实大肠。因秋季泻病势急迫,变化迅速,极易脱水,所以仅用推拿疗法往往不能很快见效。配合艾灸神阙、双侧足三里,以助温煦之力。80%的患儿治疗1~3次即可痊愈,在治疗期间,除给患儿补充口服补液盐外,一般不需另外口服中西药。, 百拇医药
单位: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山东济南 250011
关键词:
笔者自1985年以来用推拿 笔者自1985年以来用推拿、艾灸的方法治疗小儿秋季腹泻98例,收效显著,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98例中,男性55例,女性43例,年龄最大者8岁,最小者5个月,病程长者2个月,短者1d,伴发烧者56例,伴呕吐者58例,其中56例静滴抗菌素3~6d,病情未见好转,其中42例未经任何治疗。
患儿初期大多有发热、呕吐;泄泻呈水样便,色黄或绿伴有不消化食物,无臭秽气味,食后即泻,或有肠鸣音,每日泻下十几次。查体:精神可,无脱水貌或有轻微脱水,舌淡苔薄白,指纹淡红达风关,腹胀,肛门周围不红或稍红。大便RT检查92例正常,6例大便中可见少许白细胞。
1.2 辩证分型 寒湿型70例,脾虚型6例,脾肾阳虚型10例,伤食型6例,湿热型6例。
1.3 治疗方法
1.3.1推拿疗法 取穴:补脾经,平推大肠,清小肠。主要适用于寒湿型、脾虚型腹泻。配穴:如见湿热型,去补脾经,加清胃经,清河水。如见伤食型,加清胃经,推板门,运八卦。如见脾肾阳虚,加揉二马,揉外劳。
1.3.2 艾灸疗法 取穴:神阙,足三里(双侧)。方法:每穴用艾条灸2~10min。
1.3.3 注意事项 秋冬之际腹泻大多有寒湿之象,宜推拿,艾灸并用,但如见湿热及伤食之热象,宜先推拿清热祛湿,消食导滞,待热象消退之后再用艾灸。
以上两种疗法每6次为1个疗程。
1.4 疗效观察 痊愈:大便次数每日不超过2次,其性状恢复正常。显效:大便次数减少明显,每日3~4次,大便性状已接近正常。好转:大便次数及性状有改善,大便未成形。无效:大便次数及性状无任何变化。
2 结果
治疗效果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结果比较
组别
例数
痊愈
显效
好转
无效
愈显率
推拿
45
32
6
5
2
84.4%
推拿+艾灸
53
46
6
1
0
98.1%
χ2=6.07,P<0.01,两组有十分显著性差异。
3 体会
小儿秋季腹泻,中医属于“泄泻”的范畴,从阴阳理论来分析,秋末冬初之时,气温正是阳消阴长之时。由于“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此时最易感寒湿之邪,易成寒湿型腹泻。再者小儿“阳常有余,阴常不足”,胃的受纳腐熟水谷的功能较明显,脾的功能相对不足,故易成脾虚泻。所以,主要穴位取:补脾经,平推大肠,清小肠,以健脾止泻,调理气机,利小便,实大肠。因秋季泻病势急迫,变化迅速,极易脱水,所以仅用推拿疗法往往不能很快见效。配合艾灸神阙、双侧足三里,以助温煦之力。80%的患儿治疗1~3次即可痊愈,在治疗期间,除给患儿补充口服补液盐外,一般不需另外口服中西药。,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