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急救医学》 > 1999年第9期
编号:10250012
单肺麻醉非通气侧肺无呼吸持续气流通气对肺内分流的影响
http://www.100md.com 《中国急救医学》 1999年第9期
     作者:孟丽薇 李 平 袁振红 李志学

    单位:孟丽薇 李 平 袁振红 李志学 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麻醉科,150001

    关键词:

    中国急救医学990930 单肺通气由于非通气侧肺仍被灌注,肺内分流增加,导致动脉血氧分压(PaO2)降低。本研究通过观察非通气侧肺无呼吸持续气流通气对肺内分流的影响,从而找出预防PaO2下降的可行方法。

    1 资料与方法

    择期开胸手术病人择期开胸手术病人(ASAⅠ、Ⅱ级)29例,随机分成二组,即对照组(A组)和无呼吸持续气流给氧组(B组)。

    术前常规用药,诱导后插入相应侧双腔气管导管(Fr35~39)。行机械通气,吸入1.0MAC的安氟醚,间断用维库溴铵静注维持麻醉。
, 百拇医药
    二组病人在麻醉后开胸前均机械控制双肺通气,开胸后即行单肺通气。A组:非通气肺的支气管导管旷置于大气中,使该侧肺萎陷,另侧肺控制呼吸。B组:非通气侧肺支气管导管与一自制装置(用一直径为0.2 cm的细导管,通过一个气道湿化装置与氧流量表连接,导管的另一端插入本侧气管导管尖部,支气管导管外口用一直径为0.5 cm的粗导管连接,然后插入手术台下水封瓶内,至水面下5 cm。术中全程监测VT、RR、FiO2、PR、SpO2、PetCO2及安氟醚MAC,动脉穿刺采血行血气分析测A-aDO2

    组内、组间比较用t检验行统计学处理,结果P<0.05为有显著差异,P<0.001为有极显著差异。

    2 结果

    两组病人平均年龄、体重、病种及性别上无统计学差异两组病人平均年龄、体重、病种及性别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麻醉前、麻醉后双肺通气Qs/Qt无统计学差异(P>0.05)。麻醉后单肺通气30分钟、60分钟二者有极显著差异(P<0.001)。
, 百拇医药
    3 讨论

    本实验旨在探讨单肺麻醉非通气侧肺无呼吸持续气流通气对肺内分流的影响,从而找到减少肺内分流、提高本实验旨在探讨单肺麻醉非通气侧肺无呼吸持续气流通气对肺内分流的影响,从而找到减少肺内分流、提高PaO2的方法。由于麻醉后吸入纯氧,A组PaO2由麻醉前的89.86±3.14 mmHg上升至382.37±103.98 mmHg,B组PaO2亦增加270 mmHg左右;而Qs/QtA组由麻醉前的1.60±0.04%上升至12.56±4.99%,B组达13.68±3.94%。这是由于开胸手术大都侧卧位,由于重力和其他因素作用下侧肺血流较多,但其通气容积减少,从而Qs/Qt增加。本实验与报导通常麻醉状态下只有10%左右分流相符,也证明了吸氧虽能提高PaO2,却无补于减少肺内分流的观点。
, http://www.100md.com
    双肺分别通气近年来有主张术侧肺用持续气道正压给氧,健肺以呼吸末正压。选择性地对上肺施行无呼吸持续气流通气的原理与持续气道正压给氧极为相似,即选择性地对上肺施行低压无呼吸持续气流通气给氧(5~10 cmH2O),尽管流向上肺的血流不变,仍能使PaO2增加和Qs/Qt降低,因为其能使上肺气道开放,可扩张上肺进行气体交换的肺泡。B组中行5 cmH2O无呼吸持续气流给氧,30分钟、60分钟Qs/Qt分别为15.17±2.43%,15.60±2.63%,这与双肺通气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PaO2亦无明显变化(P>0.05),故而这种方法在预防术中低氧血症方面是可行的。

    收稿:1998-02-09

    修回:1998-12-23, 百拇医药